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控制 > 电子设计自动化
[导读]摘要:本文以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 Library)的CsplitterWnd类别为基础,通过对单文档视窗的静态分裂原理进行分析,介绍混合静态分裂视窗的实现方法,并深入阐述子视窗的视图动态切换技术。 前言在许多视

摘要:本文以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 Library)的CsplitterWnd类别为基础,通过对单文档视窗的静态分裂原理进行分析,介绍混合静态分裂视窗的实现方法,并深入阐述子视窗的视图动态切换技术。

前言

在许多视窗应用软件中,通常要在屏幕上同时显示若干个子视窗,以显示同一个文档的不同部分,或者是在每个视窗中分别显示不同文档的内容。为了实现多视窗界面,可以采用MDI(Multiple Document Interface)的多文档模式进行处理,但是多文档的应用程序设计与维护相对于单文档的应用程序而言比较复杂。而且,如果要在屏幕上同时显示多个子视窗,通常要利用视窗重叠函数进行管理,每个子视窗的位置往往需要用鼠标人为设定,过多的人为干预降低了程序使用的效率。因此,如果能对单文档视窗做适当的分裂,无疑程序使用者将可以得到更易于操作的接口,数据的显示也更加直观和方便。本文通过对单文档视窗的静态分裂原理进行分析,实现上述要求。

二分裂视窗的类型

视窗的分裂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动态分裂,二是静态分裂。动态分裂可以让使用者通过拖曳分裂方块的使用,将视窗分裂。但是,动态分裂最多只可以将视窗分裂为2×2个子视窗,不能进行混合分裂视窗,所有子视窗的属性和父视窗都是一样的,而且子视窗的数据通常来源于同一处。而静态分裂,使用者除了可以调整子视窗的大小和进行混合分裂视窗外,最多可将视窗分裂为16×16个子视窗,每个子视窗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视图类(CView),各个子视窗显示的数据可以来自于不同的数据源。不论是要创建动态分裂视窗还是静态分裂视窗,都必须要利用MFC的CSplitterWnd类别来完成视窗的分裂。

混合静态分裂视窗的实现


混合分裂视窗是指在子视窗中进行视窗的再分裂。在MFC的框架下,混合分裂视窗必须完成三件工作:

⑴在视窗框架类别中定义CSplitterWnd控件为其属性(数据成员)。

⑵重载视窗框架类别中的OnCreateClient函数(CFrameWnd::OnCreateClient),建立静态分裂子视窗,为静态分裂子视窗填充视图。

⑶建立维持各子视窗同步更新的机制。

首先,利用MFC AppWizard生成一个单文档应用程序,在应用程序的CMainFrame类别中声明CSplitterWnd类别的数据成员。

其次,重载CMainFrame类别中的OnCreateClient(LPCREATESTRUCT,CCreateContext* pContext)函数。在该函数中利用CsplitterWnd类别的构造函数Create Static(CWnd *pParentWnd,int nRows,int nCols,DWORD dwstyle,UINT nID) 创建混合静态分裂子视窗,即在Create Static分裂出的子视窗中利用CsplitterWnd类别的控件再一次分裂视窗。

Create Static函数的参数含义为:

pParentWnd是准备建立静态分裂视窗的视窗框架控件的指针;

nRows和nCols是准备建立静态分裂视窗行数(nRows)与列数(nCols)

因此,创建的静态分裂子视窗个数为nRows × nCols个,这两个参数最小不得小于0,最大不可超过16;dwstyle是设定子视窗的形式;nID静态分裂的代号(ID),此代号预设为AFX_IDW_PANE_FIRST,若静态分裂视窗位于另一个分裂视窗内时,不可以使用默认值,可以利用CsplitterWnd类别的成员函数IdFromRowCol(int row,int col)获得。利用CsplitterWnd类别的成员函数Create View (int row,int col,CruntimeClass* pViewClass,SIZE sizeinit,CcreateContext* pContext) 为静态分裂子视窗填充视图,在将视图与子视窗关联时必须先完成子视窗的创建。

Create View函数的参数含义为:

row和col是指定准备建立View控件的子视窗,其指定的方式是以表示该子视窗所在的行列位置;

pViewClass是指定用于建立子视窗View控件的View类别,该类别需要被声明为Run-Time类别;

Sizeini是View控件的起始大小;pContext是一个指向记录应用程序所使用的视窗框架控件、Document控件,以及View控件之变量的指针,此参数在CMainFrame::OnCreateClient函数被调用时传入,再由该函数传递给此函数。

CsplitterWnd类别的成员函数SetColumnInfo(int col,int cxIdeal,int cxMin)和SetRowInfo(int row,int cyIdeal,cyMin)为设置子视窗的宽度和高度,参数cxIdeal和cxMin是指定子视窗的宽度和最小宽度,cyIdeal和cyMin是指定子视窗的高度和最小高度,在使用这两个函数调整子视窗的大小后还应该使用该类别的成员函数RecalLayout()重新调整视窗框架的布局。如果要设定视窗框架里的活动子视窗,可以通过CsplitterWnd类别的成员函数SetActivePane(int row,int col,CWnd* pWnd=NULL)来完成,该函数指定子视窗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指出子视窗所在的行列,二是传入指向该子视窗的控件指针。

最后,将视窗分裂成多个子视窗后,整个视窗程序中将存在多个View控件。当在其中一个View控件执行更新操作时,如何让其它View控件同步更新数据?可以通过文档类别(CDocument)的UpdateAllViews(CView* pSender,LPARAM lHint,CObject* pHint)成员函数的调用,再由该函数分别调用目前存在于视窗程序中各View控件的On Update函数来完成数据的同步更新。

UpdateAllViews函数的参数含义为:

pSender是指向引发更新操作的View控件指针,如果传入NULL表示所有视图都要执行更新操作;

lHint是用于传送更新视图时,需要传送的额外信息参数;

pHint是指向记录更新视图所需额外信息的控件。在调用该函数时,将View控件的指针传入的目的是要告诉该函数该子视图已经完成数据更新,该函数不需要再调用该子视图的On Update进行数据更新。

子视图的动态切换

在多视图应用程序中,可以通过改变CCreateContext对象的值,来创建更加灵活的视图,实现多视图的动态切换。CCreateContext是MFC框架所使用的一种数据结构,它将构成文档/视图结构的组件联系起来。这个结构包括指向文档的指针、视窗框架的指针、视图的指针以及文档模板的指针,它还包含一个指向CRuntimeClass结构的指针,以指明所创建的视图的类型。

其数据成员如下:

m_pNewViewClass是指向创建上下文的视图的CRuntimeClass结构的指针;

m_pNewDocTemplate是指向与视窗框架的创建相联系的文档模板的指针;

m_pCurrentDoc是指向文档对象的指针,以和新视图联系起来;

m_pLastView是指向已存在的视图的指针,它是新产生的视图的模型;

m_pCurrentFrame是指向已存在的视窗框架的指针,它是新产生的视窗框架的模型。

此外,任何一个从CObject类别继承而来的子类别,在使用宏DECLARE_DYNAMIC、DECLARE_DYNCREATE、DECLARE_SERIAL三个中的任意一个时都会产生一个CRuntimeClass结构的静态对象,RUNTIME_CLASS返回的就是这个对象的指针,这个对象包含了其基类和本身在运行时刻的信息。

在单文档静态分裂视窗的应用程序中,利用CsplitterWnd类别的成员函数Delete View(int row,int col)可以删除子视窗的原有视图,然后再通过该类别的成员函数Create View为子视窗创建新的视图。但是,创建新视图前必须初始化创建上下文相关指针,即对CCreateContext结构赋值。值得注意的是,使用Create View函数创建的新视图不能自动调用视图类别的成员函数OnInitialUpdate和自动显示并且激活新视图,需要人工调用OnInitialUpdate函数和ShowWindow(SW_SHOW) 函数,这些函数的调用都可以通过CsplitterWnd类别的成员函数Get Pane(int row,int col)获得新视图的指针来完成。

结束语

在MFC的框架下,混合分裂视窗有多种编程方法,本文只是从CsplitterWnd类别的角度去分析混合静态分裂视窗的实现方法,希望能给读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来源:ks990次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