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EDA > 电子设计自动化
[导读]一种平衡式MLCC的解决方案1个X2Y电容是一种平衡的MLCC解决方案,其内部有三条不同的电信号通道,有四个外部连接端口(图5)。 G1和G2端口内部连接到器件内一个共用参考(屏蔽)电极,并且A&B板由此参考电极隔离

一种平衡式MLCC的解决方案

1个X2Y电容是一种平衡的MLCC解决方案,其内部有三条不同的电信号通道,有四个外部连接端口(图5)。
G1和G2端口内部连接到器件内一个共用参考(屏蔽)电极,并且A&B板由此参考电极隔离。根据静电学理论,三个电节点由两个共用同一G1/G2参考电极的半个电容形成,所有电极封装在一个陶瓷体中。其结果是一个平衡器件,它能发挥独有的优势用于那些要求低失真和高共模抑制的电路,将这些优势列出如下:
• 两半个电容都自动匹配
• 电压和温度的偏置相同
• 电介质的老化效应相同
• 器件内电介质应力(压电效应)相反
这一独有的单部件构造使得平衡式PCB板面设计变得容易;不同的滤波器通过不同的通路旁路有害电流到PCB板地层,而平衡器件则通过共用一条线路旁路有害电流;首先到内部G1/G2参考电极,然后通过平行的G1/G2终端连接到板层中的单个焊点。
平衡MLCC解决方案的内部极板结构形成了一个集成的无源电路(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IPC),该电路具有非常有趣的电磁属性。该器件结构像一个自耦变压器/共模扼流器有效地起作用。该变压器结构因其几何特性极大地降低了寄生电感,频率有效性可达GHz。

EMC DIRECTORY & DESIGN GUIDE 2007

多层X2Y电容的ESR取值范围从最小电容的大约100毫欧,降至大容量器件的几毫欧。在远高于电容SRF频率(串联谐振频率)的频段上,感抗起主要作用。为了理解操作过程,简单地忽略串联ESR和电容量,分析差分和共模信号的响应如下:
对于A到B的差分信号,自耦变压器可看作一个电感 2倍线圈匝数A 􀃙G1/G2匝数,因此4倍感抗大小。相反,对于从A和B到G1/G2的共模电势,场方向相反,剩下感抗则是A 􀃙G1/G2和耦合因子乘B 􀃙G1/G2的感抗之差。

一种利用平衡式MLCC的干扰抑制方法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为增进大家对电容的认识,本文将对钽电解电容器的分类、钽电解电容器的电场强度、钽电解电容器的优点予以介绍。

关键字: 钽电解电容 指数 电容

为增进大家对电容器的认识,本文将对常用的无极电容以及选择电容的3要素予以介绍。

关键字: 无极电容 指数 电容

为增进大家对电容的认识,本文将对电容以及安规电容、X电容、Y电容予以介绍。

关键字: 电容 指数 安规电容

硬件的学习之路很长,但是会很有意思。同时记住一句话,在实验室里面弄硬件的,第一是保证不短路,第二是保证电容不要炸,同时保证别触电就行,其他别怂。

关键字: 电路 电容 电子电路

三极管教程是基于项目一的基础(用可调电阻来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对三极管的放大原理进行了更详细的说明。告诉大家三极管放大的实质是:“小信号对大信号的控能量制过程”,而并非是“小信号变为大信号的能量转换过程”。

关键字: 三极管 电容 放大原理

电感的工作特点其实与电容对的工作特点十分相似,其工作特性主要有两个:1、电流不能突变;2、对电流“通直阻交”。而电感具有以上的两个特性的原因是“电感会储存磁场”。

关键字: 电容 电感 磁场

在讲解电感的储能方式之前,先看看电容是如何储能的。在项目二的视频中可以了解到,电容储存的能量时电压,而在能量的角度上,我们可以把电压称之为“电场”。故,电容是一个储存电场的物质。

关键字: 电感 电容 电场

本期的三极管初级教程主要是讲解三极管的基本用途:开、关 以及 放大作用。同时还涉及到电容的充放电的工作原理讲解。另外,根据三极管其中的导通特性,举例讲解三极管在电路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同时通过举例,讲解三极管在实际的电路...

关键字: 三极管 电容 电阻参数

稳压二极管是利用其反向击穿时电流会急剧升高的特性进行稳压,表现出此时的动态电阻 Rz,也就是增加的 电压除以增加的电流 ,所得到的比值比较小,这样就会使得外部电压的波动对稳压二极管两端电压影响较小。

关键字: 稳压二极管 动态电阻 电流

波士顿科学旗下的神经射频消融产品"麒麟"(Unified Electrode)系列一次性使用注射射频电极在华正式上市,用于慢性疼痛及周围神经性病变相关疾病的疼痛治疗。(医药健闻)...

关键字: 射频 电极 麒麟 UNIFIED

电子设计自动化

21191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