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关税或上调 境外面板厂面临强大冲击 本报讯 (记者 刘新宇)华星光电项目投产、友达昆山项目获批,虽然面板产业的外围环境仍被看空,但被喻为“广州乃至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典范”的工程——广州LG
“或许能达到可与青色LED(发光二极管)相媲美的规模”。关于使用氧化物半导体“IGZO”的TFT(薄膜晶体管)技术专利,日本国内的研究机构及企业对获得巨额专利收入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原因是平板
败走张家港2008年,眼看着液晶面板六代线列车行驶而来,彩虹集团急匆匆从中国台湾、日本等地拉来了20多位专家,组成项目小组,与同样建功心切的江苏张家港政府一拍即合,高达146亿元的液晶面板六代线项目就此成立。这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夏普公司宣布将液晶面板生产部门的900名员工调职到白色家电生产部门,报道称,夏普也将会调度电视、手机、研发和行政部门的人力。消息称,被调职的员工主要来自龟山工厂(三重县)、堺工厂(堺市)的
台湾液晶面板制造商即将迎来一个春意盎然的新季度,电视面板需求的回升将帮助他们结束长期供应过剩的局面并迎来新一轮的价格反弹,据NPD显示器调查研究结果显示。NPD显示器研究副总裁David Hsieh表示,由于近期较低的
随着中国大陆本土TFT-LCD液晶面板高世代产线新产能陆续放量开出,加上中国政府已调高TFT-LCD液晶面板进口关税,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预估,尽管中国大陆市场自2012年起到2015年,对于液晶电视面板的需求量仍将持
夏普日前宣布,该公司的液晶面板已被美国波音公司采用,配备于“波音787梦想客机”驾驶舱的显示器上,每架787梦想客机配备5台显示器。夏普1991年开始通过美国知名航空电子产品供应商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R
6月中旬,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白为民带领大陆8家主要彩电厂家再次向台湾面板厂家开出了55亿美元的液晶面板采购大单,一时间让经营困难的台湾面板厂家欢欣鼓舞,但白为民也表示,类似的大单采购到明年可能要减
在经济增长停滞、终端产品市场需求受到冲击、智能终端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形势下,昔日以发明而自豪,曾风靡全球的日本品牌败下阵来。苹果的创新科技成果开始冲击亚洲电子产业的供需平衡。过去,亚洲的电子产业供应链一
新华社电(记者 陈键兴)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白为民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下月14日协会将再次组织大陆多家彩电企业赴台,今年采购台湾液晶面板的规模将续创新高,预估总额可达55亿美元。在台期间,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夏普公司宣布将液晶面板生产部门的900名员工调职到白色家电生产部门,报道称,夏普也将会调度电视、手机、研发和行政部门的人力。 消息称,被调职的员工主要来自龟山工厂(三重县)、堺工厂(堺市
2011年国内液晶电视出货高达44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液晶电视市场,2012年还将突破5000万台,成为各面板大厂的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台湾在国内面板市占超过五成,相当依赖对国内出口;不过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国内
技术含量极高的液晶材料被业内称为液晶面板的“心脏”。21号早上,国内最大的TFT-LCD液晶材料生产商——江苏和成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推出19英寸及以下显示器的液晶材料,这款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可用于电
TCL集团有关人士透露,据集团部署,今年华星光电生产的约500万片、以32英寸为主的面板将全部由TCL多媒体购买并使用。2012年1-3月,华星光电液晶面板产量4.8万片,每片液晶玻璃基板可切割为不同尺寸的液晶电视面板,而
8月份,大尺寸电视液晶面板价格骤降。32英寸等部分主力面板的价格降到了低于现金成本(=材料费用与人工费用等的总和)的水平。笔记本电脑面板及显示器面板等IT类面板也受其影响,价格小幅下跌。 从各用途的价格变
4月1日。尽管这天是休息日,但却有近60名西装革履的男性挤在东京西新桥一栋楼龄超过30年,有多家企业入驻的写字楼的一个房间内。这里是索尼、东芝及日立制作所3家公司合并中小型液晶面板业务后于4月1日成立的新公司&
目前,三星担心的是LCD产业增速度变缓的糟糕状况,而且未来几年也看不到恢复的迹象。 面板生产商韩国三星电子连续几个季度的亏损让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之中。而颇为契合的是,三星电子LCD事业部副社长昔俊亨在9月
外资高盛证券今天出具最新亚洲面板报告,高盛指出,已开发市场LCD TV需求持续走弱,这样的态势恐将一路延续到今年下半年,因此,高盛下修今年全年面板出货量年增率由原先的10%,下修为8%,台湾面板厂表现不一,高盛预
江苏省昆山市7月25日在日本举行了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说明会。该开发区汇集了液晶面板厂商昆山龙腾光电(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IVO)等企业,是中国的代表性FPD产业基地之一。该开发区一直致力于对日本
已经拥有TCL“王牌”和“乐华”两个品牌的TCL多媒体近日重启上世纪90年代收购的多个面向三四级市场的品牌,如“美乐”、“黄河”等。表面上看,这是其针对三四级市场的战略布局,实质是为消化今年投产的华星光电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