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时代来临,5G成为全球焦点,有人认为5G能改变国运,有人认为5G能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但为什么5G这么厉害,估计很多人除了5G很快之外,知道的并不多。
7月9日报道香港亚洲时报网站,7月5日发表题为《在5G战争中,美国正在输给中国》的文章称,一份来自美国的最新报告指出,中国在5G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文章称,这是在华盛顿梦游般地走向与北京的技术竞赛之际给它敲响的警钟。
众所周知,从航拍摄影到快递运送,从天空炫技到灭火巡海,从超低空自拍到喷洒农药,近年来,无人机凭借着易部署、安全、便捷等特点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是我国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被列为国家“十三五”规划。随着我国5G商用牌照的发放,5G在全球范围内的前沿应用成为关注的焦点,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
5G是下一代移动网络连接技术,5G网络不仅宽带更大、稳定性更好,且网速比4G网络快10倍。对于机器人的发展来说,5G是必不可少。
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组委会宣布今年物博会将于9月7日至10日在无锡举行。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增速势头强劲。业内预计到2020年,我国物联网业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而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也将达到1.7万亿美元。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金融时报》专访:华为会成为物联网之王,美国会再打物联网。
随着5G牌照的正式发放,5G网络商用离普通消费者越来越近了。在MWC2019大会上,手机厂商们也纷纷带来自己的首款5G手机。这些5G手机几乎都是基于高通骁龙X50 5G基带打造的全球第一批NSA单模5G手机。那么日前运营商有关“明年起NSA 5G手机将不能入网”的新规,对这些5G手机的使用有没有影响呢?是不是真如网上传闻那样仅支持NSA就不是真5G手机,而是假5G,明年起将全部“淘汰”?显而易见,答案是否定的。
近来,关于NSA网络是“假5G”的传闻在网络持续传播。传播者的目标是把NSA说成是假5G,那么即将在国内上市的多款高通骁龙X50 5G手机被定义为非“真5G手机”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实际上,5G产业链还不成熟,如果缺乏良性的竞争伤害的是整个行业。NSA当然不是假5G,是倾注了倾注了众多运营商、设备商、专业机构和技术人员无数心血的技术成果。支持NSA就是真5G手机,并且与SA手机的体验一致。
2017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IDC 国际数据集团和英特尔共同发布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3.0新生态》白皮书。该白皮书把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机器人1.0、机器人 2.0、机器人 3.0这三个阶段。
最近,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组织开展了基于R15框架、SA-1230协议的5G核心网内场测试。本次测试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联通5G SA商用进程再次取得关键的阶段性成果,高速度、高质量地推动中国5G产业的发展。中兴通讯作为中国联通的合作伙伴,率先完成了测试验证,SA 5G核心网能力再次获得业界一致认可。
据悉,搜狐公司董事长张朝阳7月3日针对曾发表过的“5G对人体有害”的言论再次展开了回应,他表示“我收回这句话,5G对人健康的影响我真不是专家,我真的不太懂,我只是看到一些报道,还需要专家进一步研究。”紧接着该言论在网上再次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甚至登上热搜榜单。那么5G究竟对人体有没有伤害呢?
2018年11月,丰田携手日本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向公众演示了通过5G实时控制人形机器人操作的过程。被控制的机器人叫T-HR3,它的大小跟人的大小差不多。它由一个全身控制器的操作员控制,操作员怎么移动它就跟着相同的动作移动。例如:当操作员移动手臂时,它也会跟着移动手臂;而当操作员蹲下时,它也会跟着蹲下。
在医学领域中,5G技术大大地促进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进步。甚至有些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通过操作机器人的方式对病人进行远程手术。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这意味着中国开始步入5G商用元年。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工信部的原计划,中国5G应用时间表是2018年试点,2019年预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也就是说,工信部提前了整整一年发放5G牌照。
据报道,在韩国、美国、瑞士、英国推出5G服务后,德国的运营商,德国电信也宣布了正式开通了5G的服务。并且公布了5G的收费标准,其中每月无限流量的套餐收费为85欧元。
政府高度重视5G的发展,近年来在搭建研发平台、强化政策保障,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准备在2019年总共投入近400亿元资金推动5G基站建设,在50个重点城市开展规模组网,推出各类型5G终端设备,加快5G生态构建,启动智慧城市、远程医疗、自动驾驶、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等行业的垂直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迭代,触碰“智能元素”的家电产品越来越多,市场对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与智能门锁等的强劲需求使得智能家居出货量高速增长。而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了5G商用牌照,不仅意味着我国正式迈入5G商用时代,或许还能加速驱动智能家居场景落地。
近年来,受到国内宏观经济低位运行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多种原因影响,传统家电行业的发展缓慢。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1834亿元,同比下降3.1%,传统品类中,多数产品呈现下滑。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伴随着商用5G逐渐普及,智能家居产品的“孤岛化”困境正在被不断打破。在5G技术的赋能下,AI+IoT(AIoT,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这对CP组合,为人们打开了智慧生活的新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