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21ic专访
[导读]近日,武汉虹识技术有限公司(虹识技术)宣布,经过7年技术攻关,投入数千万元资金,已经成功设计并流片虹膜生物识别乾芯ASIC芯片“QX8001”。

虹膜识别芯片中国造!

近日,武汉虹识技术有限公司(虹识技术)宣布,经过7年技术攻关,投入数千万元资金,已经成功设计并流片虹膜生物识别乾芯ASIC芯片“QX8001”。

这是全球第一款虹膜生物识别ASIC芯片,已经通过严格的功能和性能测试,彻底解决了价格贵、体积大、功耗高三大难题,可大大推动虹膜生物识别的普及,对中国乃至全球虹膜生物识别行业和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123.jpg

虹膜是人体唯一外部可见的内部器官,用虹膜来验证个人身份具有身份唯一性、终生稳定性、安全防伪性等其它认证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虹膜识别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投入实用,但一直仅限政府、执法、金融等特殊领域应用,无法实现像指纹识别技术那样广泛普及。

三星等厂商虽然也曾尝试将虹膜识别导入智能手机,但无论设计、成本还是效果都很一般,没有得到市场的接受。

122.jpg

虹识技术QX8001芯片采用40nm工艺制造,QFN44、QFN68两种封装样式,体积分别为5×5×1毫米、7×7×1毫米,频率100MHz,平均功耗仅为0.1瓦。

它能处理1920×1080分辨率高清图像,图像编码速度100毫秒,比对速度9万模板/秒,单目错误接受率10-7,单目错误拒绝率10-3。

虹识技术强调,QX8001具有高性价比,既能在智能手表、智能手机、智能门锁、智能门禁等普通设备上作为登录、开机、加密、支付、开门等一般应用,也能在虹膜采集器、警务通、通关闸刀机等专用设备上作为虹膜生物特征建库、黑白名单查找、边境和出入境管控等特殊应用。

虹膜识别大受追捧

如今,不论在安防还是在其它行业,虹膜识别越来越受追捧,原因何在?

因为人眼的虹膜在出生 6 个月后即发育成熟,之后就会保持终生不变,更不会出现如指纹磨损、面容变化导致设备拒识本人的情况,而且眼球剥离人体后虹膜会随瞳孔放大而失去活性,很难被伪造。相较于指纹0.8%、人脸识别2%左右的误识率,虹膜识别误识率可低至百万分之一。下图是虹膜与市场现有其他生物特征的比较:

在国内,早期虹膜识别技术被广泛用于煤矿行业的考勤。西安中媒科技、北京中科虹霸是当时最大的两家虹膜识别设备提供商,前者的技术来源于西安交大,后者主要成员来自于中科院自动化所。它们都具备技术研发的基础 ,同时也做代理国外产品的生意,比如中媒科技就是LG在中国的最大代理商,后来中媒科技由于内部出现问题分支出两家公司:西安中虹智能科技、西安凯虹电子科技,同样是做代理。一位专注虹膜识别研究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钛媒体,当时虹膜识别设备的均价大概是10W一台,业绩好的公司每年能够有800W人民币的流水。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趋于高额的利润,一些没有技术研发能力的公司纷纷代理LG、Panasonic 的产品,然后包外壳,号称是拥有自主研发知识产权。这样一来,就导致虹膜考勤行业的整体利润大幅降低,形成了一种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

有意思的是,当时国内争相代理的 LG 和 Panasonic 的产品也并非自主研发,而是购买了 Iridian 的虹膜核心算法授权, Iridian 是最早的虹膜识别算法供应商,称得上是虹膜识别领域的技术开创者,曾先后两次被收购,目前属于法国赛峰(SAFRAN)集团,前文所说虹膜识别技术的开创者 John Daugman 就是 Iridian 公司的股东之一。

虽然行业被搅乱,利润被压缩,但虹膜识别整个市场的需求却有增无减,于是一些企业开始在国内寻找具备成型产品的公司。直到2009、2010年的时候,国内虹膜产品市场形成了三个层面的划分:

1、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研发和供应商,国内仅有2到3家;

2、生产厂商,从技术供应商那里购买算法授权,再经过自家的工业设计提高品牌溢价,凭借庞大的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进行全球范围的分发,LG 和 Panasonic 就属于这一类;

3、纯代理商,没有任何技术研发,全靠代理国外设计成型的产品,从中赚取差价。

如今武汉虹识宣布成功设计并流片虹膜生物识别乾芯ASIC芯片“QX8001”,也算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虹膜识别未来可期

虹膜识别在各领域的应用,与手机厂商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2016年8月,三星发布旗舰机Note7,这是虹膜识别技术首次搭载于手机终端主流品牌,尽管受爆炸事件影响,三星Note7很快被退出市场,但是此后的三星Galaxy S8/S8+,继续搭载了虹膜识别功能,充分证明了手机终端对该技术的认可。虹膜识别技术,未来可期。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作为新晋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立于2004年的亚略特以多模态生物识别赋能百业,打通AI落地“最后一公里”,让技术落地产生真效益。

关键字: 生物识别 亚略特 虹膜识别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热潮影响下,生物识别技术迎来快速升级,市场发展呈现出积极上升的趋势。根据分析公司BCC Research的预测,到2024年,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可能会增加到71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3.2%。

关键字: 生物识别 虹膜识别 iPhone

  5月20日消息,为了进一步提升手机的安全性能和操作的便捷性,三星公司一直在努力寻求相关技术。三星公司高级副总裁Rhee In-jong周一在中国香港参加一次论坛时向分析师和投资者宣称,该公司

关键字: 三星 智能手机 虹膜识别

从Touch ID在iPhone 5s上出现以来,生物识别技术就与智能手机有了不解之缘。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智能手机通常都支持指纹识别技术,甚至有后置指纹、前置指纹、侧边指纹和屏下指纹之分。进入全面

关键字: 国美 虹膜识别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种可以从外部环境捕获能量为小型设备补充能量的时代了。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与低功耗元件的发展,环境捕获能量系统已经开始从利基应用向大规模普及了。   近日

关键字: 指纹识别 虹膜识别

  在今年3月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大会上,富士通发布了一款具有虹膜识别功能的手机,可以扫描用户的眼部特征并用来解锁屏幕等功能,技术非常前卫。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这种更

关键字: 生物识别 虹膜识别

  生物识别技术存在感越来越强,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皮肤传感器等新兴应用层出不穷,预计2020年搭载生物识别技术的智能机将成长到十几亿部。生物识别将作为独特的个人身份ID,密码将随之

关键字: 生物识别 眼球识别 虹膜识别

  大众对虹膜的认识可能更多来源于科幻大片,但其实虹膜识别技术已经发展很长一段时间了,并已实现了安全化、小型化的处理。撘上物联网之风,催生虹膜识别应用无限可能。   万物互联,信息爆发,

关键字: 物联网 虹膜识别

  2013年,iPhone5s搭载指纹识别横空出世时曾惊艳一时。2015年iOS8发布时,苹果的HomeKet智能家居软件项目横空出世。当时国内便有思索,若指纹识别技术能运用在智能门锁上这一智

关键字: Wi-Fi 智能门锁 生物识别 虹膜识别

  随着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新兴应用层出不穷,生物识别的存在感越来越强,预计到2020年搭载生物识别技术的智能机将成长到十几亿部。   从目前市场上来看,似乎是指纹识别引领着生

关键字: 物联网 生物识别 虹膜识别 释码大华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