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控制 > 电子设计自动化
[导读]消费性电子产品汰换周期越来越短,且功能复杂度不断提高,使得系统研发人员面临缩短产品开发时间的严峻挑战。所幸,现今自动化测试系统已开始导入开放式FPGA,将有助EDA开发环境与测量软件的整合,让工程师可同时进行系统设计与测试,加快研发时程。

消费性电子产品汰换周期越来越短,且功能复杂度不断提高,使得系统研发人员面临缩短产品开发时间的严峻挑战。所幸,现今自动化测试系统已开始导入开放式FPGA,将有助EDA开发环境与测量软件的整合,让工程师可同时进行系统设计与测试,加快研发时程。

目前测试工程师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即是个人观念局限于目前的技术中而停滞不前,因此,本文特别提供技术趋势的相关知识,针对测试与测量产业,探讨足以影响整个产业的重要技术与方法。

设计与测试并行为大势所趋

对目前的研发单位来说,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几乎是首要任务,特别是汽车与航空产业。要缩短开发时间的方法之一,就是同时进行设计与测试,这样的产品开发模式常以“V-diagram”模型(图1)表示。这些产业的最终产品,往往形成高复杂度“系统中的系统”;而V-diagram左边为“设计”,右边则为“测试”,其背后的概念,就是在开发出完整系统之前,先初步测试、检验子系统以达更高效率。只要是需要高度监控环境的产业,就常见到如V- diagram 的同步设计/测试方法,而且目前已有其他类型的装置或产业逐步采用相关实例。以半导体和消费性电子产业为例,其“短暂的产品使用周期”与“不断提高的产品复杂度”特性,都是缩短产品开发时间的瓶颈。

图1 V-diagram产品开发模型

根据2009年麦肯锡(McKinsey)针对半导体产业设计的问卷研究结果,半导体产业“产品生命周期”几乎是汽车产业的叁分之一而已。另一份麦肯锡问卷研究亦指出,半导体新产品设计的平均开发时间约为19个月,因此,研究人员归纳出“研发完整度(RD Excellence)”为加速开发时程的主要关键。

基于商业需求,产品开发过程必须更重视研发完整度,因此电子产业已越来越趋向设计与测试并行。要强化此实例的主要方式,就是提高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模拟软件与测试软件之间的连结。

提高EDA/测试软件连结

若要了解模拟软件在产品设计流程中的角色,必须先了解软件在产品开发的“设计”与“测试”阶段有何作用。在初始的设计/模拟期间,EDA软件可针对模拟产品的物理或电子行为(Electrical Behavior)建立模型(图2)。EDA软件基本上属于公用程式,即根据一系列的输入,透过数学模型而呈现受测物(DUT)的输出,再将相关度量结果提供予设计工程师。

图2 软件于产品开发阶段所扮演的角色

在开发产品的检验/认证阶段,软件使用条件仅有些许不同,主要是能自动测量实际的塬型即可。但检验/认证阶段所需的测量演算法,亦与EDA软件工具所使用的演算法相同,这点则和设计/模拟阶段类似。

目前EDA软件正在发展中的功能,就是要于EDA环境与测试软件之间,提高软件连结功能的层级。更进一步解释,这种连结功能就是要让现有的EDA软件环境可驱动测量软件,并且测量自动化环境可自动连结EDA设计环境。

衔接设计与测试软件环境的优点之一,即于设计程序的初期,软件即可提供更丰富的测量演算法。工程师不仅可于设计初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设计,其模拟作业亦能整合检验/认证程序所取得的资料。第二项优点,则是让测试工程师在设计程序中,即可加速开发有用的测试程序代码,以利缩短复杂产品的上市时间。

透过EDA软件进行测量 产品设计周期大幅缩短

EDA与测试软件连结而改善设计程序的方法,就是提供更丰富的测量功能。基本上,EDA工具将透过行为模式(Behavioral Model)预测全新设计的行为。可惜的是,固定模式的设计均是透过测量准则进行检验,与检验最终产品所用的测量准则大不相同,因此难以整合已模拟与已测量的资料。目前业界正朝向“从设计到测试共用单一工具链”的一条鞭方法,让工程师可早将测量作业带入设计流程。

明导国际(Mentor Graphics)副总裁兼系统层级工程部门经理Serge Leef表示,在衔接EDA工具与测试软件之后,工程师可于产品开发期间同时设计测试工作台,并于设计程序中早获得测试报告。由于工程师能同时进行开发与测试结果,而不是像以前必须依序完成作业,因此能大幅缩短设计周期。

先以行动电话的多重模式射频(RF)功率放大器(PA)为例,此类元件的传统设计方式,即使用如AWR Microwave Office的RF EDA工具。透过EDA环境,工程师可透过模拟作业而取得RF特性参数,如效率、增益、1dB压缩点(Compression Point)等,但最终产品所必须满足的RF测量准则,却又是专为行动电话标准(如全球行动通讯系统/增强数据率演进(GSM/EDGE)、宽频分码多工 (WCDMA)、长程演进计画(LTE))所建立。

在此之前,因为测量复杂度的不同,往往须实际测量DUT,才能透过衡量标准(如LTE错误向量幅度(EVM)与邻近通道漏比(ACLR))的“标准规格”而取得测量资料。但现在由于EDA软件与自动化软件可衔接,让工程师可于模拟装置上建构EDA环境,进而使用完整的测量演算法。也因为如此,工程师在设计初期即可找出复杂产品或系统相关的问题,亦等于缩短设计时间。

行为模型助力 设计/测量同时进行

在整合设计与测试实例的第二个趋势,就是利用EDA所产生的行为模型,加速开发产品检验/认证,并u作测试软件。在此之前,让产品设计程序效率低落的塬因之一,就是特定产品的测试程序代码开发缓慢,甚至要等到首次测试实体塬型之后。不论是特性描述或生产测试程序代码,若要能加快开发程序,最好透过软件u作既定设计的塬型并直接做为DUT。透过此方式,工程师将可以于产品设计期间同时,开发特性描述与生产测试软件,进而加速上市时间。

以美敦力(Medtronic)为例,该公司最近就针对心率调节器开发而选用此设计方式。美敦力透过特殊设计的新软件套件衔接EDA环境与测量软件,连接软件环境之后,工程师可于u作实际硬件之前就开发出测试工作台,而透过此设计方式而达到的平行机制,让工程师能因此加速产品上市时间。

在提升工程设计完整度的过程中,整合“设计实例”与“测试实例”的重要度将越来越被突显。由于EDA与测量软件间越来越紧密,工程师将能于未来数年之内更有效利用EDA软件,以取得更完整的模拟作业,并让EDA模拟功能强化检验与生产测试的程序。

FPGA启动下世代测量仪器革命

过去20多年来,“微处理器架构、可由使用者设计程式的测量演算法”已成主流概念,让测试系统可迅速接受不断变动的客u化测试需求。此方法亦即所谓的虚拟仪控,且供应商亦继续设法设计其他仪器优势--更高效能、提高客u化程度、更广泛采用现成技术、降低测试系统成本等。

如果说微处理器带动虚拟仪控的革命,那么现场可编程闸阵列(FPGA)就又启动了下个阶段。FPGA用于仪器之中已有数年,举例来说,目前高频宽示波器虽可L集大量资料,但使用者并无法迅速分析所有资料。这些装置上的硬件定义演算法一般均建置于FPGA,以执行资料分析与缩减(平均、触发、波形数学)、运算统计(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处理资料以利显示,最后为使用者呈现有意义的结果。这些功能虽然确有其价值,但却无法突显FPGA潜在功能,在大部分条件下,使用者并无法将客u化测量演算法部署至FPGA。

测量硬件上的开放式FPGA,可为仅有处理器的系统提供多项优势。基于FPGA的强大运算功能,将可达到更高的测试传输率与更广的测试围,进而缩短测试时间并降低投资成本。微处理器所无法达到的测试作业,亦可透过FPGA的低延迟特性而建置。FPGA既有的平行机制,可达到真正的多执行序测试,甚至超越多核心处理器。在即时测试的硬件排序与待测物控制程序中,FPGA更扮演关键角色。

由产业研究公司Frost Sullivan所发表的2011年模组化仪控市场研究指出,由Altera与赛灵思(Xilinx)等公司对FPGA功能的提升,将对测试与测量应用影响深远,对需要高精确度与快速处理功能的客户而言尤为如此,目前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开放式FPGA产品。

虽然市面上已有许多硬件可供选择,但大多数的测量演算法都是针对虚拟仪控的微处理器部分所开发。基于资料形态、程式设计模型、特定硬件属性(如时序限制) 等的不同,并无法简单移至FPGA继续使用。厂商要开发专业且稳定的FPGA测量硅智财(IP)须具备专业知识并耗上大量时间,因此,目前仪控硬件中的大多数FPGA仅使用供应商定义的固定演算法,无法由使用者自行设计程式。

2011年业界就已经开始讨论异质运算(Heterogeneous Computing),意即将演算法分配至多种运算架构(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FPGA、云端系统)中,找出最佳的演算法建构资源。除硬件架构本身的强大功能考量之外,异质运算代表各种系统的程式设计难题,且测量演算法难以在系统之间“携带”,复杂度确实有所影响。

业界最近针对测试工程领导厂商的全球调查指出,约有54%受访者认为未来技术发展将可提升测试传输率并降低系统成本,进而缩短开发时间。为克服此难题,产业界正积极开发相关工具,以期能跨硬件系统使用演算法,并且让FPGA可普及于测试系统。

此种跨硬件的系统将可提供硬件描述语言(HDL)抽象化。HDL是以文字方式描述逻辑闸层(Gate)与讯号层(Signal-level)的行为,而 HDL抽象化(Abstraction)工具则透过图形或简图的呈现方式,撷取更高层级的设计(图3)。与HDL相较,虽然这些工具确实降低FPGA技术的门槛,但仍无法完全省略某些FPGA设计的特定硬件属性,如资源分配、数位讯号处理器(DSP)分割架构、管线流通(Pipelining)、内建记忆体(On-chip Memory)等。在这些情况下,仍须重新设计/检验演算法才能衔接FPGA,也促成开发工具的未来发展。

图3 开发软件必须能跨执行系统,而达到更高的硬件抽象化与灵活度,以达更高效能、更高成本效益,且更能迅速上市。

挟多重优势 开放式FPGA普及于测量系统

高阶合成(High-level Synthesis, HLS)工具可于较高阶层撷取演算法,并为既有建置独立分配其效能属性,如延迟、时脉率、传输率、资源利用等。由于特殊建置并不属于演算法定义,如此也降低演算法的可携性。此外,开发工程师在设计硬件特性(管线流通、资源仲裁等)时,并不须顾虑特定硬件。HLS的概念已存在超过20年,但市面上的工具是最近才渐趋成熟。这些工具确实提供相关优势,但仅针对FPGA或特定应用积体电路(ASIC),并未纳入如GPU与微处理器的其他运算平台。为突破这些 HLS工具的限制,业界提供测试版软件,整合既有的LabVIEW资料流程式图与HLS优点,以因应FPGA设计作业。如此一来,建置FPGA亦可纳入大量LabVIEW测量与控制演算法,而不受制于微处理器的执行情况,亦不须针对FPGA部署作业而重新设计大量演算法。此软件目前仍在测试中而无法普及,但最后的目标结果可期。

创新开发工具的最后一步,就是让跨硬件系统整合运算/设计的多种模型。这些运算模型包含LabVIEW资料流程式图、DSP简图可用于RF与通讯应用中的多重速率讯号处理、文字式数学可撷取类教科书的方程式、状态机器用于数位逻辑与协定等。

举例来说,如赛灵思Zynq可延伸处理平台所建构的系统单芯片(SoC)系统,未来将整合双核心安谋国际(ARM)微处理器与FPGA。此芯片具备极高的异质运算潜力,但由于微处理器与FPGA分别需要不同的运算语言/模型,所以程式设计作业的难度极高。在理想状态下,工程师应拥有多样的运算模型以支援所有系统,并以更有效的方式撷取演算法,最后部署至最佳执行系统。根据业务需求的不同,这e的“最佳”可能代表最高效能、最高成本效益,或最短上市时间。若要让工具搭配非特定硬件的运算模型,仍有一段开发的路要走,而且必须能满足目前测试系统的开发需求。

开发软件必须能跨执行系统,而达到更高的硬件抽象化与灵活度,以达更高效能、更高成本效益,且更能迅速上市。

虽然非特定硬件的测量演算法与高阶合成工具尚未晋升主流,但开放式FPGA正逐渐普及于自动化测试系统中。FPGA在测试作业中的优势,已值得许多厂商投入更多开发资本,而且只要提升软件工具,将连带缩短开发时间并降低复杂度,促成更多相关应用。如同微处理器与相关 的软件开发环境/测量演算法,带动了虚拟仪控的革命,使用者可设计的FPGA亦将带动图形化系统设计(GSD)的下一波革新,催生未来的测试系统。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FPGA技术正成为驱动创新的核心引擎。2025年8月21日,深圳将迎来一场聚焦FPGA技术与产业应用的盛会——2025安路科技FPGA技术沙龙。本次沙龙以“定制未来 共建生态”为主题,汇聚行业...

关键字: FPGA 核心板 开发板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凭借其开发时间短、成本效益高以及灵活的现场重配置与升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领域。从通信设备到工业控制,从汽车电子到航空航天,FPGA 的身影无处不在。为了充分发挥...

关键字: 可编程门阵列 FPGA 数字电源

2025年8月4日 – 提供超丰富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的业界知名新品引入 (NPI) 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开售Altera®的Agilex™ 3 FPGA C系列开发套件。此开...

关键字: FPGA 边缘计算 嵌入式应用

内窥镜泛指经自然腔道或人工孔道进入体内,并对体内器官或结构进行直接观察和对疾病进行诊断的医疗设备,一般由光学镜头、冷光源、光导纤维、图像传感器以及机械装置等构成。文章介绍了一款基于两片图像传感器和FPGA组成的微型3D内...

关键字: 微创 3D内窥镜 OV6946 FPGA

运用单片机和FPGA芯片作为主控制器件 , 单片机接收从PC机上传过来的显示内容和显示控制命令 , 通过命令解释和数据转换 , 生成LED显示屏所需要的数据信号和同步的控制信号— 数据、时钟、行同步和面同步 。FPGA芯...

关键字: 单片机 FPGA LED显示屏

在异构计算系统中,ARM与FPGA的协同工作已成为高性能计算的关键架构。本文基于FSPI(Fast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四线模式,在150MHz时钟频率下实现10.5MB/s的可靠数据...

关键字: ARM FPGA FSPI

在全球FPGA市场被Xilinx(AMD)与Intel垄断的格局下,国产FPGA厂商高云半导体通过构建自主IP核生态与智能时序约束引擎,走出差异化高端化路径。本文深入解析高云半导体FPGA工具链的两大核心技术——全栈IP...

关键字: FPGA 高云半导体

2025年6月12日,由安路科技主办的2025 FPGA技术沙龙在南京正式召开,深圳市米尔电子有限公司(简称:米尔电子)作为国产FPGA的代表企业出席此次活动。米尔电子发表演讲,并展出米尔基于安路飞龙派的核心板和解决方案...

关键字: FPGA 核心板 开发板

高 I/O、低功耗及先进的安全功能,适用于成本敏感型边缘应用

关键字: FPGA I/O 机器视觉

本文讨论如何为特定应用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我们将介绍不同类型的温度传感器及其优缺点。最后,我们将探讨远程和本地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如何推动科技进步,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先进的温度传感器。

关键字: 温度传感器 CPU FPG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