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硬件 > 智能硬件
[导读]据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于敏,于今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据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于敏,于今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

他曾“隐身”长达三十年之久,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

1999年9月18日,在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5年1月9日,于敏院士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同年4月3日获得凤凰卫视颁发的“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在201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人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于敏在工作中(1980年摄)。 (图:新华社)

面对纷至沓来的极高荣誉,于敏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谦逊。在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同于敏会晤,称其是“中国的氢弹之父”时,于敏婉拒了这个称谓,他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核物理学家于敏(1985年摄)。(图:新华社)

于敏个人简介:

于敏,男,1926年8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他的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

和很多普通家庭一样,于敏的父母亲起早贪黑的工作,用着不多的工资来养家糊口,他们对于敏的并没有太多的教导。

而于敏年少的时候正是中国兵荒马乱之时,军阀混战接着日本又大举侵略中国。有一次,于敏差一点遭到一辆横冲直撞的日本军车碾压。

那时候,12岁的于敏深深的感受到了旧中国的落后和苦难。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于敏无不想象着自己能够有朝一日也能为国家崛起效力,建功立业。

 

 

(图:央视新闻)

终于不负众望,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但是由于父亲突然失业,正愁着学费该怎么办,还好在同窗好友的资助下,于敏才得以再次走进校门。

1945年8月6日,一颗从天而降的炸弹打在了广岛上,原子裂变的巨大火球就像是魔法世界的里的火海一样在广岛上空翻滚,所过之处灰飞烟灭。

全世界第一次见识了这种,能在极短时间内摧毁一座城市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力,这也给当时的于敏很大的震撼,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祖国积贫积弱。

正是因为这次的事情,于敏在1946年的时候,离开了工学院,转系到物理学院,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而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于敏的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张宗遂这样说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在一次代数考试中,由于试题极难,数学系的平均成绩竟然不足20分,而有一张成绩单几乎轰动了整个北大校园:于敏,100分!

1949年,于敏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在张宗遂、胡宁教授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毕业后,于敏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上世纪50年代,于敏在国内率先开展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在物理学报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

上世纪60年代起,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其中就有于敏日后挚友,两弹元勋邓稼先。

不过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当时于敏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从此隐姓埋名长达28年。

连于敏的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年轻的于敏夫妇(图:央视新闻)

他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九所副所长、所长、九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氢弹突破中,于敏组织领导攻关小组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带领科研队伍完成了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氢弹突破和武器化”工作,荣获198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小型化突破中,他领导突破了气态引爆弹(初级)原理和高比威力次级原理。作为小型化关键的气态引爆弹主要负责人,主持研究并解决了裂变材料的压紧、中子注入及其增殖规律、氘氚点火燃烧规律、轻重介质混合对聚变的影响、高能中子裂变反馈规律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提出了加大两个关键环节设计裕量的具体措施。气态引爆弹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奠定了可靠基础。作为第二完成人的“气态引爆弹装置的突破”工作,荣获198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中子弹突破中,作为主要领导人和参加者,提出了中子弹的设计指标,明确了中子弹探索的主攻方向,指出了某些关键技术问题和难点,研究了热核反应中等离子体过程,分析了中子弹的反应规律并归纳为三个阶段,提出了判断聚变点火裕量的主要判据和提高裕量的措施。作为第一完成人的“中子弹装置的突破”工作,荣获198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基础理论发展中,揭示了武器核反应内爆过程的运动规律,解决了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驰豫过程、辐射波与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等一系列基础问题。作为第四完成人的“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研究,荣获198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核武器发展战略中,与邓稼先提出了“加快核试验进程”建议。建议书提前规划了我国核试验的部署,使党中央做出果断决策,为我国争取了宝贵的10年核试验时间,为提升我国核武器水平、推动核武器装备部队并形成战斗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前瞻性作用。针对禁核试,提出了以精密实验室实验等几个方面支撑禁核试后武器研究的设想,该建议被采纳并演化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四大支柱,至今仍然是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上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国防高科技项目尤其是我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于敏是一位忠于祖国、无私奉献、文理兼修、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科学家,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绕组系数、绕组宽度、绕线绝缘厚度、所有绕组的厚度等。此外,漏感还会受到工作频率的影响,随着工作频率的增大,漏感也会增大。

关键字: 变压器 漏感 整流电路

线性电源(Linear power supply)是先将交流电经过变压器降低电压幅值,再经过整流电路整流后,得到脉冲直流电,后经滤波得到带有微小波纹电压的直流电压。要达到高精度的直流电压,必须经过稳压电路进行稳压。

关键字: 线性电源 稳压 波纹电压

MC33035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采用双极性模拟工艺制造,可在任何恶劣的工业环境条件下保证高品质和高稳定性。该控制器内含可用于正确整流时序的转子位置译码器。

关键字: 直流马达 控制电路 滤波器

可编程式直流电源是一种将控制电路、功率变换电路和开关稳压电路集成于一体的新型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功能强等特点。

关键字: 可编程电源 直流电源 功率变换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这些电子产品中,接口作为连接设备与外部设备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Type-C接口作为一种新型的接口标准,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了众多电子...

关键字: 电子产品 Type-C 接口

往复泵是一种重要的流体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冶金等领域。其工作原理基于活塞在泵缸内的往复运动,通过改变泵缸内的容积来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本文将详细阐述往复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参数以及应用领域,以...

关键字: 往复泵 泵缸 设备

液控单向阀,作为液压系统中的一种关键控制元件,在工程机械、冶金、化工、船舶等多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利用控制液体对主阀芯进行开启和关闭操作,从而实现对液流方向的精确控制。本文将详细阐述液控单向阀的工作原理,包括其...

关键字: 液控单向阀 液压系统 控制元件

场效应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简称FET)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各种电路中。它具有输入电阻高、噪声小、功耗低、动态范围大、易于集成、没有二次击穿现象、安全工作区域宽等优点...

关键字: 场效应管 半导体器件 电子设备

电子电路作为现代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子电路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需要进行及时的维修。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电路的维修方法,包括故障诊断、维修步骤、维修技...

关键字: 电子电路 现代电子设备 维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颜色传感器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TCS230作为一款高性能的颜色传感器,因其出色的性能和稳定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将详细阐述TCS230颜色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结构、功能特点以及颜色检测机...

关键字: 颜色传感器 TCS230 光电二极管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