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技术
[导读]随着人们对通信需求的增长,光纤接入(FTTx)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术为主的光纤接入技术已经以多种形态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应用。全球FTTx用户数2009年底已超过6000万,比2008年

随着人们对通信需求的增长,光纤接入(FTTx)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术为主的光纤接入技术已经以多种形态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应用。全球FTTx用户数2009年底已超过6000万,比2008年增长35%。其中,亚洲约占81%,北美约占11%,欧洲约占8%。2009年中国已成为FTTx用户数最大的国家,其次是日本和韩国。由于各国经济状况的不同,FTTx在日本覆盖率已很高,将逐渐进入饱和期,其他国家还仍然处在发展期。

当前,在我国全业务运营和网络融合的背景下,高带宽应用如视频会议、实时游戏、IPTV等正不断涌现,尤其是HDTV、网真等视频业务,对网络接入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推动着新的FTTx技术层出不穷。此外,“三网融合”的逐步推进、物联网的逐渐普及、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固定和移动融合(FMC)等也将有力推动高带宽业务的应用和相应网络的快速发展。因此,未来光纤接入技术将向更高速率、更多传输波长、更广覆盖范围(包括长距离、大分路比)的方向发展。

为了适应未来光接入网络的发展需求,我国“十一五”863计划及时启动了“低成本的多波长以太网综合接入系统(λ-EMD)”重大课题的研究;欧盟FP7计划也将WDM PON的研究列为重点攻关的项目。基于WDM PON和WDM-TDM PON技术的λ-EMD系统具有光纤资源利用充分、对速率和业务完全透明、安全性高、易管理维护、传输距离长、扩展性好等特点,能够极大的节约主干光纤和其他光分配网络建设及维护费用,扩大用户覆盖范围和增加用户接入数量,为运营商构建具有更大接入容量、更高传输速率、面向全业务运营的全新光接入网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一、WDM PON基本原理及主要特点

1. WDM PON基本原理

WDM PON是一种采用波分复用技术的、点对点的无源光网络。即在同一根光纤中,双向采用的波长数目大于3个以上,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实现上行接入,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提供较大的工作带宽,是光纤接入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典型的WDM PON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光线路终端(OLT:Optical Line Termination)、光波长分配网络(OWDN:Optical Wavelength Distribution Network)和光网络单元(ONU:Opitcal Network Unit),见图1。OLT是局端设备,包括光波分复用器/ 解复用器(OM/OD)。一般具有控制、交换、管理等功能。局端的OM/OD在物理上与OLT设备可以是分立的。OWDN是指在位于OLT与ONU之间,实现从OLT到ONU或者从ONU到OLT的按波长分配的光网络。物理链路上包括馈线光纤和无源远端节点(PRN:Passive Remote Node)。PRN主要包括热不敏感的阵列波导光栅(AAWG:Athermal 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AAWG是波长敏感无源光器件,完成光波长复用、解复用功能。 ONU放置在用户终端,是用户侧的光终端设备。

下行方向,多个不同的波长ld1……ldn在局端OM/OD合波后传送到OWDN,按照不同波长分配到各个ONU中。上行方向,不同用户 ONU发射不同的光波长lu1……lun到OWDN中,在OWDN的PRN处合波,然后传送到OLT。完成光信号的上下行传送。其中,下行波长ldn和上行波长lun可工作在相同波段,也可工作在不同波段。

图1、典型的WDM-PON框图[center]

2.WDM PON的主要特点

采用波分复用技术的PON技术主要特点有:

1)更长的传输距离。由于WDM PON中AAWG的插入损耗比传统的TDM PON系统中光功率分路器的插入损耗要小,因此在OLT或 ONU激光器输出功率相等的情况下,WDM PON传输距离更远,网络覆盖范围更大。

2)更高的传输效率。在WDM PON中上行传输时,每个ONU均使用独立的、不同的波长通道,不需要专门的MAC协议,故系统的复杂度有很大的降低,传输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3)更高的带宽。WDM PON是典型的点对点的网络架构,每个用户独享一个波长通道的带宽,不需要带宽的动态分配,其能够在相对低的速率下为每个用户提供更高的带宽。

4)更具安全性。每个ONU独享各自的波长通道带宽,所有ONU在物理层面上是隔离的,不会相互产生影响,因此更具安全性。

5)对业务、速率完全透明。由于电信号在物理层光路不做任何处理,无需任何封装协议。

6)成本更低。由于WDM PON中光源无色技术的应用,使得ONU所用光模块完全相同,解决了器件的存储问题的同时,也降低了OPEX和CAPEX。且单纤32波~40波,可扩展至80波,节约主干光纤和OSP费用。

7)更易维护。避免OTDR由于高插入损耗对光纤线路等测量限制。另外,无色光源技术的应用,使得维护更方便。

二、WDM PON关键技术

WDM PON技术的规模商用首先需要解决光模块的互换性,尤其是ONU侧光模块。固定波长光源的方案难以应用于商用的WDM PON中,因此“无色”光源技术是WDM PON系统攻关的关键技术。

目前,无色ONU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此三种:可调激光器、注入锁定FP-LD和波长重用RSOA方式,其技术特点分析如下。

可调激光器作为无色ONU的方案,即可调激光器工作在特定波长,可通过辅助手段对波长进行调谐,使用激光器发射不同的波长。采用此种方案的系统不需要种子光源,且可调激光器的调谐范围较宽,可达50nm。采用直接调制可以实现2.5Gb/s以上的传输速率,若采用外调制技术可实现10Gb/s的传输速率,且传输距离大于 20km,整个网络扩展性好。但不足之处在于,系统需要网络协议控制,需要对ONU波长控制,增加了ONU设计的复杂度,且目前成本较高。

注入锁定FP-LD方式作为无色ONU的方案,即FP-LD在自由运行时为多纵模输出,当有适当的外部种子光注入时,被激发锁模输出与种子光波长相一致的光信号,FP-LD锁定输出的工作波长与种子光源和波分复用/解复用的通道波长相对应。采用此方案的系统无需制冷控制,网络架构简单。不足之处在于受限于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且成本较高。由于锁模器件FP-LD调制速率低,理论带宽为0.2Ghz-4Ghz,且器件模间噪声大,不宜于高速率的传输系统。另外,系统中需要两个种子光源,若用在混合PON中,上行信号对种子光源的要求更高,高功率的种子光源存在安全问题。由于种子光源的问题,使得传输距离受限于20km,且系统不宜于扩展。

波长重用RSOA方式作为无色ONU的方案,即种子光源经过频谱分割后注入到局端RSOA内,激发RSOA输出与种子光波长相一致的光信号。此光信号具有两个用途,既作为下行方向的信号光,又作为上行方向信号的种子光。当作为上行方向的种子光时,激发ONU内RSOA输出与种子光波长一致的光信号。采用此方案系统无需制冷控制,且网络架构简单。不足之处在于传输距离受限。系统中需要种子光源,具有较强的后向反射,系统以易于扩展,且价格较高。

三、WDM PON应用

WDM PON是逻辑层面点到点,物理层面点到多点的连接,具有对协议和速率透明的特性,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因此应用也非常灵活。目前,WDM-PON可应用于以下多种场合。

1.WDM-PON直接用于FTTx

WDM PON可作为FTTH、 FTTB、FTTC的实现方案,并可同时为商业用户、单个家庭用户、多家庭用户等多种类型的用户提供服务,如图2。在这种场合下,WDM PON每波长提供的巨大带宽直接为用户所用,对于国内规模部署的 FTTB、FTTC网络升级、无线WLAN覆盖、商业VIP 客户接入等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center]图2、 WDM-PON用于FTTx

2.WDM-PON与TDM-PON构成HPON

WDM-PON与TDM-PON构成混合网络,如图3所示,共同为用户提供服务。用户通过分路器共享一对波长,由位于CO的具有多波长光源的EPON OLT进行资源调度。此种组网模式适用于接入主干光纤资源紧张和EPON网络带宽升级等场合。

图3、 WDM-PON与TDM-PON构成HPON

3.WDM-PON用于本地汇聚传输

WDM-PON与TDM-PON以级联的方式连接可实现本地汇聚传输,如图4。用户业务首先通过TDM-PON进行汇聚,然后再由 WDM PON系统传输到本地中心局。在早期只有部分商业客户或少量其他用户需要大带宽时,这种架构可提供灵活的接入选择,例如为大客户分配单独的波长,而密集居住的普通小区用户通过级联的TDM-PON共享一个波长。

图4、 WDM-PON用于本地汇聚传输

4. 基站回传

随着移动基站回传所需带宽的不断增加,对基站回传网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WDM-PON提供了丰富的带宽,能很好的满足3G、LTE基站回传的带宽需求,可以作为移动基站回传的主要技术选择之一。WDM-PON用于基站回传的网络结构与图2相似。

四、863 计划

我国“十一五”863计划启动了“低成本的多波长以太网综合接入系统(λ-EMD)”的研究。该项目的牵头单位烽火科技与合作单位通过刻苦钻研,攻克了多项电信级λ-EMD系统关键技术,包括基于TDM与WDM的混合模式PON结构、支持三网融合业务的受控传送、可扩展的开放系统架构和高可用性等,成功地研制出了系列化的λ-EMD综合接入设备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光收发模块,可满足低成本化应用要求。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烽火科技已全面掌握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核心技术,申请或取得了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牵头完成了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标准类技术报告《接入网技术要求-采用基于波长可调方式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无源光网络》的起草,进一步凸显了烽火科技在光接入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烽火科技研制出的WDM-TDM PON系统是业界第一款单纤32波,每波支持1:64分路,传输距离达20公里以上的xPON系统。该系统采用业界首个局远端双“无色”光模块设计,具有业界最高的单纤接入速率(对称40G)以及业界最高的业务单板端口密度;采用WDM和TDM混合模式的PON结构,可以兼容现有的1G/2.5G /10G EPON、GPON和P2P等多种光纤接入技术;通过WDM方式可以承载现有CATV业务,方便实现“三网融合”业务接入,实现了我国下一代光纤接入技术研究的新跨越。

五、结束语

随着用户对带宽和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WDM PON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优势。日前,烽火科技联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清华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十一五”863重大项目课题“低成本的多波长以太网综合接入系统(λ-EMD)”已取得重大进展,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成功完成上海未来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基于国家863柔性试验床进行的全面测试。

烽火科技研制出的WDM-TDM PONλ-EMD综合接入设备系统是业界第一款单纤32波,每波支持1:64分路,传输距离达20公里以上的xPON系统。该系统采用业界首个局远端双“无色”光模块设计,具有业界最高的单纤接入速率(对称40G)以及业界最高的业务单板端口密度;采用WDM和TDM混合模式的PON结构,可以兼容现有的1G/2.5G /10G EPON、GPON和P2P等多种光纤接入技术,实现了我国下一代光纤接入技术研究的新跨越。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Mobileye推出DMS技术 ,实现人与车辆协同驾驶 上海2025年7月23日 /美通社/ -- 多年来,驾驶员监测系统始终致力于应对道路安全中最重大的风险来源:人为因素。但疲劳驾驶、分心驾驶和酒驾/毒驾等每年仍会造...

关键字: 监测系统 MOBILEYE DM ADAS

上海 2025年7月3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电子设计与制造服务供货商──USI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成功交付一项Level 10等级的全系统联合设计制造(JDM)项目,协助国际客户开发一款轻量化AI边缘运...

关键字: LEVEL 电子 边缘运算 DM

深圳2025年4月17日 /美通社/ -- 4月16日,戴盟机器人正式发布革命性家族产品——全球首款多维高分辨率高频率视触觉传感器 DM-Tac W、多维触觉感知五指灵巧手 DM-Hand1、便携穿戴式遥操作数据采集系统...

关键字: 进程 DM 机器人 触觉传感器

-- 以极致性能与场景融合打造智能移动终端新标杆 上海2025年2月24日 /美通社/ -- 2025年2月18日,商米在全球零售科技盛会EuroCIS 2025上正式发布...

关键字: BSP 移动终端 Wi-Fi DM

曼谷2024年11月12日 /美通社/ -- 近日, 2024 Intel LOEM Summit在泰国曼谷隆重举行,汇聚了全球各地的OEM、ODM及系统集成商,增进交流合作、分享发展经验、共探产业机会。长城国际(000...

关键字: OEM 英特尔 DM 笔记本电脑

上海2024年10月14日 /美通社/ -- DMSM 2024-第十四届数字营销与社交媒体峰会暨金营奖颁奖典礼,将于10月16-18号于上海正式拉开序幕。来自(排名不分先后)德勤、艾默生、英飞凌、泰克科技、采埃孚、施耐...

关键字: DM AI 数字化 SI

制造业降本增效新利器 上海2024年9月27日 /美通社/ -- 9月20日,远铸智能发布全新工业级高速FDM 3D打印设备FUNMAT PRO 310 NEO。这款产品集结了远铸智能多年深耕工业级FDM 3D打印的经...

关键字: 工业级 3D打印机 NEO DM

点击此处即可下载,或关注【远铸智能 INTAMSYS】公众号下载 上海2024年7月19日 /美通社/ -- 高温腔室技术在 FDM 3D 打印领域一直备受关注,其应用价值也得到市场认可。然而,关于高温腔室技...

关键字: 3D打印 DM AMS ABS

北京2024年7月16日 /美通社/ -- 近日,浪潮信息前瞻性布局的PCIe光互连技术方案顺利通过原型样机验证。该方案实现了混合速率线性光传输,解决了PCIe协议与光传输技术之间的兼容性问题。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案有效地...

关键字: PCIE GEN 信号传输 传输距离

5 月 28 日,比亚迪举办了第五代 DM 技术发布暨秦 L DM-i、海豹 06 DM-i 上市发布会。据悉, 新一代 DM 技术采用了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及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等。

关键字: 比亚迪 DM 刀片电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