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EDA > 电子设计自动化
[导读]摘要:应用HFSS仿真软件分析了Pentium4 CPU散热器的电磁辐射特性。研究了散热器底面尺寸长宽比、鳍的取向及高度对第一谐振频率、第一谐振频率处电场增益及辐射方向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当散热器底面的长宽比≥1时,随

摘要:应用HFSS仿真软件分析了Pentium4 CPU散热器电磁辐射特性。研究了散热器底面尺寸长宽比、鳍的取向及高度对第一谐振频率、第一谐振频率处电场增益及辐射方向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当散热器底面的长宽比≥1时,随着宽边尺寸的增加,第一谐振频率基本保持在2.6 GHz,电场增益基本不变,约为8.3 dB,辐射方向变化较大;鳍的取向对电场增益及辐射方向影响不大,但纵向鳍高度对谐振频率影响较大。
关键词:电磁兼容;Pentium4 CPU散热器;电磁辐射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集成芯片的晶体管集成度和工作频率获得了较大提高,例如Intel处理器在一个内核中集成了上亿个晶体管,且工作频率已经超过2 GHz。目前,在器件水平上,CPU散热器的辐射发射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电磁辐射源。散热器上的能量主要由处理器里的硅核强耦合而来,另外还有散热器附近电路线的耦合。在GHz范围内,硅核的尺寸远小于时钟信号频率及其谐波的波长,所以硅核自身辐射很小,可忽略。但当能量耦合到散热器上情况就不同了,在这些频率上,散热器的尺寸相比于波长不能忽略。当散热器的固有频率接近于CPU的时钟信号频率时,散热器就表现出强辐射,很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干扰,为了减少由此带来的干扰,必须要研究散热器的谐振特性及辐射特性。虽然无法精确模拟硅核中的电路以求解精确结果,但散热器的电磁特性随其相关参数(底面尺寸、鳍取向及高度)的变化趋势也非常重要。本文详细研究了散热器的底面尺寸长宽比、鳍的取向及高度对第一谐振频率(文中分析的均为第一谐振频率,以下简称谐振频率),及谐振频率点处电场增益及辐射方向的影响。通过研究,找出一般规律,为散热器的设计及选取提供依据。

1 数值模型建立
    在EMC标准问题的研究中,CPU散热器问题是电磁兼容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传统CPU散热器的建模,通常把散热器分解成3个部分:接地面、激励源和散热器。从实际集成电路的电磁特性来看,可以将CPU核的电磁特性模拟为一个导体贴片。Brench认为可以将散热器模拟为一个固体块以简化计算。Das和Roy通过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可以用单极子天线模拟激励源。
    与传统的处理器相比,P4处理器的结构和封装有所不同:在集成芯片的顶部集成了一个散热片,并且和芯片的封装绝缘。因此,P4处理器与传统处理器的散热器数值模型有所不同,在文献中,将两种模型进行了对比,文献已经提出了一个简易多层结构数值模型。本文在P4多层简易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更加真实的鳍状散热器,如图1和图2所示。图2中由下向上,依次为接地板(Ground)、贴片(Patch)、介质(Substrate)、集成散热片(IHS)、散热器(HS)。在此模型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以下两点:(1)散热器底面长宽比的变化对谐振频点、谐振频率处电场增益及辐射方向的影响;(2)鳍的取向及高度变化对谐振频率、谐振频率处电场增益和辐射方向的影响。图1和图2中各部分的材料如表l所示。

2 仿真分析
    首先,将散热器看作一个固体块,采用标准尺寸88.9 mm×63.5 mm×38.1 mm,建立模型,对频率1~6 GHz进行扫频,得出反射系数,如图3所示。对比图3与文献中图4的结果可以看出,在第一谐振点基本一致,在低频处仿真结果更加准确。


2.1 散热器底面的长宽比对谐振频率、电场增益及辐射方向的影响
    将散热器底面的长边及高度固定,变化宽边,观察谐振频率的变化和谐振频率处电场增益、辐射方向的变化。设定散热器长边为88.9 mm,高度为38.1 mm,宽边从40 mm变化到95 mm,每增加5 mm计算一次,即底面长宽比由0.93变化到2.22,得到电场增益及谐振频率随底面长宽比的变化图,如图4所示。


    从图4中看出,(1)当长宽比>1.25时,谐振频率变化并不明显,保持在2.6~2.65 GHz。当长宽比减小时,谐振点将明显向低频偏移,例如,长宽比约为0.93时,谐振点已降到2.4 GHz。这是因为,当宽边<长边时,长边是优势尺寸,它决定了散热器谐振频率。当长边为88.9 mm时,它的谐振点在2.65 GHz左右,当宽边>88.9 mm后,此时宽边变为长边,成为优势尺寸,优势尺寸的变化主要影响了谐振点的变化。另外,在长宽比>1.65时,谐振频率有轻微下移;(2)当长宽比>1.3时,电场增益保持在8 dB以上,这个增益大于大多数无线通信系统中便携式器件的天线增益,散热器表现出天线效应。长宽比为1左右时,电场增益下降1 dB以上。另外,电场增益与谐振频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图5给出了3个不同宽边尺寸时,CPU散热器电场增益二维辐射图(3=0),可以看出,辐射方向在θ=30左右。图6(a)~图6(c)给出了随宽边尺寸的增加,CPU散热器3维辐射图的变化。图6(a)是宽边为40 mm时的辐射图;图6(b)是宽边为60 mm时的辐射图;图6(c)是宽边等于长边为88.9 mm时的辐射图。由图6(a)到图6(c)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宽边尺寸的增加,辐射方向由xz面的两个辐射方向渐渐变化为xz面和yz面4个辐射方向,这是因为长边对谐振点是优势尺寸,它主要影响了在谐振点处散热器的辐射方向特性。当宽边小于长边时,长边决定辐射特性,此时有两个辐射方向,如图6(a)和图6(b)所示;当宽边接近长边时,宽边将和长边一起决定辐射特性,此时出现4个辐射方向,如图6(c)所示。
2.2 散热器的鳍取向及高度对谐振频率、电场增益及辐射方向影响
    这里,采用散热器的底面长宽为88.9 mm×63.5 mm。鳍厚度为2 mm,鳍间隔2 mm,散热器底部的高为5 mm。
2.2.1 横向鳍的影响
    横向鳍,即鳍走向沿着x轴,以z轴对称两边各8个。当鳍的高度在0~60 mm时,间隔5 mm,进行仿真分析,得到谐振频率及此频率处电场的增益随鳍高度的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鳍高度在0~60 mm变化时,谐振频率在2.5~2.65 GHz。随着鳍高度的增加,电场增益增大,当鳍高过20 mm后,电场辐射增益基本保持在8 dB左右。


    分别取鳍高为O mm,35 mm和55 mm时,由散热器的电场增益2D图看到,随着横向鳍高度的增加,在散热器底部产生了明显的辐射,并且其辐射方向随鳍高度的增加也在变化,如图8所示,但对其两个主要辐射方向影响不大。
2.2.2 纵向鳍的影响
    纵向鳍,即鳍走向沿着y轴,以z轴对称两边各11个,鳍高度为0~50 mm变化,间隔5 mm进行仿真分析,得出第一谐振频率及此频率时电场增益随鳍高度的变化曲线,如图9所示。从图9中可以看出。纵向鳍的变化对谐振频率的影响较大,而且比较复杂,尤其是在鳍的高度<20 mm时,随着鳍高度的增加,第一谐振频率有350 MHz的漂移,在鳍高为20 mm时,出现了多个不同的谐振点。当鳍的高度>20 mm时,谐振频率基本保持在2.65~2.7 GHz。同时也观察到纵向鳍高度的变化对电场增益影响不大,其保持在8.0 dB,偏差0.4 dB左右。20 mm是个特殊点,此时仿真中出现3个接近的谐振点,只观察了谐振最强的2.7 GHz,所以得出较小的电场增益。


    分别取鳍高为0 mm,33.1 mm,50 mln时,由散热器的电场增益2D图看到,随着纵向鳍高度的增加,在散热器底部产生了明显的辐射,并且其辐射方向随鳍高度的增加也在变化,但对其两个主要辐射方向影响不大,如图10所示。
    由纵向鳍和横向鳍的仿真分析可以看出,总体上纵向鳍与横向鳍表现出几乎一致的效应,也就是说鳍的取向对散热器的辐射方向影响不大。但是纵向鳍高度的变化对谐振频率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尤其当鳍的高度在20 mm以下变化时,谐振频率漂移很大。

3 结束语
    本文重点分析了两个因素对散热器谐振频率、谐振频率处的电场增益及辐射方向的影响,即散热器底面尺寸的长宽比、鳍取向和鳍高度变化。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散热器底面长宽比的变化对谐振频率有着明显的影响;鳍的取向和高度对谐振频率也有一定影响,随着鳍的变化,谐振频率有大约100 MHz的漂移,尤其对于纵向鳍,在其高度<20 mm时,影响更加明显;这3个因素对电场增益也有影响,但总体影响不大,基本保持在8.0 dB左右。但电场增益已经大于大多数无线通信系统中便携式器件的天线增益,使得散热器表现出明显的天线效应;另外可以看到散热器电场辐射有明显的方向性,但其也受到散热器底面尺寸及鳍高度的影响。由此,在设计或者选择散热器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使得散热器电磁辐射及干扰减到最小。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北京2022年10月19日 /美通社/ --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普及发展,过去的"云"是服务于大企业的计算模型,而十多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及业务走上"云端",对计算核心数需求...

关键字: ARM 大数据 云游戏 CPU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对CPU中央处理器的相关内容和情况加以介绍以帮助大家增进对CPU中央处理器的了解程度,和小编一起来阅读以下内容吧。

关键字: CPU 中央处理器 晶圆

在桌面级处理器上,AMD多年来一直在多核上有优势,不过12代酷睿开始,Intel通过P、E核异构实现了反超,13代酷睿做到了24核32线程,核心数已经超过了锐龙7000的最大16核。在服务器处理器上,AMD优势更大,64...

关键字: AMD CPU Intel EUV

华为麒麟芯片(HUAWEI Kirin)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2019年9月6日在德国柏林和北京同时发布的一款新一代旗舰芯片。华为麒麟在3G芯片大战中,扮演了“黑马”的角色。

关键字: 麒麟 CPU 华为Mate 50

据业内信息,近日ADM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ADM正在计划降低其锐龙 7000 CPU的生产计划。现阶段全球市场PC的低迷和销量下滑,再加上AM5平台整体反响不佳等等一系列原因导致ADM采取这一行动计划。

关键字: PC ADM 锐龙 7000 CPU

北京2022年10月17日 /美通社/ --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数字经济时代尤甚。 数据极富价值,堪比新时代的石油。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价值如何快速、高效地释放显得尤为重要。自20...

关键字: 软件 IO SSD CPU

Linux内核是从V2.6开始引入设备树的概念,其起源于OF:OpenFirmware, 用于描述一个硬件平台的硬件资源信息,这些信息包括:CPU的数量和类别、内存基地址和大小、总线和桥、外设连接、中断控制器和中断使用情...

关键字: Linux内核 硬件 CPU

(微控制单元 MCU(Microcontroller Unit),又称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 Unit; CPU)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

关键字: 单片机 芯片 CPU

日前,澜起科技宣布其第三代津逮®CPU系列产品通过了VMware公司的产品兼容性认证,达到VMware ESXi 7.0 U3虚拟化平台的通用兼容性及性能、可靠性要求,满足用户的关键应用需要。

关键字: 澜起科技 CPU VMware兼容性

CPU内部自带的定时器模块,通过初始化、配置可以实现定时,定时时间到以后就会执行相应的定时器中断处理函数。硬件定时器一般都带有其它功能,比如PWM输出、输入捕获等等功能。但是缺点是硬件定时器数量少!!

关键字: 软件定时器 硬件定时器 CPU

电子设计自动化

21191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