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 > 单片机
[导读]日前,有消息称龙芯俱乐部发起了“开源龙芯主板”调试成功,正在准备量产,并将建立自己的智能硬件众筹平台,专门推广基于“开源龙芯主板”的智能硬件项目。

日前,有消息称龙芯俱乐部发起了“开源龙芯主板”调试成功,正在准备量产,并将建立自己的智能硬件众筹平台,专门推广基于“开源龙芯主板”的智能硬件项目。

如果从2002年的龙芯一号算起,龙芯这个名字已经存在13年了,这块中文名字“龙芯”,英文名字“上帝之子”,小名“狗剩”的芯片却依然没有市场化,不禁令人唏嘘。这次接着互联网开源众筹的东风,龙芯还能化龙吗?我们来做个探讨。

龙芯的前生今世

龙芯出现的时代背景是PC时代,当年苹果只是个非主流的过气IT公司。风光的是Wintel。那个时候,中国“芯“的愿望非常迫切,先解决有无问题,安全敏感领域能用的问题,市场什么的根本就没有太多考虑。

在这个情况下,中科院用了很少的资金,让胡伟武做出来了龙芯,其实当年的这个龙芯和IDT的一款MIPS指令集的芯片关系非常暧昧。

解决了有无问题之后,各方都给予了高度关注,虽然当年有“汉芯“造假的事情。但是内行都知道从无到有的意义,在资源上给了很多帮助,于是有了龙芯2。

龙芯2其实已经算一颗成功的桌面CPU,其性能已经能满足运行图形UI,日常办公甚至娱乐这些基本功能。要知道,当年是没有iPhone,iPad的,中国能开发出这样一颗CPU已经被很多人幻想要替代Intel做自主PC了。于是,有企业投资建立产业基地,准备把龙芯产业化。

而之后的事实证明了产业化根本没有那么容易,从无到有是一回事,从有到商业化应用是另外一回事。龙芯2的处理器只相当于早年Intel奔腾2的水平,性能根本没有竞争力,而批量太少,价格又低不了,更糟的是,从Linux系统到各种应用软件,都是自己的一套,而整个社会的PC基础都是建立在Windows基础之上的,东西做出来根本就没人用。

龙芯自己也心知肚明,只是搞过一点盒子、笔记本这种东西做极客们的玩具,没有大规模应用。

在军事等信息敏感领域,龙芯倒是获得了一些订单,但是即使在这些领域,龙芯也面临着实用化不足的问题。龙芯是中科院搞起来的,这是一个纯研究项目,而商业化要有丰富的文档,有可靠的产品,有扎实的售后,军事领域对可靠性的要求更高。而龙芯很难做到。

后来,虽然国家经费又支持龙芯搞出来多核心的龙芯3用于超级计算机,但是随着这几年中国处理器行业的进步,龙芯已经不是重点了。超级计算机有江南所的神威,消费电子上华为海思和瑞芯微、展讯都已经赚了好几年钱了。龙芯的价值已经不大了。

龙芯搞智能硬件是怎么一回事?

龙芯目前有三代产品,但是这三代是完全不同的东西,龙芯1系列是MIPS的嵌入式CPU,低功耗低性能低成本,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ARM和MIPS一直是嵌入式市场的竞争对手,ARM独大是智能手机发展起来以后的事情,以前MIPS的性能一直比ARM要好一点。

龙芯2是和桌面处理器竞争的,这个系列目前还是老核心修改,性能和主流桌面处理器已经是天壤之别。

龙芯3是多核心做超级计算机的,在科学计算上表现尚可,也没得到主流市场认可。

目前这个龙芯要搞智能硬件,其实就是龙芯俱乐部做成了一块“开源龙芯主板”。这是一款以开源方式推广的龙芯嵌入式主板,在一块8.5厘米长5.6厘米宽小电路板上集成了龙芯1C SOC ,网口、USB口、电源,SD卡插槽和RTC时钟等主要部件,可以运行嵌入式 Linux系统,实现各种应用。

这个主板主要面向龙芯爱好者、学生、创客、嵌入式开发者,可以广泛运用在网络通讯、物联网、智能控制、嵌入式教学领域。可以做成各种智能硬件。

所谓龙芯进军智能硬件,不过是龙芯俱乐部用龙芯1C做了个开发板,这个开发板可以用来做智能硬件。相当于一个龙芯盒子、龙芯笔记本之后的新极客玩具。这个东西刚好和现在智能化、穿戴式设备、众筹、互联网泡沫有点关系,所以上了新闻,这个东西距离产业化,进军智能硬件还有十万八千里。

从开发者角度,抛弃性能更好的ARM处理器,去用没有多少支持的龙芯,抛弃整条产业链去用龙芯的开发板,这完全是自虐。即使能研发出来产品,成本也会高的离谱,即使有天才的创意获得市场,竞争者用ARM方案模仿同样的创意也会轻易制造出更优秀的产品。

所以,不会真的有智能硬件的开发者或者开发公司真拿来这种极客的玩具来做产品,指望这个东西让龙芯复兴,就是天方夜谭。

龙芯的教训在哪里?

中国处理器行业最近十多年成就还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的展讯、锐迪科早早就在美国上市了,华为海思现在在智能手机芯片上已经距离王者高通很近了。连Intel都要找瑞芯微合作来压成本。

而当年的先驱者龙芯却一直像扶不起的阿斗,这些年占了不少资源,却没有大的成就,产品停留在实验室,难以商业化。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起源。龙芯起步是中科院的一个项目,项目的目的是解决中国芯的有无问题。

研究出来用来干什么?用在实际中需要哪些配套?需要成立什么公司?看中的是哪一块市场?没有一个总体的规划。

芯片的研发更像是一个政治任务,而非商业运作,没有明确的商业目的,做出东西来再想它能干什么?再去搞配套,商业上能成功才是怪事。

而瑞芯微也好,海思也好,都是根据市场来搞研发。首先是我看重什么市场,然后这个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芯片,在什么时间点做出什么芯片来有竞争力?有竞争力还不够,还要给客户想到买了我的芯片要配套什么东西?软硬件需要什么工具?出了问题怎么解决?

开发初衷就是商业角度,产品才会有市场。产品有市场,才有钱招聘人才发奖金,刺激研发,做出优秀的产品,这是一个循环。

而龙芯恰恰没有这个循环,立项没有市场,东西做出来卖不出去,靠国家资源养人研发,靠只拿很少钱的硕士生、博士生工作,产品也好、售后也好,配套也好,能做好才是奇迹。0这些年,龙芯获得了很多资源依然没有产业化,依然只能发展成今天被边缘化的样子,这是龙芯的教训。

 

所以,龙芯从起源上就没有商业化的基因,当年的盒子、笔记本电脑不能让龙芯成“龙“,后来的超级计算机不能让龙芯成”龙“,今天的智能硬件也不能让龙芯成“龙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