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 > 模拟
[导读] Android的数据存储有五种方式Shared Preferences、网络存储、文件存储、外储存储、SQLite,一般这些存储都只是在单独的一个应用程序之中达到一个数据的共享,有时候我们需要操作其他应用程序的一些数据,例如常见系

 Android的数据存储有五种方式Shared Preferences、网络存储、文件存储、外储存储、SQLite,一般这些存储都只是在单独的一个应用程序之中达到一个数据的共享,有时候我们需要操作其他应用程序的一些数据,例如常见系统里的通讯录,短信,照片等等,所以云存储,通讯录,艳照门等等就孕育而生了。ContentProvider可以理解成内容提供者,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接口,就是提供了一个供外部访问的接口,有的时候需要进行权限控制。

ContentProvider简介

ContentProvider向我们提供了我们在应用程序之前共享数据的一种机制,而我们知道每一个应用程序都是运行在不同的应用程序的,不同程序的之间数据共享是现实的需要,程序总不能使闭环的,Android中的ContentProvider外共享数据的好处是统一了数据的访问方式。简单总结说下:

ContentProvider为存储和获取数据提供了统一的接口。ContentProvide对数据进行封装,不用关心数据存储的细节。使用表的形式来组织数据。

使用ContentProvider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共享数据。

Android为常见的一些数据提供了默认的ContentProvider(包括音频、视频、图片和通讯录等)。

说到了ContentProvider这么多好处,不能不说下Uri(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注意不是URL,通用资源标识符,看个简单的读取联系人的Uri,content://contacts/people,

content://是前缀,固定的;

contacts 主机名(或叫Authority)用于唯一标识这个ContentProvider,外部调用者可以根据这个标识来调用;

people 路径(path)表示我们要操作的数据,路径的构建根据业务而定;

自定义ContentProvider

俗话说,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成为一个内容提供者,就先需要有数据,先建立一个SqlDbConncetion:

public class SqlDBConnection extends SQLiteOpenHelp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DbName ="Book.db";

private static int version=1;

public SqlDBConnection(Context context) {

super(context, DbName, null, versi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SQLiteDatabase db)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tring sqlString="create table Book (id integer primary key autoincrement,Name nvarchar(200),Title nvarchar(200))";

db.execSQL(sql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Upgrade(SQLiteDatabase db, int oldVersion, int newVersion)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上篇文章讲的junit测试这个时候可以拿过来使用一下初始化下数据:

public class BookCase extends AndroidTestCase {

public void Intial() {

SqlDBConnection dbConnection = new SqlDBConnection(getContext());

SQLiteDatabase sqlDataBase = dbConnection.getWritableDatabase();

long row = 0;

for (int i = 0; i < 5; i++) {

ContentValues values = new ContentValues();

values.put("Name", "书籍"+i);

values.put("Title", "标题" + i);

row = sqlDataBase.insert("Book", null, values);

Log.i("BookCase", "插入成功:" + row);

}

}

}

前面是基础工作,这个时候就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ContentProvider:

+ View Code

主机名是需要自己去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自己配置的,要求是唯一的,最好是用包名就好:

android:authorities="com.example.googlecontentprovider.MyContentProvider">

如果觉得上面的那一串代码不是很好理解,下面调用的时候我会分别解释。

ContentResolver的使用

方法写在一个应用程序中调用属于正常,在另外一个程序中调用该程序的方法就是类似于接口了,下面先看原来初始化的数据:

重新新建一个Android测试项目,定义为BookCase,首先插入数据,定义一个Uri,这里面主机名就是上面定义的包名,book/insert与CONTENT_INSERT是对应的:

public void bookInsert() {

Uri uri = Uri

.parse("content://com.example.googlecontentprovider.MyContentProvider/book/insert");

ContentResolver resolver = getContext().getContentResolver();

ContentValues values = new ContentValues();

values.put("Name", "书籍5");

values.put("Title", "标题5");

uri = resolver.insert(uri, values);

Log.i("BookCase", "Uri" + uri);

long id = ContentUris.parseId(uri);

Log.i("BookCase", "测试成功" + id);

}

显示结果如下:

然后更新刚才插入的数据,同样的更具Code给Uri赋值,然后初始化一个ContentResolver,调用update方法:

public void bookUpdate() {

Uri uri = Uri

.parse("content://com.example.googlecontentprovider.MyContentProvider/book/update");

ContentResolver resolver = getContext().getContentResolver();

ContentValues values=new ContentValues();

values.put("Name", "修改");

int count = resolver.update(uri, values, " id=?",new String[]{"10"});

Log.i("BookCase", "更新了" + count + "行");

删除插入的数据:

public void bookDelete() {

Uri uri = Uri

.parse("content://com.example.googlecontentprovider.MyContentProvider/book/delete");

ContentResolver resolver = getContext().getContentResolver();

String where =" id=?";

String[] argString = {"10"};

int count = resolver.delete(uri, where, argString);

Log.i("BookCase", "删除了" + count + "行");

查询所有的数据:

public void bookQuery() {

Uri uri = Uri

.parse("content://com.example.googlecontentprovider.MyContentProvider/book/query");

ContentResolver resolver = getContext().getContentResolver();

Cursor cursor=resolver.query(uri, new String[]{"id","Name","Title"}, null, null, null);

if (cursor.getCount()>0) { String titleString=cursor.getString(cursor.getColumnIndex("Title"));

Log.i("BookCase", id+"---"+nameString+"---"+titleString);

}

}

}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