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湃芯片窃密案宣判:创始人获刑6年,华为胜诉!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此前在半导体圈引起莫大轰动,且备受社会大众关注的“尊湃通讯芯片窃密案”,如今终于迎来了一审宣判!
7月3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尊湃通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尊湃通讯”)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作出一审判决:该公司创始人张琨因非法获取华为Wi-Fi 6芯片技术,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同时被禁止从事芯片行业5年;其余13名涉案人员分别被判1-5年不等有期徒刑;尊湃通讯9965万元现金被全额冻结,公司解散,技术销毁。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据了解,该案件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21年2月,当时任职华为海思高管的张琨、刘某等人决定离职,共同创立新的科技公司——尊湃通讯。他们通过高薪、股权激励等手段,诱导多名华为研发人员跳槽,并指使这些员工在离职前采用摘抄、截屏等方式窃取华为Wi-Fi 6芯片技术,使之直接用于尊湃通讯的同类型芯片研发。
2023年12月,上海警方在公安部指挥下,联合江苏警方展开收网行动,抓获14名涉案人员,查扣7台存储侵权技术的服务器。经司法鉴定,尊湃通讯的芯片技术与华为商业秘密的40个技术点高度相似(90%以上同一性),构成了实质性侵权。
2025年4月,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张琨等4名主犯被逮捕,其余10名嫌疑人取保候审。同年7月30日,法院最终认定张琨等人“情节特别严重”,除刑事处罚外,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具体金额待后续裁定)。
对于这一案件,华为内部“心声社区”称其为“决定性胜利”。由于Wi-Fi 6芯片是华为海思的重要产品线,技术泄露可能导致数亿元研发和市场损失。此次判决不仅震慑了行业内的技术窃密行为,也为类似案件提供了判例参考。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尊湃通讯成立于2021年3月,专注于Wi-Fi 6芯片研发,主要应用于路由器、手机、电视等终端。该公司成立仅两个月,就获得了高榕资本近亿元天使轮融资;2022年5月,又完成小米、湖杉资本等投资的数亿元Pre-A轮融资。
由于小米子公司瀚星创投持有尊湃通讯9.8%股份,因此在该事件发酵后,引发了网络上很多网友对于“小米可能通过该投资公司窃取华为芯片技术”的质疑。
对此,2023年12月,小米紧急发布辟谣声明称,近日有大量关于某芯片公司与小米相关的谣言和不实报道在网上流传。对于这些不负责任、完全失实的信息,小米已经完成取证并上报有关部门。
小米表示,小米集团旗下投资公司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22年参与某芯片公司融资,此举为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财务投资行为。作为该公司的众多股东之一,小米既不是最早的投资者,也不是投资规模最大的投资者,更不是在数轮融资中起主导地位的投资者。
同时,小米强调,其既不参与该芯片公司的直接管理和运营,更与该公司没有任何知识产权或技术合作。
尽管小米否认涉案,但其投资尊湃通讯的事实仍引发了市场对其技术合规性的质疑。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技术竞争的加剧,商业秘密的保护将变得愈发重要。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保护机制,并加强对员工的法律教育,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相关法律法规也应不断完善,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行业。
总之,尊湃通讯案的判决,不仅是对侵权者的惩罚,更是对中国芯片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一次重要警示。在半导体国产化浪潮中,技术创新与法律合规必须并行,否则即便技术“捷径”能带来短期利益,最终仍将付出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