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官方证实 Galaxy S5相机镜头有漏洞

    三星Galaxy S5从发布到开卖,一直都是不少安卓用户的购买焦点,尤其是1600 万像素的镜头,更是吸引不少民众购买的主因。但是现在这个引以为傲的超强镜头,却演变成三星Galaxy S5的缺点?根据theverge网站报导指出,有使用者在论坛贴出投诉,表示相机在拥有操作缺陷,「camera failure」的错误警告视窗一直不断跳出,至于为什麽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原因还不清楚,但是只要弹出这个错误视窗,相机就永久无法使用。目前这项传闻已经获得三星的官方证实,并且努力补救这个缺陷,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再换一支全新的手机给使用者。但是目前只有美国电讯商Verizon版本传出使用上的问题,若消费者是在台湾购买的话,应该不需要过度担心。

    半导体 三星 相机 三星GALAXY CAMERA

  • 五一购4G手机 OPPO R1S好选择

    五一黄金周即将袭来,又将迎来上半年的购机高潮,尤其是4G手机选购。那如何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4G手机,小编今日推荐至美4G OPPO R1S,售价2498元。即日起至5月3日,OPPO 官网购机就送4000mAh移动电源+蓝牙音箱

    半导体 移动电源 蓝牙音箱 OPPO 4G手机

  • 华为战略解析:“世界奇迹”如何再造?

    作者:白刚【导读】种种信息表明,无论是海尔征集新形象的网络自媒传播创意,还是从董明珠亲自为格力代言走进电视观众视野、抑或是任正非的内部讲话与高管接受访谈的信息频频传出,都可以看出中国“老牌”企业一改往常的低调,乐意以各种方式与公众尝试零距离接触、沟通,主动将企业社会化。大企业被社会化是客观现实,而大企业战略透明化也是客观存在。影响经济、行业进程,与接受经济、行业影响,是相辅相成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力量角逐,对于一个企业的未来命运,和自身实力有关,也和时代背景有关——尤其处于转型的阶段,命悬一念的常常是决策力。关注华为,和企业人有关,和一个无法回避的新星参照——小米有关。【正文】从任正非讲话,看华为手机的战略走向近几日,坊间热传任先生讲话《任正非谈消费者BG战略:华为不要盲目对标苹果、三星和小米》,褒贬皆有。因其影响力的巨大,一些朋友来电讨论,希望听听我的观点。最近本来想集中精力系统梳理一下我们对企业及其管理之道的理解,也在深入思考小米、三星和华为等企业成长历史对其他企业的借鉴意义,准备完整阐述有关企业战略、变革和管理的问题。但是任先生的这篇讲话的深意实在超乎想象,甚至可能是华为整体战略的调整,实在不忍错失一次和大家讨论学习的机会。尝试解析之,但囿于自身功力及信息局限,或有偏差,希望得到大家指正。所谓真理不辨不明,我相信,我们都将在讨论甚至争论中获得成长。需要说明的是,我这里只是试图解析华为手机的战略,以及对其他企业的启示,而不是评论华为的对与错。《管理智慧》的既定风格是重分析而非褒贬,做企业的指路人与助威者,而不是批评家。 任老板指向:是战略上的主动调整,还是集中优化,抑或是战略迷失?此前我曾认为,华为是国内智能手机企业中最有可能阻击小米的。从华为的整体战略布局看,华为要从“管”向“云-管-端”延伸,其中“端”是华为新兴业务中的成长重心。在“端”战略中,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企业业务,另一部分是家庭和个体消费者业务。从个体消费者走向家庭,为顾客创造宽带家居和智能家居生活解决方案,是华为原本制定的“端”战略中的重要内容。这和苹果、三星、小米以及海尔这样的企业,指向同一个战略目标。苹果和三星是市场领先者;海尔是传统企业,似乎还没找到整体解决方案的入口;小米和华为同是市场的挑战者,成为直接竞争对手。在这我要简单提一句:我们常听到企业说要成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这值得称赞,但企业一定要注意:整体解决方案不是一堆业务,而是一组业务。“组”与“堆”的差异在于,“组”的业务内容是有结构的,而不是简单的集合。企业在构建整体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些业务中的关系,然后在竞争格局中思考从点业务到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布局的次序。尤其要做平台模式的企业,一定要谨慎思考这一点。(以后我会单独成文与大家交流我的思考。)在智能家居生活解决方案中,智能手机是目前公认的重要接入口,也就成为主要企业必争之重地。原因是显见的,乔布斯、马化腾的预见已经成为现实——智能手机成为人的器官的延伸,人们通过手机来遥控家中的无线路由器与盒子,进而遥控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以及智能汽车等等。所以,我一直认为,华为要做消费者智能生活提供商,不可能放弃智能手机这个入口,也就一定会和小米针锋相对,抢夺年轻顾客,以建立整体战略的根基,然后再向苹果和三星冲击。但从任老板这篇讲话来看,华为对手机业务的定位与之前差别非常之大。我只能改变之前的看法:或者华为的整体战略有所调整,手机业务的地位下降;或者华为在手机业务上的决策缺少战略导向。我猜测前者的可能性更大。若是如此,意味着华为将调整企业整体战略,进一步聚焦,进行战略收缩,可能是要强化“管”,发展“云”,在“端”业务上以企业业务为重心,暂缓消费者业务。这无可厚非,华为的“云-管-端”本来就显宽泛,很容易让华为四面出击,资源分散。华为现在要从国际化销售走向全球化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比以往更上一个层级。在这些企业面前,华为还只是一个小企业,还要坚持聚焦原则,像三星那样始终强调战略上的“选择与集中”。越是在成功的时候,华为越不可轻狂,正所谓谋大事者必“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 123456下一页

    半导体 华为 小米 MDASH 三星

  • 从小米的产品线看雷军的帝国梦

    讯:雷军,论才识和能力都不比马化腾、李彦宏等人差,但是在小米之前雷军带领的金山却一直处于中国IT界的二流位置。从小米的发展路线来看,雷军有一个帝国梦,小米也正在帮他实现这个梦想。咱们就从小米的产品线,分析下雷军的帝国梦能否变现。从2010年小米成立,四年来这个年轻的公司发布了不少的产品,而其核心的代表性产品大致有三个,手机、电视和机顶盒、路由器。小米手机—帝国的根基小米一代发布的时候,可以说是国产手机界的一颗重磅炸弹,加上雷军天才般的营销手段,小米更是被不少人看做是中国的苹果,甚至有人称雷军为中国的乔布斯。虽然小米没成为苹果,雷军也没有像乔布斯那样成功封神,小米手机却理所当然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正是因为小米手机,让这个仅3岁的创业公司市值百亿。四年过去了,我们对小米手机依然有这样或那样的非议,但无论是小米系列手机还是红米系列都成了炙手可热的产品。小米手机依靠其特色的MIUI ROM吸引了三千万粉丝,正是如此庞大的粉丝群体,铸就了雷军要打造的商业帝国的根基。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以下几点:1、小米手机是小米前期发展的支柱产业,手机为小米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树造了不错的品牌形象,以及吸引了上千万的米粉,这些正是小米不断开发新产品保证。2、手机作为终端设备,可以看做一系列小米产品的接口。无论是小米商城、多看阅读等软件产品,还是小米耳机、移动电源等硬件设备,如果没有小米手机的支撑,恐怕也难以如此热销。3、手机终端未来将成为小米产品的控制中心。目前小米已经发布了小米电视、小米盒子、小米路由器等等,手机设备已俨然成为这些设备的“遥控器”。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小米今后将研发更多的智能产品。总的来说,手机终端为小米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依靠MIUI系统将衍生完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目前已经包括了MIUI TV系统、MIWIFI。MIUI和小米手机缔造了帝国的雏形,是小米能够成功的关键。 123下一页

    半导体 小米 小米手机 雷军 MIUI

  • 市场大洗牌 部分PC企业面临生存挑战

    联想集团首席运营官兰奇日前表示,3到4个月后,PC市场首先会从中国开始回暖,PC业务仍有广阔前景。除此之外,他还表示整个PC市场正在大洗牌,会有三到四家PC企业消失。兰奇是在联想2014财年誓师大会后做出上述表态的,根据此次誓师大会上公布的最新的组织架构变动,兰奇负责四个业务集团中的PC集团,并升为首席运营官(COO)。兰奇表示,PC行业是充满竞争和压力,未来的几年中,会有三到四家会从PC行业中消失。因为PC行业在洗牌、聚集,所以在大洗牌过程中会显示出联想的优势。他认为,PC行业一直以来变化是比较缓慢的,但现在正在开始改变,联想的增长也是要争取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他表示,虽然中国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35%,像三星和索尼这样的厂商也是在逐渐的淡出视野,所以联想的增长空间巨大。同时非洲、欧洲和亚太地区也都有非常大的增长潜力。尤其是亚太地区,比如说新兴市场的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拉美地区,都是可以盈利的。美国市场联想最大的竞争者是惠普,惠普在美国市场是它的大本营,就像联想在中国市场一样。但是联想还是非常有信心在美国市场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他透露,PC市场确实从去年开始一直在下滑,但IDC预测Q1是7%到8%的降低,实际没有这么大,只有1%,所以他相信3到4个月PC市场会回暖。PC市场很快就会回暖。兰奇还表示,传统PC市场的会有一个转变,比如笔记本应该是传统PC转变最大的模式。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赖平板电脑、平板电脑和笔记本、和键盘相互的融合、一体电脑相互的融合,将会成为PC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这种多模式的电脑市场将会很快的回暖。他还强调,未来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大力推广工作站市场。HP和戴尔的工作站也占有一定的份额,而联想在工作站上也只是占了10%的份额。联想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和HP、戴尔竞争。在工作站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对于近期沸沸扬扬的微软停止支持XP操作系统一事,兰奇表示不会对PC行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微软20多年来一直更新换代操作系统的一个举措的原因。联想也帮助客户实施了操作系统从XP迁移到Win7和Win8的迁移计划。

    半导体 操作系统 联想 PC PC市场

  • 深圳电子困境:可穿戴陷阱/华强北遇冷

    :“可穿戴若成功,需要在设计、能耗、功用之间取得平衡。”操着一口流利英语的Misfit Wearables公司CEO、创始人Sonny Vu正对着台下数百位制造商和采购商发表主题演讲,这是环球资源2014年香港春季电子展上的一幕。而就在演讲厅的楼下,电子展的另一个角落,深圳一电子厂商的总经理毛云(化名)正在和来自海外的客户接洽,在他的展台中,放置着十几款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表产品。“上午见的都是老朋友,主要的兴趣点还是在平板这块。”手里摆弄着一块智能手表的毛云显得有些无精打采,在外界,他手里这块“智能手表”有一个更时髦的称呼:可穿戴智能设备。过去一年来,这个名词已成为深圳乃至全球硬件业的新大陆,在很多预测报告里,这个市场将如同过去的手机和平板市场一样,是一块即将爆发的蓝海。但事实上,作为“接棒”平板的可穿戴产品,似乎并没有引起华强北山寨厂商的追捧。相反,由于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利润的快速下滑,深圳电子山寨圈正在遭遇“无米下锅”的烦恼。概念爆炒后的陷阱与线上可穿戴式设备的火爆截然不同,目前在实体市场真正的可穿戴式设备还没什么动静。笔者近日走访了全国最大的电子产品交易市场华强北电子市场,多个卖场中仅有几家商家售卖“可穿戴”产品,确切地说,大多数都是采用联发科芯片解决方案的“手表式”手机。这与想象中的智能穿戴产品相去甚远,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手表式的智能产品大多数采用的是联发科平台,插入电话卡后可以直接打电话和收发信息,支持MP3播放、蓝牙、Java后台运行等一般手机功能,报价在150~800元之间。远望数码城中的一名商家告诉记者,目前可穿戴设备产品大多数只是手表,但从性价比来看,还不如买个手机合适。“现在安卓手机也有七八十元的,看你要什么类型的,手表类型的也有。”上述商家对记者说,现在消费者对这些概念不是特别有兴趣,海外采购商的兴趣也不大。据记者了解,作为春季电子第一展,环球资源香港电子展共有4200个展位,其中,可穿戴参展商仅有八九家,而参展商中80%由深圳中小电子企业组成。市场上对可穿戴产品的“冷漠”给第一批进入智能穿戴领域的山寨厂商泼了一盆冷水,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可穿戴设备被这些山寨公司视作“救命的稻草”。毛云也是在两年前加入可穿戴产品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为了抢占先机,很多同行在更早的时候,2011年左右就进入了这个市场,而当时大家只是赌一个概念,没有大的投入,但从去年开始,这个数量起码翻了一番,在华强北市场上贩卖智能可穿戴产品的厂商多了上百家。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可穿戴设备在过去的一年呈现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并且2014年的出货量将超过1900万部,较2013年的销量增加两倍。此外,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在2018年将达到1.119亿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8.4%。而一些投行的数据更加乐观,预测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规模会在3年内达到560亿美元。“大家也是被这些数据搞晕了,即便是大厂商,出货量据我们了解也只是一般般。”毛云告诉记者,目前华强北做一款可穿戴产品的门槛很低,特别是原来做平板和手机的人,只要联系一下方案厂商,配个芯片就可以了。但没有哪家做出量来,很多都是玩票性质。据其介绍,出货量每月在几百台的厂商已经算是行业中做得不错的,更多的厂商是在“投钱”养这个市场。 12下一页

    半导体 电子 可穿戴 可穿戴产品 华强

  • 王传福对话唐仕凯:比亚迪腾势是盟军不是对手

    讯:电动车的争夺越来越疯狂了。当马斯克赴华向第一批车主交付特斯拉[微博]时,比亚迪和戴姆勒在4月20日北京车展上联合宣布,第一款腾势纯电动车今年9月正式上市,首先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市销售。据当天公布的价格,腾势纯电动车最低售价为36.9万元,与比亚迪e6的36.98万元的顶配售价基本相当。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比亚迪和腾势品牌不矛盾,e6更倾向于公共交通市场。比亚迪戴姆勒公司没有在营销模式上做出较大的改变。采用了传统车销售的成熟模式,特许经销商销售。在目标市场上,也不同于目前国内其他纯电动车产品看重的公共交通和租赁,直接瞄准了大众化的私人消费市场。一同接受采访的还有戴姆勒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唐仕凯,在他看来,把传统车技术和电动技术更好结合,保证产品性能,比创新噱头更重要。比亚迪戴姆勒没有发布对纯电动车市场的预期,也暂时没有后续产品规划。直接进入私人消费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下称《21世纪》):腾势是奔驰和比亚迪合作的品牌,在传统车和电动车两个领域都有标签性的意义。目前市场上也有宝马[微博]之诺、特斯拉这样的品牌,腾势怎样定义竞争对手?王传福:就比亚迪来说,我们和戴姆勒的合作,实际上是第一次是技术对技术的合作,我们中国合资企业基本上都属于拿市场换技术,应该说奔驰和比亚迪的合作开创了一个技术和技术结合的先河。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这次做出的尝试,也是中国企业最需要的。第二点,就腾势的产品定位来说,其实电动车本来是没有的,现在有这么一个新的东西,最关键是它的可靠性、安全性。对于定价,作为双方合作来说,给出一个有吸引力的价格当然好,希望市场也接受。唐仕凯:我们在开发这款车一开始很强调这个车要安全、要可靠,还要舒适。在这方面戴姆勒在车辆技术方面投入很多工程技术能力。另外它要有合适的续航里程,比亚迪在电池技术给我们提供很多资源。我们也知道中国市场是竞争非常激烈的一个市场,所以知道价格一定要有竞争力。至于特斯拉,我们觉得特斯拉可能在电动车里面定位比较高档,相当于跟奔驰S级车相比的车型。对于之诺车型,您还是自己去看一下对比一下,我只能说我们对DENZA腾势这个车非常有信心,投入的力量非常多;产品上看,内部空间还比较大,这是比较有竞争力的。《21世纪》:双方对纯电动车商业化市场未来几年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判断?针对这个产品,腾势有没有做销量方面的规划?唐仕凯:一般来说预测市场的销量在各个方面都是比较难的,到电动车这一块就更难了,客户对于产品满意不满意,充电方便不方便,价格方面、使用方面都是比较难预测的。现在也没法提供可以写报道用的销量预测,如果您到深圳看我们的生产车间,会发现我们投资是非常实在的,到目前为止双方已经投入3亿欧元左右。因为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对中国市场发展前景比较看好,政府也很支持,所以双方都进行了很严肃的投资。 123下一页

    半导体 比亚迪 王传福 戴姆勒 纯电动车

  • 意法半导体任命Jean Marc Chery为公司COO

    日前,意法半导体宣布任命Jean Marc Chery为公司COO,此前Chery一直担任意法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嵌入式处理解决方案总经理。现在,Chery既要负责嵌入式业务,同时也要负责意法半导体的制造及封测相关业务,同时其还要继续担任意法半导体企业战略委员会副主席。意法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Carlo Bozotti说:“Jean Marc在意法半导体的工作期间表现突出,是唯一一个具有资格担此重任的人选。他对事物独特的见解,他本身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团队时的严格态度和高标准要求,这些方面,将有利于意法半导体和它的客户。”Chery简介Chery的职业生涯起步于MATAF,一个法国工程师团体。1986年,他进入汤姆逊半导体公司(也就现在的ST),曾在生产线上担任了不同的管理职位。2005年,在他负责亚太地区前端制造业之前,Chery主导了公司6英寸晶圆厂的重组工作。2008年,他被提升为首席技术官(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2011年,开始负责公司的生产和品控,2012年负责数字产品业务。Chery担任过赛意法(STS)的董事,STS是ST位于中国的合资企业,同时其还担任过欧洲微电子研发项目CATRENE与AENEAS的董事成员。Jean Marc Chery 1960年出生于法国Orleans,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学校的工程学院。

    半导体 意法半导体 AN RC COO

  • 汽车的下一个未来:新能源 PK 车联网

    人聪明而又懒惰的天性、生来驾驭一切的能力,汽车被发明是情理之中。从1885年第一辆汽车被发明,到现在已经经历百年更迭升级。飞行汽车、无人驾驶汽车。。。随着科技的进步,关于车的进化,已远远超出凡人想象。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飞行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看来仍然是汽车未来的未来——但这并不代表汽车领域进无可进。这不,新能源汽车和车联接互联网已经成为汽车的下一个未来。这方面,“特斯拉”会是典型的代表:这是一款纯电动车、超级跑车。采用18650电池、充满电可行驶480公里、零到100公里,加速只需4.2秒;通过手机远程控制窗、灯、锁,充电的监控和中断;17寸中控超大的触屏,通过3G轻松连接互联网冲浪等等。。。这一切,源自特斯拉“IT造车”思维,跳出传统汽车制造束缚。放弃了北京车展的特斯拉风头依然强劲。两个案例可以佐证:北京车展上,某位外地土豪带着百万现金,只为现场求得特斯拉一辆。无奈,特斯拉缺席,抱憾而归。但弃而不舍,委以重金托人求人;特斯拉在上海的首次八位车主交车仪式现场,根据流程,马斯克应该会首先为车主颁发钥匙,再带每一位车主去打开属于自己的那一辆专属ModelS。但实际情况是,马斯克走到放置车钥匙的地方时,媒体和粉丝已经将该处围得水泄不通,场面一度失控,关注度不亚于北京车展上任何一款新车的发布。因为小米,笔者与特斯拉有两面之缘:一次是小米公司雷军与沃兹的对话现场,二是海淀区政府与小米公司的签约仪式。两次的机缘巧合可以看出端倪:特斯拉对于互联网的重视以及积极谋求中国政府对于新能源尤其是外资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前者从特斯拉中国首批,如新浪曹国伟、携程梁建章、UC优视俞永福、云游控股汪东风、1号店于刚等IT互联网车主也可以看出;后者来说,虽然特斯拉是纯电动车,但并未进入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行列。相关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也并未能够享受到。当马斯克向中国第一批车主交付特斯拉的时候,王传福正在北京车展上宣布其与戴勒姆合作的第一款腾势纯电动车发布,并且在今年9月上市,直接瞄准的是私人消费市场。腾势是一款纯电动车、最高时速150公里/小时。采用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科学严谨的BMS(电池管理系统)、续航340公里;可通过手机远程定位、遥控车锁、开启空调等,也是一款车与互联网结合的典范。 12下一页

    半导体 汽车 新能源 车联网 特斯拉

  • 无人驾驶技术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

    讯:当人们疯狂讨论电动汽车浪潮是否来临时,不少实力雄厚的科技公司和传统汽车制造商已经瞄准更为复杂且科幻的技术——无人驾驶汽车。就在北京时间昨日早间,Google宣布了其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的最新进展,称已可以在城市道路上行驶;相对于最初的高速公路行驶,城市道路被视作一项更复杂的挑战。在这一新兴战场,不乏知名科技公司、传统汽车厂商角逐的身影。甚至以电动车闻名的特斯拉,也曾计划为电动车添加无人驾驶技术。根据世界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预测,至2040年,道路行驶的汽车中无人驾驶汽车将占75%以上。那么,无人驾驶技术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呢?“无人驾驶是最远期的目标。”福特汽车亚太、非洲和欧洲区连接服务总监Josephc Beiser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在这个过程中,福特不仅把自己定位成汽车公司,还是一家科技公司。系统争夺战在麦肯锡关于“未来12项最有可能改变生活、企业与经济的颠覆性科技”的研报中,无人驾驶汽车位居第6,排在下一代基因组学和3D打印之前。其同时预测:到2025年,无人驾驶汽车的年产值最高可达1.9万亿美元。从某种程度上说,底层控制系统就是无人驾驶的基础。相比于传统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由计算机控制,代替了人的大脑。摄像头和雷达系统是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部件,其中,摄像头代替了人眼,能实现360度无死角扫描。它们共同为汽车构筑起一个强大的神经系统。这个潜在的大蛋糕也引来一场争夺战。科技企业的代表谷歌于2009年启动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通过安装了24个传感器的雷克萨斯RX450h汽车,谷歌已完成了约70万英里的无人驾驶里程。2012年8月,谷歌上一次公布的这一数据为超过30万英里。谷歌表示,在无人驾驶模式下,这一技术还没有导致过任何交通事故。传统车企的代表则是诸如福特汽车等。作为先知先觉者,福特早在2007年就与微软合作开发名为SYNC的声控技术,具备影音播放、拨打电话、语音朗读短信等基本功能。目前,该技术已在福特的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为了打造繁荣的生态,福特2010年推出了SYNC AppLink开放接口,智能设备上的第三方应用得以移植过来。既然支持了CarPlay,自行研发的SYNC怎么办?福特发言人曾在一封公开信中明确表示,公司将联合苹果公司、微软共同推进车载软件解决方案的研究工作。 123下一页

    半导体 微软 无人驾驶汽车 无人驾驶技术 城市道路

  • 割舍等离子、半导体业务 松下扭亏为盈

    据日本Yahoo新闻网4月28日报道,松下28日发布2013年度合并报表,净利润为1204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4亿元)。2012年度净亏损7542亿日元,此次时隔两年实现扭亏为盈。在等离子电视和半导体业务实施裁员的效果显现,显示公司主营业务业绩的营业利润达3051亿日元,较上年度大增89.6%。预计2014财年利润还会增加。松下社长津贺一宏在记者会上对此评价称:“中期经营计划的第一年就出乎意料地开门红。”在汽车及住宅相关业务等增长的带动下,营业额增长了5.9%,达77365亿日元。为了强化有增长潜力的面向企业的业务,公司新设总部负责该业务,力争到2018年度实现10万亿日元的销售目标。

    半导体 松下 等离子 扭亏为盈

  • 国产手机掀起新一波市场浪潮

    春季手机市场的升温激发了制造商们的营销动力,近期其市场动作连连。值得关注的是,国产手机厂商表现踊跃,为当前手机市场增添了特别的看点。3月19日,国内知名手机厂商OPPO率先拉开春季营销帷幕,此前引发业界较大关注的OPPO Find 7正式与消费者见面。这是OPPO最新一款4G旗舰型手机,也是全球充电最快的手机。它独立研发的“VOOC闪充”技术把最快充电速度提升了4倍以上,创新地解决了4G智能机用户的一大难题。4月11日,HTC与中国移动发布了年度旗舰手机HTC One(M8)。两家企业此次合作的共同目的是在4G市场加快布局。中国移动今年将大力推动4G网络建设,销售超过1亿部4G终端。三星近日则在中国市场举行了盛大的GALAXY S5推广活动。引起业界关注的是,三星专门邀请了《来自星星的你》男女主角金秀贤、全智贤与“粉丝”见面,助推新产品。除了新品发布接连不断外,TCL等厂商纷纷推出以低价格促销4G手机的活动。同时,借助电商平台加大推广力度也是近期手机厂商显着的表现。中兴与京东、天猫展开了联合推广活动,更值得关注的是,在4月8日,小米和华为在同一天通过“造节”的方式展开了营销攻势,双方各自的营业额都达到了10多亿元。不论是新品发布还是营销活动,都可以看到近期国产手机正在发力。相关资料显示,早在2004年,国产手机一度表现喜人,但随后科健、熊猫、波导等第一代国产手机品牌集体陨落,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被认为是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力。而根据国内第三方数据调研公司赛诺日前发布的3月份手机市场占有率报告看,前六位中除三星和苹果分列第一和第五外,联想、酷派、华为等本土品牌保持着强劲势头,而OPPO位居苹果之后,成为6强的新成员。显然,新一波的国产手机浪潮正在卷起。所不同的是,这是一批更加注重技术投入和创新的企业,对市场反应更加灵敏。以OPPO为例,在去年即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可旋转摄像头大屏拍照的智能手机。截至去年底,OPPO共申请专利2357件,其中发明专利占78%,实用新型占22%,在智能机行业中位居前列。此外,目前OPPO的ColorOS软件商店总下载量已突破10亿次。其他多方数据也显示出国产手机正在发力。京东商城最新发布的一季度销量统计显示,国产手机品牌在京东平台的销量已占总销量的60%以上。香港市场调查公司CTMR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2月在全球十大畅销智能手机机型中,国产品牌占有两席。此外,根据中关村在线ZDC调研中心的数据,今年3月份中国手机市场受用户关注最高的前10个品牌中,国产品牌占了五席。而根据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的统计,在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行榜中,华为已进入前三,排在三星和苹果之后。实际上在全球市场,除了苹果和三星仍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外,中国手机品牌已和其他国外品牌展开了激烈角逐,并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随之也带来市场格局的新变化。不过,包括国产手机产品在内,手机硬件同质化的情况目前十分普遍。OPPO首席执行官陈明永表示,纯粹比拼手机硬件配置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中国手机品牌必须在坚持移动互联思维的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主动求变,树立自己的差异化优势,通过软件、硬件、功能与设计的全面整合,才能避免陷入手机同质化和价格战的怪圈。虽然国产手机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但总体看,仍普遍未能冲击高端市场。即使在国内,千元机仍是众多国产手机品牌拼杀的主战场。在做好质量、提升研发实力的同时,如何塑造更加有影响力的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是国产手机下一步必须做好的功课。

    半导体 手机市场 苹果 国产手机 三星

  • 传谷歌开展Android Silver项目:放弃Nexus

    北京时间4月30日早间消息,本月早些时候传出的Android Silver项目已经得到了另外四名知情人士的确认,他们都表示,这款产品将标志着谷歌移动战略的重大转型。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谷歌将会因此放弃Nexus品牌,转而用一系列高端Silver手机来代替其展示最好的纯Android用户体验。这一转变不仅范围广,而且成本高,因为知情人士表示,谷歌计划投入巨资在移动运营商的营业厅中推广这些设备,并投放大量广告,相当于为其硬件合作伙伴补贴了开发和营销成本。作为交换,谷歌将获得预装系统的更大控制权,预计该公司将会清理不必要的第三方软件,确保系统及时获得升级,并在所有Android Silver设备中引入始终如一的标准化用户体验。LG和摩托罗拉有可能参与该项目,首款Android Silver手机最早可能于明年推出,三星、HTC和索尼可能需要更有说服力的理由才会加入这一计划。不过,后三家企业已经在他们的畅销手机中提供Google Play Editions,该项目与Android Silver较为接近。谷歌希望在高端手机市场强化自身地位的证据,已经在今年的首批Android智能手机中得以显现。HTC One和三星Galaxy S5均在开机动画中加入了“Powered by Android”字样。而今年1月还有报道称,谷歌正在与三星展开谈判,希望对这家韩国公司的系统定制程度加以约束。现在有消息称,谷歌将花费10亿美元巨资吸引手机厂商加入这个新项目。据悉,Android Silver首先将瞄准美国和其他发达市场,并开设Android店中店来展示谷歌的软件。但现在仍有一个未解之谜:谷歌将如何对待Nexus空出的中端市场?由于Android Silver瞄准高端,哪款产品将负责填补中端市场的空白?

    半导体 Android HTC NEXUS SILVER

  • 传iWatch已经试产 采用SiP系统级封装技术

    网友设计的iWatch概念图新浪手机讯 4月30日上午消息,据台湾工商时报透露,来自苹果公司供应链的消息,苹果的首款穿戴装置iWatch零组件已开始试产。根据业内人士消息,苹果iWatch生产已于今年二季度正式启动,由于iWatch体积小又要有强大感测功能,具高度整合性及轻薄短小特性的SiP技术已确定被苹果采用,以取代传统的印刷电路板(PCB)。SiP(System In a Package系统级封装)是将多种功能芯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等功能芯片集成在一个封装内,从而实现一个基本完整的功能。这意味着这款腕上设备的的处理器等零件都会封装在一起,集成度更高。其中SiP基板由景硕科技拿下7~8成订单,其余2~3成订单由南电取得,SiP封装及模组代工则由日月光集团占据。据了解,目前苹果产品的WiFi模块及指纹识别装置均采用SiP技术,在iPhone、iPad产品经过一定技术积累之后,iWatch已确定用SiP技术进行封装。供应链从业者透露,苹果iWatch的SiP基板第2季出货量约250~300万块,第3季度则可能达到1400~1500万块。台湾日月光集团将自第2季度末开始承接iWatch的SiP封装及组装代工业务,第3、4季度出货量将大幅增长。苹果公司可望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推出首款穿戴装置iWatch,综合以前传闻,这款产品是一个采用曲面玻璃、类似手表风格的iOS设备,支持蓝牙技术、配置1.5英寸OLED显示屏。

    半导体 封装技术 系统级封装 SIP WATCH

  • 中国消费者青睐大屏手机 苹果将从中受益

    4月29日消息,据调研公司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以下简称“KWC”)周一发布的报告显示,传说中的5.5英寸iPhone 6必将在中国市场赢得较大份额。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消费者对“平板手机”情有独钟。KWC周一发布报告称,今年3月份在中国市场售出的智能手机中,40%为5英寸以上的大屏手机。报告称,中国消费者之所以对“平板手机”情有独钟,是因为他们更倾向于其娱乐性。KWC战略洞察总监多米尼克·桑尼伯(Dominic Sunnebo)称:“很明显,平板手机改变了中国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的方式。超过20%的平板手机用户每天都会用手机来看电视,50%会每月看一次,这还是在4G网络没有广泛普及的情况下。”毫无疑问,苹果将从中受益。有报道称,苹果今年将推出两款大屏幕iPhone 6。其中一款屏幕尺寸为4.7英寸,另一款为5.5英寸。这两款产品将直接与三星Galaxy系列产品展开直接竞争。桑尼伯认为,智能手机消费模式的转变对于中国的移动运营商而言也是一个利好。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更加昂贵的数据计划,运营商的营收也会随之增加。桑尼伯称:“随着4G网络的普及,中国消费者对数据的需求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从而为运营商增加营收奠定基础。”KWC报告还显示,得益于iPhone 5s的强劲销量,苹果今年第一季度在全球市场都取得不俗战绩。在欧洲、澳大利亚和日本等主要市场,苹果市场份额均出现增长。此外,报告还显示,Android仍是欧洲市场领先的移动操作系统。基于设备出货量,Android市场份额高达70.7%。苹果iOS紧随其后,市场份额为19.2%,Windows以8.1%位居第三。

    半导体 苹果 智能手机 大屏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