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关注402人关注
我要报错
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技”。实际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规划。
  • “香港工程挑战赛2024”圆满结束!香港队夺世界赛小组八强佳绩,力证香港青年创科实力

    今届比赛以“Over Under”为题,参加者以队制形式对赛,考验编程及控制机器人能力、策略运用,以及团队合作,旨在鼓励学生从小学习机器人技术,加强香港学生参与国际创科赛事的经验。

  • “国际范儿”十足!生产力局2024夏季实习计划即将开启

    作为香港创科体系的重要组成机构,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一向以壮大创科人才为使命,为香港培育年青科研人才及领袖,孕育新一代“InnoTalent”,将于6月启动2024夏季实习计划,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人才动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 香港中学生在F1 in Schools香港区初赛屡创佳绩,勇闯国际赛场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与F1 in Schools香港区统筹成功举办F1 in Schools香港区初赛,一众中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并制造的赛车模型比赛,尽展STEAM(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领域的卓越才华。

  • 香港生产力学院及中黄教育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

    日前,香港生产力局辖下的香港生产力学院与中黄教育集团(中黄)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承诺携手举办一系列针对创科教育和中国文化教育的课程、研讨会及展览等,糅合中华文化与创科教育,启发大湾区年青人对创科教育的兴趣。

  • 生产力局于“机遇汇人才博览展”吸引全球创科人才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日前参与“机遇汇人才博览展”,在展位提供面谈机会,活动反应热烈,吸引来自内地、新加坡、加拿大、英国等地区的海内外人才广泛关注。

  • 5000亿!科技行业释放重磅利好?

    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决策部署,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信息速递
    2024-04-08
    科技
  • 永川大数据产业园“三足鼎立”铸强高质量发展引擎

    2023年,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通过大力发展科技影视、自动驾驶和服务外包产业,已形成科技影视、自动驾驶、服务外包“三足鼎立”之势,释放出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

  • 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获评第五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宣传部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公布了第五批22家“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名单,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获批,成为近年来重庆市唯一一家获批为集聚类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新闻速递
    2024-01-22
    科技
  • 生产力局欢迎《施政报告》多管齐下推动完善创科生态圈发展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欢迎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10月25日发表《2023年施政报告》(《施政报告》)内提出一系列完善香港创科生态圈、壮大人才库的措施及愿景,同时认为报告中所阐述的施政理念和措施,具前瞻性及范畴广泛,能为市民谋幸福,为香港谋发展。

  • 全球科技企业裁员同比暴增 37%,创历史新高!

    据业内信息,裁员统计平台 Layoffs.fyi 的统计数据,今年以来全球科技行业已经有超过 21 万名员工被解雇,与去年的 15.4 万人相比暴增 37%,但是去年的数据是全年的数据,而现在仅仅半年就已经远超去年,创历史新高。

  • 人工智能家居产品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一直以来,智能二字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一直都很遥远,都会认为那是十分高科技的东西,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它已经开始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而智能家居的概念也开始慢慢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从字面意思就可以明白是将我们的家居与和科技的结合,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现今,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几款智能家居产品,相对传统家居而言,这些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功能,更能提供全方位自动化的信息交互功能,使生活更智能。而面对市面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智能家居产品,很多消费者往往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现在小编就推荐几种最受普通家庭欢迎的智能家居必备产品,帮大家轻松打造智能生活。

  • 年近半百的鸿海能否摆脱困局,重焕新生?

    科技巨头或面临业务拆分,苹果“代工大户”鸿海开展新业务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但在纯电动汽车领域,鸿海作为新入局者,必将面临更多、更大的竞争和挑战。

  • 普林芯驰:稳定可靠的压感技术为TWS耳机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9月18日,第十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盛大开幕。会议上,珠海普林芯驰科技带来可用于TWS 耳机入耳检测、压感检测、触摸检测和滑动检测的专用芯片——SPT50XX。

  • 青春崇拜与以假为美的时代

    众多人工智能类公司在靠“造假”过活,尤其在中国,单纯“美颜”已经不够用了,瘦腰、丰胸、拉长腿,只要是用户想要的效果,通过一个手机APP都可以做出来。这几乎就是《红楼梦》“风月宝鉴”的正面,极度诱惑个人放纵欲望,只不过风月宝鉴正面出现的王熙凤幻象,毕竟还是真实影像的投射,到了现代版“风月宝鉴”——直播网红,手机后面的人长什么样我们是一无所知了,反正都是复制黏贴一水儿的宽额大眼尖下颏、丰胸细腰大长腿。

  • TWS真无线耳机设计痛点该如何“见招拆招”?

    生产一个“会响”的TWS耳机很容易,但打造一款极高品质的TWS耳机非常难。针对当下TWS无线耳机的设计痛点,Nordic带来其专业见解。2019年被定义为TWS(真无线立体声)耳机元年,随着各大手机厂商陆续加码TWS耳机市场,将推动TWS耳机发展,未来TWS耳机将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根据IDC最新估算,到2022年,全球TWS耳机出货量预计将达4.10亿台,相比当前有成倍增长的机会。市场火爆,参与厂商众多,但生产一个“会响”的TWS耳机很容易,打造一款高品质的TWS耳机非常难。如何才能定义一款出色的TWS耳机?在本期专题中,探索科技(techsugar)邀请Nordic亚太区技术营销经理林建鸿畅谈TWS设计痛点,以及开发者应对不同需求应如何“见招拆招”。

  • 2023博世技术指南: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科技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博士:“人们希望企业助力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 气候行动与经济:五分之四的受访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利于经济发展。 ● 对于科技的信任感增强:75%的受访者相信科技让世界更美好。 ● 在虚拟世界生活:43%的受访者愿意在元宇宙买车。

  • 美国人失掉科技自信力了吗?

    总统不相信科学不要紧,但对不相信科学的总统没有限制力,让其屡屡用粗暴的行政意志干涉专业领域,实在是时代的悲哀。当一个人开始考虑用非常规手段搞别人时,显然他已经失去用正常手段竞争获胜的自信力,一个公司,一个国家,都是如此。从公开的信息上看起来:社交媒体决定选举的政客上台之后,先是打造实体墙,以在人心种下割裂的种子;接着推动制造业回流,喊着让美国再现辉煌的口号,准备把国际公司都打造为区域性公司;然后就是贸易战,技术上比不过,那就在政治上搞对手,反正这一招轻车熟路;现在既无意控制疫情,也不真心发展经济,一味推诿塞责、卖乖讨好,一面把防疫不力的责任推给其他所有人——从奥巴马、中情局、民主党到外国人,一面无视经济规律只督促财政大放水以买选民之好。

  • 中美科技战下,韩国将如何自处?

    众所周知,目前美国公司主导半导体设备业,虽有一些替代方案,但和美国的设备相比还是有许多不足,而且形只影单通常只是点设备,难以形成完成产线。最近有业内传闻表示,华为正试图说服三星和台积电打造一条不采用美国设备的先进工艺生产线,甚至有传闻称三星已有一条7纳米的生产线采用了非美国产设备。虽然这个消息的可靠性值得商榷,但如果有可能,三星和台积电都会想建立这样一条生产线,因为当美国无底线不顾商业规则的“长臂管辖”成为习惯,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华为?

  • 元器件厂商在医疗电子市场的生存之道

    探索科技(techsugar)特别策划《医者仁“芯”,医疗电子元器件的历史性机遇》专题,本期受访者是安森美半导体医疗分部亚太区市场部经理杨正龙。人口老龄化趋势变快,再加上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让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也给医疗电子元器件厂商提供了更多机遇和挑战。

  • 造口罩比造芯“拽”多了?

    从最近的舆论来看,造口罩这件事可比造芯嗨多了,这让造芯的脸往哪儿搁?最近造口罩在科技圈成了一种潮流,对于科技公司来说,造口罩简直信手捏来。尤其那批造芯片的,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造口罩跟玩似的。你瞧比亚迪,其全球第一口罩制造商的名号已经在彭博社等外媒传开了。日产口罩500万只,老大率队3000名员工,利用90%的内部组件从零搭建生产线,真就平地一声雷,这口罩说造就造,还造出个世界级。这传出去可比造芯来得激动人心多了,但造芯和造口罩这事能比吗?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