纳米结构用于燃料电池 可降低成本增加效率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亨利·萨姆厄里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使用三种金属化合物制成的纳米结构,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增加了燃料电池的效率和耐久性。他们的方案解决了这项技术一直停滞不前的棘手问题。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副教授,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Yu Huang,将研究成果发表在6月12日的《科学》期刊上。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清洁能源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在零排放汽车上的使用。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引发氢燃料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力,而且它们产生的副产品是水而不是传统汽车排放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发生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化学反应是由金属催化的。这些化学反应中有一个是氧化还原反应,它通常使用的铂作为催化剂。但铂的高成本一直是阻碍广泛采用燃料电池的主要因素。科学家们研究了替代催化剂包括用铂–镍化合物,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得到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被称为“表面掺杂”的表面工程技术,发明了一个更高效,更持久以及生产成本更低的燃料电池,他们在电池中铂镍纳米结构的表面加入了叫做钼的第三种金属。这个变化使合金表面更稳定而且能够防止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镍和铂的损失。
这项研究发现,铂镍钼表面的纳米结构比目前市场上的铂碳复合催化剂效率高出81倍。而且这个三种金属化合物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仍能保持95%的催化效率,明显优于铂镍催化剂66%或更少的催化效率。
“我们发现第三种过渡金属的加入,明显提高了效率和耐久性,降低了成本,”Huang说,他也是加利福尼亚纳米技术研究院的成员。“此外,表明掺杂技术也可以应用于一系列的催化剂中,同时为环境保护,能源生产和化工产品寻找高效催化剂的催化剂工程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新品more
ADI 技术视频more
LT3094: 在 1MHz 具 0.8μVRMS 噪声的负 LDO
LT3094 是一款高性能低压差负线性稳压器,其具有 ADI 的超低噪声和超高 PSRR 架构,适合为噪声敏感型应用供电。该器件可通过并联以增加输出电流和在 PCB 上散播热量。
LTM8002:高效率、超低 EMI 降压型电源 μModule
LTM8002 是一款 40VIN、2.5A 降压型μModule® 稳压器。它内置了开关控制器、电源开关、电感器和所有的支持性组件。该器件支持 3.4V 至 40V 的输入电压范围,和 0.97V 至 18V 的输出电压。
具电源系统管理功能的超薄型 μModule 稳压器
LTM4686 是一款双通道 10A 或单通道 20A 超薄型降压 μModule 稳压器。该器件1.82mm 的高度使之可放置到非常靠近负载 (FPGA 或 ASIC) 的地方,从而共用一个散热器。其 PMBus 接口使用户能改变主要的电源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