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控制 > 电子设计自动化
[导读]高介电常数栅电介质和金属栅极技术(以下简称HKMG)使摩尔定律在45/32纳米节点得以延续。目前的HKMG工艺有两种主流整合方案,分别是“先栅极”和“后栅极”。“后栅极”又称为可替换栅极(以下简称RMG),使用该工艺时高介电常数栅电介质无需经过高温步骤,所以VT偏移很小,芯片的可靠性更高。

高介电常数栅电介质和金属栅极技术(以下简称HKMG)使摩尔定律在45/32纳米节点得以延续。目前的HKMG工艺有两种主流整合方案,分别是“先栅极”和“后栅极”。“后栅极”又称为可替换栅极(以下简称RMG),使用该工艺时高介电常数栅电介质无需经过高温步骤,所以VT偏移很小,芯片的可靠性更高。因此业界在制造高性能芯片时更倾向于选择RMG工艺。然而,RMG工艺流程涉及更多的工艺步骤,面临更多的工艺难关和设计限制。难关之一就是平坦度极难达标。

典型的RMG工艺流程依次包括(图1):临时多晶硅栅极结构的形成,第一层间电介质(ILD0)氧化硅的沉积,ILD0化学机械研磨直至临时多晶硅栅极完全曝露,刻蚀去除多晶硅栅极,功函数材料的淀积,金属铝的沉积,以及金属铝的化学机械研磨。作为RMG工艺流程步骤之一,ILD0化学机械研磨对于HKMG结构的顺利形成至关重要。

由于栅极结构对尺寸控制要求非常严格(WIW和WID),如果缺少严格控制最终研磨厚度的工艺手段,将会带来一系列的工艺整合问题,比如:栅极电阻波动,栅极填充不足,源/漏极曝露等等。这些问题最终都会损害芯片性能。为了确保芯片的优良性能和可靠性,制造工艺必须严格控制WIW、WID以及WTW的厚度差异。

应用材料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出一套在Reflexion? LK机台上实现的三步化学机械研磨工艺,以解决ILD0化学机械研磨过程中的WIW、WID和WTW厚度控制问题。第一步(P1),研磨移除大部分的ILD0电介质材料;第二步(P2),采用FA继续研磨,接触到栅极区域氮化硅层后停止;第三步(P3),栅极区域的氮化硅层被彻底磨掉,多晶硅栅极完全曝露。图2演示了在ILD0化学机械研磨过程中,沟槽区氧化硅研磨去除的全过程。

实验细节

应用材料公司的Reflexion? LK研磨机台包括一个FA研磨盘和两个标准的旋转式研磨浆研磨盘,使用可以控制5个独立区域压力的Titan ContourTM研磨头(图3)。FA研磨盘配有3M公司生产的SlurryFreeTM 固结磨料卷轴和SlurryFree P6900基底研磨垫。研磨浆研磨盘配有Dow Chemical公司生产的IC1010TM研磨垫和3M公司生产的研磨垫修复刷。P1使用Cabot公司生产的Semi-SperseR SS-12氧化硅研磨浆;P2使用FA研磨液;P3使用专用的研磨浆。

本文将统一使用一种简化的栅极结构(图4)以评估不同工艺的表现。栅极区域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氧化硅/氮化硅/多晶硅/栅极氧化物/单晶硅,“沟槽”特指栅极与栅极之间的区域(结构为:氧化硅/单晶硅)。在尺寸大于50微米的测量区,薄膜厚度的测量使用Nanometrics公司的NanoTM 9010b。而对栅极尺寸小于100纳米的测量点,则需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纵切面观测。本文中,一部分样品通过机械劈裂的方式获得晶圆纵切面;另一部分样品使用聚焦离子束(FIB)局部切割晶圆露出纵切面。

结果与讨论

P3需要无选择性的研磨浆

因为P3之后的平坦度要求非常严格,P3的研磨倾向于使用无选择性研磨浆。该研磨浆在氮化硅、氧化硅和多晶硅上都有可观的磨率。首先,氮化硅的磨率必需足够高才能保证多晶硅栅极完全曝露。如果氧化硅的研磨率显著低于氮化硅和多晶硅,则可能导致沟槽区域明显凸起,并随着过度研磨而恶化。如果多晶硅的研磨率显著低于氮化硅和氧化硅,那么栅极和沟槽之间的高度差会对研磨不足或过度研磨非常敏感。使用无选择性的研磨浆将会减少由于P3研磨时间不同造成的栅极和沟槽之间的高度差变化。

P2 FA工艺可以降低P3之后沟槽氧化硅的WID厚度差异

FA工艺已被广泛应用于直接研磨浅沟槽隔离(STI)。FA可以选择性的停在氮化硅表面,并展现出优异的研磨平坦度和低的凹缺陷。与STI类似,ILD0的研磨也包括停在氮化硅表面的步骤。这种极低氮化硅损失和极低氧化硅凹缺陷的工艺特点使得FA成为ILD0研磨工艺中WIW和WID厚度控制的关键。在栅极密集区,由于特征尺寸很小,不论使用FA工艺还是高选择性的研磨浆(HSS)研磨工艺,凹缺陷一般都比较低(图5)。然而在外围区域,特征尺寸可能达到50微米以上,HSS研磨工艺一般都会产生明显的凹缺陷(>200?),而FA研磨工艺仍能保持低凹缺陷(<50?)。

因此,对比FA工艺和HSS工艺研磨后的沟槽氧化硅WID厚度差异,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由于P3使用无选择性的研磨浆,P2之后的高凹缺陷就会直接导致P3之后的沟槽氧化硅WID厚度差异也很高(图5)。从晶圆纵切面的SEM照片中可以清楚的看出P3之后的WID厚度差异。

FA优异的平坦度和凹缺陷表现

与HSS工艺相比,FA工艺能够明显降低沟槽氧化硅的WID厚度差异和凹缺陷,尤其在大特征尺寸区域。与此同时,FA过度研磨不会显著降低WIW和WID表现(图7)。图6对比了FA和HSS工艺在不同特征尺寸下的凹缺陷表现。当特征尺寸达到50微米时,凹缺陷的表现就会有明显差异。FA优异的凹缺陷表现使其成为RMG ILD0化学机械研磨工艺的关键步骤。

 

P2对于P3工艺的影响

图8-11中,所有SEM照片的拍摄角度均为45度。晶圆纵切面通过FIB切割方式获得。所有的照片使用相同的比例尺。图8比较了P2用HSS工艺研磨后的栅极密集区和200×200微米测量点的沟槽氧化硅厚度。栅极密集区和大尺寸测量区的厚度明显不同,表明存在显著的WID差异。P3的无选择性研磨浆工艺将很难修复P2造成的WID差异。如图9所示,如果P2使用HSS工艺,栅极密集区和大尺寸测量区的沟槽氧化硅厚度差异在P3之后仍然会很高。

相对于HSS,FA研磨后的WID厚度差很小。图10显示沟槽氧化硅在密集区和大尺寸测量区的厚度非常接近。这种低WID差异会被进一步保留至无选择性的P3之后(图11)。上述对比显示,FA有能力解决线路密度和尺寸不同造成的平坦度挑战,从而减少芯片设计规则中对于线路密度的限制。

用FullVision控制多晶硅厚度

持续稳定的多晶硅厚度控制是通过FullVision实时终点控制系统来实现的。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已在实际生产中得到证明。图12显示出FullVision终点控制系统的强大功能。在图12中,晶圆A和B都使用标准P3工艺研磨,并利用FullVision控制研磨终点;晶圆C和D的P3磨率低于标准磨率10%;晶圆C通过FullVision控制研磨终点,而晶圆D的研磨时间与晶圆A和B的研磨时间相同。上述四片晶圆的P1和P2研磨条件完全相同。

FullVision自动调整晶圆C的研磨时间来补偿P3磨率的下降。因此,晶圆A、B和C在P3之后的栅极多晶硅厚度差异小于5?。由于晶圆D没有使用FullVision终点侦测控制系统,而是使用与晶圆A相同的研磨时间进行研磨,因此晶圆D在P3之后的栅极多晶硅厚度与标准工艺条件的平均厚度相差高达25。

使用无选择性的P3研磨浆会使工艺本身对P3磨率随研磨垫寿命的偏移以及上游步骤工艺的变化(比如氮化硅厚度改变,P2过度研磨程度等)非常敏感。FullVision可以通过自动调节研磨时间来应对生产过程中各种无法预测的偏移,从而确保稳定的WTW表现。

无论是在栅极密集区还是在大尺寸测量区,图13中的SEM纵切面图片都展示出均一的表面形貌。

结论

良好的WID、WIW和WTW厚度控制是制造基于HKMG技术的高性能逻辑芯片的关键。ILD0化学机械研磨工艺利用FA对不同尺寸大小和密度的芯片结构均提供优异的表面形貌和平坦度控制,并且通过使用FullVision实时终点控制系统进一步确保稳定的WTW厚度控制。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与安卓系统相比,鸿蒙系统具有卓越的性能,不仅可以应对各种各样的设备,而且在多设备播放和物联网方面也有很强的优势。

关键字: 鸿蒙系统 智慧时代 安卓系统

在电力电子与电气工程领域,逆变器和变压器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尽管它们都在电力转换和传输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它们在功能、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本文将从科技视角出发,对逆变器和变压器的区别进行深度...

关键字: 逆变器 变压器

电动机作为现代工业与生活的重要动力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在电动机的运行过程中,电容烧毁的问题时常发生,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那么,电动机为何偏爱“烧电容”呢?本文将从电容的作用、烧毁原因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

关键字: 电动机 电容

在日新月异的工业技术领域,变频器作为一种电力电子装置,已逐渐成为驱动设备、节能降耗的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AMB100变频器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广泛的应用领域以及高效的节能效果,为现代工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动...

关键字: amb100变频器 变频器

光伏发电作为本世纪最具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其清洁、环保、可再生的特性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完美的,光伏发电同样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和挑战,这些问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和商业化推广。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光伏...

关键字: 光伏发电 光电效应

在电源管理领域,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因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噪声低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电子设备对电源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片外电容的LDO设计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功率管作为LDO的核心部件,其设计尤为重要...

关键字: ldo 有片外电容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磁铁,作为一种能够吸引铁、镍、钴等金属的特殊物体,自古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在现代科技中,磁铁的应用更是无处不在,从电动机、发电机到核磁共振成像设备,无不体现了磁铁的神奇力量。那么,磁铁与磁铁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

关键字: 磁铁 磁场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逆变器作为能源转换和储存的核心设备,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根据储能类型的不同,逆变器可以分为电化学储能逆变器和机械储能逆变器两大类。这两类逆变器在结构、原理和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

关键字: 逆变器 可再生能源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深刻变革,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应用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在这一大背景下,逆变器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和电网的关键设备,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逆变器的发展背景,分析当前市场现状,并展望其未来...

关键字: 逆变器 可再生能源

在电力系统中,隔离开关是一种关键设备,用于隔离电源、倒闸操作以及接通和断开小电流电路。在10kV高压系统中,隔离开关的选择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将对10kV高压隔离开关的选择进行详细探讨,以期...

关键字: 隔离开关 高压电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