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D为日立安斯泰莫新款立体前视摄像头提供支持

    (全球TMT2023年9月7日讯)AMD(超威)宣布,移动出行方案供应商日立安斯泰莫(Hitachi Astemo)已选择AMD自适应计算技术为其新款立体前视摄像头提供支持,用于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自动紧急制动,以提升视觉功能并助力增强下一代汽车的安全性。AMD汽车车规级Zynq UltraScale+多处理器片上系统(MPSoC)能在摄像头端提供立体与单目图像处理,使其能够检测超过120度目标范围的物体,该角度比上一代摄像头宽3倍,进而提高了整体安全性。 AMD 为日立安斯泰莫下一代前视摄像头系统提供支持 摄像头系统是车辆自动驾驶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视摄像头在这些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使车辆能够可靠地检测目标和行人。由AMD提供支持的日立安斯泰莫系统将立体摄像头图像处理算法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从而提供了目标检测功能,并实现了基于视频的驾驶员辅助系统。

    产业新闻 AMD 摄像头 日立 汽车

  • 思享无限300万美元投资迪拜元宇宙公司DVCC

    (全球TMT2023年9月7日讯)思享无限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将以300万美元投资DVCC TECHNOLOGY L.L.C(DVCC),以获取其30%股权。这一重要举措标志着思享无限从移动娱乐向元宇宙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意味着其全球化战略从充满活力的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开始。 DVCC总部位于迪拜,是一家元宇宙科技公司,所运营的“Dubai Verse Cup”开创性地将线下赛马活动元宇宙化。该产品得益于与迪拜赛马俱乐部的独家合作伙伴关系。业内人士预计,“Dubai Verse Cup”将把线下赛马活动转变为元宇宙现象级产品,重新定义娱乐范式,引发全球用户共鸣。

    产业新闻 AI RS SE DVCC

  • 思享无限第二季度调整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1.3%

    (全球TMT2023年9月7日讯)思享无限控股有限公司公布其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2023财年第二季度暨上半年财务业绩。2023年第二季度,营收为人民币3.632亿元(约5,01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营收为人民币5.065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470万元(约1,17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的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770万元,同比增长25.2%。调整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680万元(约1,20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调整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150万元,同比增长41.3%。付费用户总数为210,673人,而2022财年同期为268,722人。 2023年上半年,营收为人民币6.674亿元(约9,20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营收为人民币9.700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160万元(约1,12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的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509亿元。调整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200万元(约1,27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调整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392亿元。

    产业新闻 MT

  • 软通动力协同战略生态伙伴提供数字化创新服务

    (全球TMT2023年9月6日讯)8月31号,由软通动力主办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在西部重镇重庆落幕,大会分论坛“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同期举办。来自东方电机、西南油气田、宇海精密、能特等客户精英和华为、百度、研华科技、索为、寄云科技、精工智能、德风科技等生态伙伴的行业专家们,与会嘉宾分享技术创新应用、制造企业数字化实践,以及制造业数字化创投趋势等,并在圆桌环节对制造业目前面临的转型挑战、数字化实现路径、产业链升级赋能等话题展开探讨。 李向前致开场词 软通动力高级副总裁、工业互联网业务总裁兼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李向前对当前制造业数字化升级的迫切需求做了展望,并进一步阐述了软通动力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合作策略,表达了软通动力以工业互联网作为企业数字化创新核心方向,打造工业互联网端到端服务能力的坚定决心。通过本次论坛的举办,为西南地区制造企业相互交流学习、探索数字化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高质量平台,彰显了软通动力协同战略生态伙伴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创新服务的能力。

    产业新闻 华为 电机 数字化 工业互联网

  • 英特尔参加服贸会宣布多项新合作

    (全球TMT2023年9月6日讯)2023年9月2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行。英特尔在展台设置了“推进摩尔定律”、“促进数字化转型”、“构建可持续美好未来”和“推动AI普及化”四大区域,展示了在人工智能、PC、数据中心和智能零售等领域的多项技术和解决方案,以及最新出炉的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的获奖成果。 英特尔在服贸会现场宣布多项新合作,包括:英特尔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宣布签署技术商务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投入资源,从事内容与科技的联合研究及相关的商业化部署。英特尔与ZStack发布《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赋能ZStack Cloud解决方案》白皮书。英特尔与星环科技共同推出TxData第四代产品。 服贸会现场,英特尔展示了一系列进展。例如,英特尔正在稳步推进四年五个制程节点路线,致力于在2025年重新获得晶体管的每瓦性能水平领先地位;英特尔首个EUV节点Intel 4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将随着英特尔新一代酷睿处理器于2023年下半年推出,并开始提升量产。此外,Intel 3、Intel 20A和Intel 18A正按计划推进中。 近日,英特尔还披露了兼具卓越性能和高效架构的未来一代至强处理器的最新进展。代号为Emerald Rapids的第五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已向客户提供样品,并计划于2023年第四季度发布。代号为Sierra Forest的能效核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计划将于2024年上半年交付,而代号为Granite Rapids的性能核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也将紧随其后。

    产业新闻 Intel 英特尔 RAPID ZSTACK

  • 西门子医疗扩建德国鲁多尔施塔特生产基地,用于生产瓦里安放疗设备核心部件

    将建设一座放射治疗设备零部件制造工厂 新工厂预计2024年中期正式投产 投资约2500万欧元展现对鲁多尔施塔特工厂的坚定承诺 埃尔朗根2023年9月7日 /美通社/ -- 近日,西门子医疗宣布扩建其位于德国鲁多尔施塔特(Rudolstadt)的生产基地。到2024年中期,该基地将建成一座新的生产大楼。新的生产大楼将生产西门子医疗瓦里安癌症放疗设备辐射源所需的电子加速器。该大楼还将扩建液态金属滑动轴承的生产线,这是高端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血管造影系统的核心技术。西门子医疗投资约2500万欧元建设这座占地2100平方米的制造工厂。新建筑将以碳中和的方式建造,并以可持续的方式运营。西门子医疗首席技术官、鲁多施塔特基地技术负责人Peter Schardt先生表示:“此次扩建表明了西门子医疗对鲁多尔施塔特基地和整个地区的坚定承诺。我们希望在这里继续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继续成为有吸引力的雇主。” 为了满足对瓦里安放射治疗设备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西门子医疗需要在美国帕洛阿尔托(Palo Alto)之外建立第二个放疗设备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在鲁多尔施塔特,西门子医疗拥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并已开始生产此类部件。在鲁多尔施塔特生产的电子加速器零部件将用于瓦里安Halcyon和TrueBeam放疗系统,其中部分系统将在德国的凯姆纳特(Kemnath)工厂制造。 使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放射治疗是现代癌症治疗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目前在全球应用于一半以上的癌症治疗。直线加速器可用于门诊和院内病人的肿瘤定向治疗。 西门子医疗鲁多尔施塔特工厂成立于1919年。如今,约有270名员工在鲁多尔施塔特工厂开发和生产用于医疗和工业用途的真空组件、X射线管和组件。这些组件用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系统或乳腺 X 线摄影设备。该工厂还是工业电子直线加速器系统的制造中心,该系统主要用于无损材料测试和扫描,以检查集装箱、卡车和火车车厢内的物品。 关于西门子医疗 位于德国埃尔朗根的西门子医疗(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代码:SHL)是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致力于不断开发产品和服务组合,包括在新一代医疗技术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和数字化产品。这些新应用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体外诊断、影像引导的治疗、体内诊断和新型癌症诊疗等领域的基础。同时,西门子医疗提供广泛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助力医疗服务提供者提升能力,为患者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2022财年(截至2022年9月30日),西门子医疗的总营收为217亿欧元,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约69,500名员工。 创新境,为每一个生命!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西门子医疗官方网站:www.siemens-healthineers.com

    产业新闻 西门子 零部件 计算机 组件

  • 云客工作手机:让销售管理从此不再是黑匣子

    如何打造无往不胜的销售铁军? 北京2023年9月7日 /美通社/ --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备工具,尤其是对于各行业的销售人员而言,手机更是他们与客户沟通、跟进、成交的重要媒介。然而,大多数销售人员都是使用私人手机与客户进行沟通,这就给企业带来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比如,使用私人手机就无法掌握销售与客户沟通的真实过程,就算销售业绩差,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使得销售团队难管;其次,私人手机有可能导致企业自身信息的不安全性,比如由于客户信息泄露,造成销售私单、飞单,或离职直接带走客户的情况时有发生;再比如,私人手机不具备客户管理等功能,销售在跟进客户过程中,没有办法很好的记录客户信息,也导致了企业后续无法实现对客户批量化的管理与追踪,使得客户服务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市场上也已经有了成熟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工作手机替代私人手机的方式来管理销售过程。云客,一家从2015年就开始研发工作手机,并在8年里服务了5000余家客户,其工作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工作手机确实针对以上提到的难题有了很好的解决,这得益于云客与手机厂商的深度合作,在底层研发打通,实现了对销售行为和数据的有效管理和保护。现今云客工作手机已与多个手机品牌达成合作,提供多款适配机型。下面总结了云客工作手机的优势,也希望为想要提升销售管理效率的企业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真实记录销售过程,高效管理销售行为 在使用云客工作手机时,无需手动录入信息,工作手机会自动对销售人员的设备、通话、短信、微信、企微、QQ等全方位统一存档与管理,并形成客户时间轴。管理者可以随时查看和监控销售人员的电话通话、短信数据和微信聊天内容,提升销售整体水平和沟通效率。 保护客户资源安全,防止企业商机流失 云客工作手机会将所有的客户数据都存储在云端,当销售人员离职或者丢失手机时,管理者可以一键解绑数据,并将其分配给其他销售人员跟进。同时,云客工作手机还可以在销售拨打客户电话时进行脱敏,在添加个人微信的时候也会进行遮蔽,防止客户隐私泄露和走私单飞单等行为。 监控敏感行为,规范销售动作 为了规范销售动作,保证服务质量,云客工作手机会对员工的敏感操作进行留痕,如发生删除客户、发红包、拉黑客户、转账等操作,或当销售与客户沟通时,出现辱骂客户,夸大承诺等行为,系统也会进行及时提醒、及时阻断。 软硬件深度管控,管理工作状态 云客工作手机具备设备管理功能,可以批量预装软件,定义软件黑白名单,避免销售在工作时间使用抖音、游戏等娱乐软件“摸鱼”;另外,对于高机密企业,云客手机具备深度硬件管控能力,如:禁止开启摄像头、禁止使用截屏,禁止蓝牙、禁止网络操作等,管控员工行为状态,避免员工泄漏企业数据。 复制销冠成单技巧,识别企业优秀员工 云客工作手机可以通过对通话录音及微信/企业微信内容分析,发现优秀话术,提示沟通技巧和质检建议。同时,系统还可以展现客户跟进的全过程,分析学习销冠跟进模式,提升团队整体战斗力。 数据统计管理,科学决策依据 云客工作手机可以通过对话务、微信、好友、敏感词等多维数据进行可视化报表展示,将销售工作量化,并结合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和驱动决策。同时,云客工作手机还可以对接企业系统,如 CRM、ERP、OA、CDP等,实现数据打通和信息整合。 综上所述,工作手机相对于私人手机,是一种升级与蜕变,对数据的留存及对设备的强大管理能力,让销售沟通过程可以被管理、提升。同时,云客工作手机还具备自动添加好友、自动群发,自动分享营销素材、接入ChatGPT等小的功能,这不但大大解放了销售时间,避免重复的工作量,还能帮助销售判断客户意愿度、生成销售话术、给出优化的客户跟进建议等,这些小的设计颇为讨喜。 总之,云客工作手机是一款非常适合销售人员使用的工作手机,它能够帮助企业解决一些销售管理的难题,对提升销售管理效果有一定帮助。

    产业新闻 软件 微信 手机 CRM

  • 高通联合亚马逊云科技展开长期合作创新,共同推动软件定义出行的未来

    领先的芯片提供商和云服务提供商达成合作,携手开发简化汽车软件开发流程的技术 合作双方的一流实践经验将有助于打破技术孤岛,加快未来软件定义汽车的普惠发展 北京——2023年9月7日,在近日举行的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上,高通技术公司与亚马逊云科技共同宣布,双方将携手致力于汽车行业的长期创新。随着软件定义功能的快速普及、数据呈指数级增长,以及终端客户希望更快地将新功能推向市场,亚马逊云科技和高通技术公司将结合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提供全面的开发基础设施和工具,加速自动驾驶和软件定义汽车的转型。 “作为汽车技术创新的领导者,高通技术公司深知,结合领先的云计算和硬件技术提供最高级别性能和安全标准的高度可扩展解决方案,对于全球汽车制造商来说至关重要。”高通技术公司汽车与云计算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Nakul Duggal表示,“高通Cloud® AI100解决方案和Snapdragon Ride平台正在为领先的汽车制造商提供创新动力。亚马逊云科技丰富的云服务和功能为汽车行业转型提供新的可能性。通过与亚马逊云科技的技术合作,我们将分享最佳实践,并实现在汽车行业协同创新的愿景。” 为了提升汽车行业车用软件开发的整体水平,亚马逊云科技和高通技术公司正在努力帮助汽车制造商探索及尝试云技术,并将其集成到开发流程中。例如,高通技术公司的Arriver软件堆栈为汽车的计算机视觉系统提供了支持,用于实现自动制动和车道辅助等高级安全功能。通过这一软件堆栈,开发人员可以利用云计算来模拟、测试、验证新的功能和特性,然后再进行更传统的硬件测试。这有助于加速开发流程,帮助软件工程师更快地交付可行的产品。 宝马集团等高端豪华汽车制造商已与高通技术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开放性和模块化的Snapdragon Ride™平台的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该系统采用集成的Ride Vision软件堆栈,为车辆提供360度的感知能力。基于与亚马逊云科技和高通技术公司的合作,宝马集团的工程师可以在集成的端到端自动驾驶开发平台中获得领先的硬件、视觉软件和云计算能力。 凭借超过20年的汽车行业经验,高通技术公司不断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支持汽车行业的持续转型,推动车联网、自动驾驶和电气化的发展。亚马逊云科技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高性能计算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双方将共同探索,并将洞见融入未来的汽车行业解决方案中,进而改变汽车的设计、营销和驾驶方式。 “在汽车行业,软件定义开发日益普及,这要求汽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和汽车开发商做出更多努力,寻找加速汽车设计过程的新方法。”亚马逊云科技汽车与制造行业总经理Wendy Bauer表示,“我们互相学习,共同助力宝马等更多客户实现愿景,相信能够让汽车行业在未来收益良多。我们将持续与客户、合作伙伴共同发现机遇,并将其转化为重塑出行未来的实际行动。”

    产业新闻 亚马逊 汽车行业 软件定义 高通

  • 协鑫集团总裁朱钰峰:新型储能强,则新型电力系统强

    太原2023年9月7日 /美通社/ -- 9月6日,以"智慧能源 绿色共赢"为主题的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在山西太原举办。作为本届太原论坛的高峰论坛之一,"2023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邀请政府部门、院士专家学者及知名企业家等齐聚一堂,围绕新型储能与数字能源共议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之路,推动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中电联副理事长、协鑫集团总裁兼协鑫能科董事长(002015.SZ)朱钰峰受邀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以《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演讲。 朱钰峰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关键,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是关键。储能作为能量"搬运工",新能源"稳定器",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向电力系统输送电力,完美地补上了新能源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等短板,解决了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大规模接入新型电力系统的相关问题,实现电力供需平衡,电网动态平衡。实践表明,储能兴,则新能源兴,新型储能强,则新型电力系统强。新型储能强势崛起新赛道,成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在此背景下,随着储能技术以及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双重提升,新型储能步入高速度发展的新通道,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超过17.33GW,上半年新投运的整体规模约8.63GW,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预计2023年全年,新增装机将达到15-20GW。此外,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从去年到现在,虽然行业都在讲,储能已进入大规模爆发的元年,但实际上储能产业离规模化发展还有一段距离,存在多项制约因素。 朱钰峰认为,技术领先性、安全稳定性、经济适用性是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核心,并且科技垂直贯穿于材料、制造与应用三大环节,推动储能全产业链迭代升级。 以协鑫集团在锂储能领域的实践为例,依托33年来在以新能源为主的综合能源领域形成的积淀,协鑫已构筑从上游锂矿资源、正负极材料,中游电芯制造、电池簇、PACK、BMS/PCS系统,到下游多元场景的储能电站等一体化产业链。  "我个人认为,新型储能产业当前正在走的路,正是中国光伏行业前几年走过的路。热度虽然是好事,但理性更重要。储能产业现在正是埋头下功夫,淡化概念,摒弃浮躁,一门心思搞研发,专心致志强科技的时候,唯有如此,储能产业方能在高质量发展中行稳致远。" 朱钰峰说。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源网荷"对于"储"的要求各有不同,源端需要储能解决高比例新能源广泛接入的问题,网端需要储能实现资源安全高效灵活配置,荷端需要储能保障多元负荷需求充分满足。需求对应场景,场景派生模型。 朱钰峰表示,场景即阵地,场景即舞台,新型储能的"场景革命",催生了储能百花齐放的新未来。在数字能源的带动下,新型储能与电力、算力的耦合,是储能赋能新型电力系统的一次重大飞跃。借助能源AI大模型、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接入虚拟电厂,在电力低成本、非用电高峰时段充电,在用电高峰时期将电力返销给电网,实现最普惠的经济价值和用电自由。 今年8月27日,协鑫集团打造的全国首家能源AI中心在苏州正式面世,以电力+储能+算力三位一体的模式,助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在移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协鑫整合自身的钙钛矿、高效储能、"一秒一公里"超级快充、算力等技术,正在推出光储充算一体化能源站。在移动储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协鑫也在深度挖掘电动汽车的储能属性,通过储能IP、V2G与有序充电技术,让电动汽车变成可控的分布式储能的载体。 朱钰峰认为,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新型电力系统为新型储能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型储能也将走向绿色中国、乡村振兴、智慧交通、零碳工业等每一个场景,重塑电力系统"多端互动、超级融合"的物理形态,并且在未来三十多年,储能产业都将大有可为。  

    产业新闻 电网 新能源 电力系统 BSP

  •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因美纳公卫教育奖学金首批颁发

     上海2023年9月7日 /美通社/ --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因美纳公共卫生教育奖学金”项目(下称,“公共卫生教育奖学金”)完成首批奖学金颁发。该项目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下称,“国合中心”),与赠与亚洲合作开展的公益性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项目,因美纳基金会作为实际资助方给予项目有力的经费保障。项目于2022年正式设立,旨在响应“十四五”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号召,以高规格和高标准的设计,积极推动和支持我国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经过学校选拔、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专家综合评定,超百名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五所高校的优秀学子荣获嘉奖。 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是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一环,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十四五”以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成立,加速驱动着中国现代化疾控体系改革。其中,能力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为支撑疾控体系改革的重要支柱。人才培养作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关键环节,当下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突破学科边界,推动科研与实践相结合,促进院校、机构、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建共享,成为加强公卫人才建设的关键。 首届公共卫生教育奖学金共评选出来自5所高校的136名优秀学生获奖者。其中本科生占比44.9%,硕士生占比36.7%,博士生占比18.4%,涉及公共卫生领域13个专业,包括预防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公共卫生、社会医学、护理、临床、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公共事业管理、全球卫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病原与传染病防控、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营养与食品卫生等。未来,本项目将通过五年期的奖学金激励计划,预计支持超700名高校学子。 公共卫生教育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代表、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肖渊表示:“奖学金评颁工作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评选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品学兼优的未来人才,也欣喜地看到高校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高层次公共卫生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做出的积极的努力。通过奖学金颁发和荣誉评选过程,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地激励广大学子,发挥榜样育人的作用,也进一步发挥奖学金工作对公卫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因美纳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的指导下,推动公共卫生教育奖学金的设立。因美纳始终坚定‘基因向善’的初心,根植于中国市场,回馈于本地社群。我们将持续不断地引进创新技术,加大社会公益投入,为切实改善公众健康水平而不懈努力。” 在“以基因的力量改善人类健康”的使命驱动下,因美纳始终以技术创新、联合全球力量和慈善投入助力全球公共卫生防控。自成立以来,因美纳不断驱动测序技术的革新,为疾病预警、监测、治疗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在精准医学的时代背景下,因美纳通过推出创新应用和AI算法,助力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深入破解疾病难题。在全球合作和社会公益领域,因美纳携手国际机构参与非洲病原体基因组计划,共同推动全球层面的病原体基因组网络建设,形成公共卫生预警系统,改善全球健康危机。此外,因美纳亦将持续赋能中国本土基因组学产业生态圈,在创新孵化、教育公益等领域持续投入,持续发挥基因组学的力量。

    产业新闻 网络建设 组网 控制 BSP

  • 欧健与海德堡大学革新唐氏综合症研究

    进入神经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研究领域 德国海德堡2023年9月6日 /美通社/ -- 欧健生物医疗集团(European Wellness Biomedical Group,以下简称"欧健集团")通过其子公司欧洲健康学院(以下简称"EWA")和Baden R&D Laboratories(以下简称"Baden"),与海德堡Institute of Anatomy and Cell Biology(解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合作,对唐氏综合症(DS)独特的神经解剖学和神经心理学有了新的认识。这些研究有望在制定个性化康复策略和护理计划方面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在发表于《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doi: 10.1002/brb3.3186)的一项重要研究中,研究人员Osama Hamadelseed博士;拿督斯里Mike Chan博士、教授;拿督斯里Michelle Wong教授、教授;以及Thomas Skutella教授综合了1977年到2022年间的84项研究数据。他们的研究结果对传统观点,即"将DS视为同质群体",提出了挑战,揭示了与语言和记忆缺陷相关的独特神经解剖变化,强调了采取量身定制护理方法的必要性。 海德堡大学神经解剖学系主任Thomas Skutella博士/教授评论说:"对神经解剖标志和认知技能进行个性化评估,对于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至关重要。" 发表在《Brain and Behavior》(doi: 10.1002/brb3.3186)上的第二项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和心理评估深入研究了认知能力与大脑体积变化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突显了DS患者的认知功能、语言技能和脑容量变化之间的联系,为早期干预和康复管理提供了启示。 Osama Hamadelseed博士说:"这种见解可以推动早期干预策略,有助于设计有效的康复管理方案。" 这些研究标志着我们在理解DS和相关神经发育障碍方面取得了重大飞跃,有可能重新定义DS患者的护理策略,开创个性化支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时代。 EWBG因其在干细胞治疗、免疫调节、生物再生医学等方面的创新而享誉全球,目前正与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欧洲科学研究的堡垒--海德堡大学--密切合作,开展多个联合研究项目,包括自闭症、全面发育迟缓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EWBG主席兼科学家、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BWA)参议员拿督斯里Mike Chan教授重申,他将继续努力通过生物再生医学领域的战略性国际合作,来创造可持续增长。

    产业新闻 新唐 AD OS AN

  • 伟创力发布《2023可持续发展报告》

    上海2023年9月7日 /美通社/ -- 伟创力(纳斯达克:FLEX)今天发布了其《2023可持续发展报告》,重点介绍了公司2022年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活动、表现和结果。该报告揭示了伟创力在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包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投资当地社区、推进安全、包容和尊重的工作场所、推动负责任的道德商业实践,并与客户和供应商合作,加速打造更可持续的价值链。 该报告根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标准编写,完整内容参见官网链接: https://FLEX.com/download/2023-sustainability-report 伟创力集团市场、传播和可持续发展高级副总裁Kyra Whitten表示:“公司在实现长期承诺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印证了我们170,000名员工持之以恒的奉献和贡献,以及我们与供应商和客户的良好合作。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持续的旅程,我们将继续采用可持续、负责任的生产实践,为客户打造卓越的产品,为利益相关方提供价值,并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助力更广泛的环境和社会目标的实现,造福当代及子孙后代。” 2022年可持续发展成就 绝对范围1和2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19基准年[1]减少27% 100%的主要厂区/办公室[2]与当地非政府组织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安全事故率同比下降17% 情绪和心理健康计划覆盖100%的员工 35%的首选供应商和64%的指定客户[3]分别制定了温室气体减排和基于科学的目标 发布首份与气候相关的财务披露工作(TCFD)报告,分享公司与气候相关的财务披露工作在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等关键领域所采用的方法 2022年,伟创力因其在可持续发展及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领先地位和业绩而获得多项表彰和认可,包括凭借其2030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承诺而获得的“制造业领导者奖”、因其减少供应商温室气体排放计划而获得的“商业智能集团年度倡议奖”,以及思科的“卓越可持续发展奖”等。此外,公司连续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入选“CDP供应商参与度领袖榜”和水安全A类名单,并连续第四年入选标准普尔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 关于伟创力 伟创力是众多企业优选的制造合作伙伴,致力于为客户设计和制造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多元产品。通过遍布全球30个国家的人才团队,以及我们可靠和可持续的运营管理,伟创力为各个行业和终端市场提供创新技术、供应链和制造解决方案。更多信息,欢迎访问cn.flex.com,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伟创力Flex(FlexChina)。 [1]目标边界包括生物能源原料的生物排放和清除。绝对范围1和2基于市场的排放量。 [2]拥有1,000名或以上员工的厂区/办公室。 [3]伟创力承诺,到2025年,其70%的客户,涵盖外购商品和服务、租赁资产以及售出产品的使用,将制定基于科学的目标。

    产业新闻 可持续发展 伟创力 COM FLEX

  • APE亚洲光电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深圳成功举行

    深圳2023年9月6日 /美通社/ -- 9月6日下午,亚洲光电博览会(APE 2024)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CIOE中国光博会同期)成功举办。来自光电行业的数百家企业代表、行业协会、学会以及科研院所嘉宾和媒体记者受邀出席发布会。此次新闻发布会的成功举办有助于企业进一步了解APE亚洲光电博览会的整体情况以及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光电[1]市场的发展,为企业开拓新市场提供助力。 APE亚洲光电博览会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先生受邀出席发布会并致欢迎词。作为光电相关研发、产业、应用在中国成长和壮大的见证人,曹部长认为亚洲市场对光电产业的研发、生产及应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新加坡作为亚洲地区的贸易与商业中心,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亚洲光电博览会的理想举办地点。曹部长表示:“我也曾作为科学家及中国政府代表团的成员访问过新加坡几次,在此,我希望新加坡可以对亚洲光电博览会给予更多的支持,希望中国无论是研发、生产尤其是企业界的同行们,可以勇敢的走出去,跟世界交流。 最后,祝愿第一届亚洲光电博览会能够圆满成功,一届比一届办的更好。” 作为亚洲地区极具规模及影响力的全光电产业综合性展会,APE亚洲光电博览会获得了新加坡旅游局(STB)的支持。新加坡旅游局副局长叶锦祥先生表示:“新加坡非常荣幸能够成为2024年首届‘APE亚洲光电博览会’的举办地,这既体现了业界将新加坡作为商业活动首选目的地的信心,也肯定了新加坡作为全球与亚洲之间MICE和商务活动重要节点的地位。我们期待着在不远的未来,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家和具有前瞻性的行业合作伙伴能够齐聚狮城,在快速发展的光电领域建立联系、合作,并共同探索新的商业机会。” 在展览介绍环节,亚洲光电博览会秘书长杨耕硕先生向与会嘉宾全面介绍了APE项目的整体概况,包含展会的展览面积、展示范围、观众领域、合作机构以及学术及产业高峰论坛、科研院所、研发中心参观等同期活动。杨秘书长表示:”亚洲光电博览会将致力于赋能光电产业及应用领域,为亚洲乃至全球企业搭建高品质的沟通、交流及学习平台,促进光电行业上下游的深度交流及商业合作,为企业快速拓展新市场,新商机提供最佳助力。“ 作为APE的支持协会,新加坡LUX光电产业联盟主席Tjin Swee Chuan教授和欧洲光电产业协会(EPIC)总干事Carlos Lee先生受邀出席发布会并发言。Tjin Swee Chuan教授在发言中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Informa合作,于2024年在新加坡举办亚洲光电博览会(APE)。APE将汇聚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和潜在买家,在亚洲打造一个国际性光电行业知识交流与商贸洽谈平台,为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搭建新商机提供助力。” 而EPIC总干事Carlos Lee先生则发表了主题为全球合作促进科技进步的演讲,他表示:“光电技术是一项关键的使能技术,它的进步取决于大家的共同努力。APE将汇聚来自亚洲、欧洲等世界各国的企业,通过商业合作进一步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 在随后的媒体问答环节,媒体记者就APE办展地址选择、新加坡旅游局支持APE办展的原因、新加坡光电行业的发展情况、欧洲对中国及亚洲光电行业发展的看法、以及中国企业海外市场拓展等话题与APE组委会和嘉宾进行了互动。 亚洲光电博览会杨耕硕秘书长在回答APE办展地址的选择中表示:”新加坡作为亚洲地区的贸易与商业中心,凝聚了东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甚至于全世界的资源。同时,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新加坡交通便利,政府对会展行业的有利支持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对于举办展会都是非常强有力的优势。我们认为在新加坡办展,能够将一个展做到全球化,是做到全球产业化的途径。” 在答记者问中,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处长卓雪莉女士表示:“中国是新加坡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即便在疫情期间,也有很多商务活动的交流。因此,我们很高兴首届APE亚洲光电博览会选择在新加坡举办。” 新加坡LUX光电产业联盟主席陈瑞强教授在回答记者提问新加坡光电行业的发展情况中表示:“新加坡政府对光电产业的发展非常支持,多年来一直在投入大量的政府拨款。作为LUX光电产业联盟的主席,我也很重视实现IP以及研发成果的产业化。我们现在正在将企业和研发机构团结起来,一起来解决光电行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推广我们的研发成果产业化。” APE亚洲光电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关于APE亚洲光电博览会 由全球知名的展会主办机构Informa Markets (英富曼集团)主办的亚洲光电博览会(APE 2024)将于2024年3月6-8日在新加坡金沙会议展览中心举办,聚焦亚洲光电行业最新前沿创新科技及新兴应用市场,促进光电行业上下游的深度交流及商业合作。展会将覆盖信息通信、光学、激光、红外、传感、显示等产品,面向光通信/ 信息处理及存储、消费电子、先进制造、监控/安防、半导体加工、能源、传感及测试测量、照明显示、医疗等九大应用领域展示前沿的光电创新技术及综合解决方案,是行业人士寻找新技术新产品、了解市场先机的一站式商贸、技术及交流平台。预计展示规模达15,000㎡,将吸引超400家企业参展,观众数量超5,000名。展会期间还有针对未来趋势、前沿技术、行业热点及创新性应用场景的高峰论坛,科研院所、研发中心、公司参观等专属参观活动,以及一对一采购对接会等活动同期举行。 更多详情请访问:https://www.asiaphotonicsexpo.com/lxwm [1] 光电:根据美国光电产业发展协会(OIDA)的定义,光电(Optoelectronics)是指光子学和电子学的交集领域,这个交集产生的技术就是光电技术。光电技术广泛应用于信息通信、精密光学、传感、红外、激光、显示等领域。  

    产业新闻 传感 光电 新加坡 光电技术

  • XREAL Air 2系列AR眼镜获TÜV莱茵色准、眼舒适等四项认证

    上海2023年9月6日 /美通社/ -- 9月6日,XREAL举行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最新AR眼镜XREAL Air 2和Air 2 Pro。这两款产品已获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颁发AR产品色准认证、眼舒适认证、低蓝光认证以及无频闪认证四项证书,彰显了XREAL Air 2系列在健康护眼和使用体验方面的出色表现。 XREAL Air 2系列AR眼镜获TÜV莱茵色准、眼舒适、低蓝光、无频闪四项认证 AR眼镜可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虚拟和现实世界融合体验。近年来,随着AR技术的快速演进和产业链日趋成熟,AR眼镜已经广泛应用于影音娱乐、游戏、医疗、工业设计等多个领域。 AR眼镜是一种近眼显示技术,需要更好地控制高能可见蓝光辐射占比以及低亮度场景的屏幕闪烁,减轻使用过程中的视疲劳。同时还要特别注重佩戴的舒适性,不仅光学系统要为双眼提供精确而稳定的图像内容,佩戴方式也要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缓解用户长时间佩戴的不适感。TÜV莱茵针对XREAL Air 2和Air 2 Pro AR眼镜的蓝光、频闪、佩戴舒适性等方面进行了主观和客观分析,结果显示其符合低蓝光、无频闪和AR眼部舒适度认证要求。 此外,随着AR眼镜的应用场景逐渐丰富,用户对于显示内容的色彩准确性追求越来越高。根据TÜV莱茵色准认证要求,XREAL Air 2和Air 2 Pro在暗室条件下实现了sRGB色域125色的平均色准∆E2000<3,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表明该系列AR眼镜能真实地呈现色彩,为用户带来更加逼真的沉浸体验。与此同时,TÜV莱茵对XREAL的产线校正程序进行了严格审核,每台眼镜在出厂前都经过了一致的色彩校准,确保量产质量的一致性。 XREAL创始人兼CEO徐驰表示:“XREAL和TÜV莱茵是各自专业领域的开拓者和创新者,针对新兴的XR设备市场,我们期待共同探索出一套高标准的认证体系,以推动XR产品体验规范化、清晰化,从而为消费者带来更出色的产品。TÜV莱茵向来以严谨高质量的测试认证服务著称,继去年XREAL Air成为全球首款获得TÜV莱茵眼舒适认证的AR产品,此次XREAL Air 2系列再度领先XR业界,首次获得TÜV莱茵色准认证,源于我们对产品显示质量和眼舒适方面的不懈努力。未来XREAL将持续精进显示性能,坚持打造专业、健康、舒适的AR终端产品。” TÜV莱茵大中华区电子电气产品服务副总裁杨佳劼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XREAL在AR眼镜显示技术的视觉健康与使用体验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色彩校准方面,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保证量产产品有一致的色彩还原能力而增加了产品逐台校验程序,这对生产效率至上的现代化数码产业是极大的考验。XREAL Air 2和Air 2 Pro的出色表现让我们看到了XREAL的信心和能力。TÜV莱茵自2019年起开展AR/VR领域的技术研究和标准研发,通过针对AR产品的多维度认证帮助行业追求更高显示性能和更好用户体验。我们致力为AR生态系统注入更多创新和可能性,带动产业发展,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舒适的使用体验。” 深耕消费电子领域二十多年,TÜV莱茵针对各类产品推出了低蓝光、无频闪、眼舒适、全局护眼、动态防窥、类纸显示、成长关怀、节律友好等标准和认证服务,致力于引导行业不断改进技术,实现更优性能。未来,TÜV莱茵将和XREAL继续加强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标准完善,引领AR行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新闻 显示技术 蓝光 AR眼镜 AIR

  • 思享无限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2023年二季度调整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1.3% 北京2023年9月6日 /美通社/ -- 思享无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享无限",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J)今日公布其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2023财年第二季度暨上半年财务业绩。 2023年第二季度运营和财务亮点 营收为人民币3.632亿元(约5,01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营收为人民币5.065亿元。 毛利润为人民币5,040万元(约70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毛利润为人民币9,320万元。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470万元(约1,17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的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770万元,同比增长25.2%。 调整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680万元(约1,20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调整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150万元,同比增长41.3%。 付费用户总数为210,673人,而2022财年同期为268,722人。 2023年上半年运营和财务亮点  营收为人民币6.674亿元(约9,20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营收为人民币9.700亿元。 毛利润为人民币9,050万元(约1,25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毛利润为人民币2.076亿元。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160万元(约1,12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的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509亿元。 调整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200万元(约1,270万美元),而2022财年同期调整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392亿元。 付费用户总数为325,924人,而2022财年同期为445,753人。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028亿元(约2,800万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753亿元增加人民币2,750万元。 思享无限董事长兼CEO何晓武评论说:“元宇宙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演进,不仅改变了移动娱乐的格局,也重塑着我们思享无限的未来愿景。为消费者打造一个更丰富、更智能、更个性化的体验,将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带来无限潜力。延续我们之前的承诺,我们正在全力以赴打造一个独特的开放式元宇宙平台生态系统。我们正以大胆姿态迎接元宇宙的巨变,这既见证了我们前瞻性的远见,也彰显了我们对创新的坚定信念。借助尖端的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将向用户生动地展现我们的元宇宙生活理念,满怀激情地开创移动娱乐的新时代,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带来更多颠覆性的应用,进一步定义人们在元宇宙中的互动方式。” 思享无限CFO邓本桐补充道:"2023年第二季度,在营收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我们看到调整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了显著增长,达到了人民币8,680万元,约1,200万美元,增幅为41.3%。这样的财务业绩突显了我们即便在极具挑战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仍保持着稳定的盈利能力。我们正在密切关注行业趋势,同时完善业务策略,以抓住增长机会并增加收入来源。 我们继续专注于发展直播业务,全力提升用户参与度,扩展虚拟场景,以优化我们的平台,我们计划充分利用虚拟体验和互联平台不断演变的格局,将业务拓展至元宇宙领域。具体而言,我们将投入力量开发元宇宙平台,并同时在全球扩展业务。我们对我们的业务增长潜力以及价值创造能力充满信心。” 关于思享无限 思享无限控股有限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J)是一家开创性的纳斯达克上市互动娱乐领导者。公司以塑造元宇宙生活方式的愿景为驱动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造引人入胜的体验,与全球观众产生有意义的连接,重新定义娱乐。欲获取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ir.scienjoy.com/。 安全港声明 本新闻稿中的某些陈述是 1995 年美国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安全港"条款所指的"前瞻性陈述"。在本新闻稿中使用时,"估计"、"预计"、 "预期"、"预期"、"预测"、"计划"、"打算"、"相信"、"寻求"、"可能"、"将"、"应该"、"未来"、"提议"和变化这些词或类似表达旨在识别前瞻性陈述。这些前瞻性陈述不是对未来业绩、条件或结果的保证,并涉及许多已知和未知的风险、不确定性、假设和其他重要因素,其中许多是公司无法控制的,可能会导致实际结果或结果与前瞻性陈述中讨论的内容存在重大差异。重要因素包括: 管理增长的能力;识别和整合其他未来收购的能力;未来获得额外融资以资助资本支出的能力;一般经济和商业状况的波动;成本或其他对我们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涉及专利、知识产权等事项的诉讼;立法和监管环境的潜在变化;流行病的影响。本新闻稿中包含的前瞻性陈述还受到其他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包括公司不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中更全面描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除非适用法律要求,否则公司不承担更新或修改任何前瞻性陈述的义务,无论是由于新信息、未来事件或其他原因。此类信息仅适用于本新闻稿发布之日。 投资者关系联络方式 邓本桐CFO思享无限控股有限公司+86-10-64428188ir@scienjoy.com   Tina Xiao埃森德投资者关系+1 (917) 609-0333tina.xiao@ascent-ir.com

    产业新闻 人工智能技术 纳斯达克 BSP COM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