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东京次世代照明展(LightingJapan2013)分会上,飞利浦公司对未来的LED市场进行了分析预测,提出了许多新颖而富有建设性的方案。飞利浦公司2011年照明业务总额达76亿欧元,占公司业务的34%。从商业层面上来看,
近日,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将正式发布多反应器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设备(MOCVD),并首次进入半导体照明市场。目前,中微已有 MOCVD 设备在国内一家著名的 LED 厂家运行。中微MOCVD可以
在宏观经济环境波谲云诡、通用照明市场发展不如预期、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国内部分LED企业经历了龙年的寒冬。不过,蛇年伊始,LED照明行业传来回暖信号,《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正式出台,LED企业在迎来开
中国最大的LED平板灯制造和研发企业——深圳市绿色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近日在杭州召开发布会,高调宣布进军浙江市场,并将其面向国内市场的子品牌——“喜百年”定位于“服装照明专家”,这也是首个LED照明企业将品牌
作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LED封装及应用产品制造企业,中宙亮相第九届广州国际LED展。此次展会,中宙照明展出了无阴影日光灯系列、便携筒灯系列、面板灯、路灯等室内外新型照明灯具。 长期以来,中宙产品都以可靠的品质
3月6日,LED板块大涨4.32%,以LED概念为代表的科技概念板块成为了带领大盘上涨的领头羊。LED板块大单资金净流入达2.33亿元,包括三安光电、阳光照明、同方股份、德豪润达、士兰微、雷曼光电6只照明股。分析人士认为,
日薄西山的白炽灯、正值壮年的节能灯、方兴未艾的半导体(LED)照明,受政策影响,国内照明市场交替和竞争同在。近期“荧光灯含汞量降低路线图”、《半导体照明节能
昨日以LED概念为代表的科技概念板块成为了带领大盘上涨的领头羊。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昨日LED板块大涨4.32%,跑赢上证指数3.42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昨日LED板块中,雷曼光电(9.97%)、阳光照明(9.96%)、士兰
众所周知,随着全球能源短缺以及电费价格上升,作为第四代绿色能源LED照明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企业等关注。经过国家、政府有计划的政策、补贴等推进LED照明产业发展,LED照明企业在大江南北全面开花。 从市场角
受惠于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有业界人士看好中国LED照明市场。据统计,2009年至2013年,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达到43.58%,预计到2013年,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30亿元人民币。LED照明在商业照明的应用,从早期
据业界人士认为,受惠于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中国 LED 照明产业潜在市场巨大。根据统计,2009年至2013年,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达到43.58%,预计到2013年,我国LED 照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30亿元。 其中,LED照明
舞台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台。继“禁白令”去年10月1日执行后,2013年2月17日发改委环资司188号文件正式发布了《半导体照明产业节能规划》称:到2015年,60W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全部淘汰,市场占有率将
舞台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台。继禁白令”去年10月1日执行后,2013年2月17日发改委环资司188号文件正式发布了《半导体照明产业节能规划》称:到2015年,60W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炽灯全部淘汰,市场占有率将降到10%以
据业界人士认为,受惠于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中国LED照明产业潜在市场巨大。根据统计,2009年至2013年,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达到43.58%,预计到2013年,我国LED照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30亿元。其中,LED照明在商业照
虽然LED照明产业仍然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然而在面临着产品价格下滑和供给过剩的双重打击下,今年国内仍然可能会有五分之一的LED照明企业倒闭。中国约有4000家LED照明企业,当初受到税收减免、补贴和廉价工业用地
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三峡伟志光电公司工人对加工生产的LED彩屏进行检查。张国荣 摄继风电、光伏之后,LED节能产业成为各路资本青睐的对象。然而,拨开层层光环,在看似风生水
最近几年,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可谓忧喜参半。一方面,国家在政策层面大力倡导,让人们纷纷看好其发展前景;另一方面,缺乏核心技术,质量参差不齐,以及行业的过度竞争,使得部分企业倒闭,也给LED照明产业的发展蒙上了
继风电、光伏之后,LED节能产业成为各路资本青睐的对象。 然而,拨开层层光环,在看似风生水起的LED产业背后,实则是靠政府推波助澜,一场极致繁华之后,也许现阶段我国光伏行业的窘境,就是LED产业未来的写照。
鸿利光电2月25日晚间发布去年年度业绩快报。快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亿元,同比下降3.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8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 公司解释业绩下滑的原因称,2012年LED行业因国际金
工信部有关部门正在对锂电池以及锂电池原料生产企业进行摸底调研。未来该调研结束后,初步计划下半年形成有关文件的初稿,旨在提高锂电池行业准入门槛。分析人士认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