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正重塑数据中心生态,供电系统成为支撑算力革命的基石。据国际能源署(IEA),2023至2030年间,数据中心能耗将激增165%,而AI服务器机架功耗已从10kW飙升至120kW以上,单GPU功耗甚至逼近2kW。这种高功率密度需求对电源效率、散热设计和可靠性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
继16Pin电源接口烧熔、显存VRM烧毁等硬件故障之后,近日英伟达旗舰显卡RTX 5090再次陷入质量风波。
高通认为,端侧AI是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随着工业流程的全面自动化,物联网设备在每个节点产生海量数据,传统的云计算模式已难以满足实时性和效率的需求。端侧AI通过边缘计算实现数据的本地处理,赋予工业流程AI感知能力,确保低延迟、高效率的在线计算。这种能力不仅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还通过数据分析和报表处理实现持续改进。
MarketsandMarkets预测,到2027年,全球嵌入式AI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这一增长背后,是对高算力、低功耗、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迫切需求,以及技术碎片化与跨界融合的复杂挑战。在这一浪潮中,瑞萨电子凭借其深厚的半导体技术积累和全球化战略,成为嵌入式AI领域的先锋。
2070 TFLOPS的智慧大脑来了,全新NVIDIA Jetson Thor引领人形机器人进化。从单一“工具人”到真正的物理“智慧体”,Jetson Thor赋予人形机器人通用智慧。
近日有消息称,华为云将裁撤整合多个非战略部门,包括产品部、公有云服务部,以及研发部等,预计将影响数十个下层组织,波及上千名员工。截至发稿,华为云尚未对此事作出正式回应,华为官方也未公开发表任何声明。这种低调的处理方式,引发了外界更多的猜测。
继寻求收购英特尔10%的股份之后,近日又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通过《芯片法案》资金置换股权的方式,强行收购美光、三星、台积电三大芯片巨头的股份。若此举落地,美国政府将从“政策扶持者”蜕变为“直接股东”,彻底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近日,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商用电子束光刻设备“羲之”在浙江余杭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从画质优化 (NSS) 到帧率提升 (NFRU) 和光线追踪(NSSD),Arm 计划覆盖移动端图形处理的多个维度,推动边缘 AI 图形革命。而未来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Arm也将保持在移动计算领域的技术领先,满足手游、AR/VR 和其他视觉应用的未来需求。
当地时间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媒体透露,未来两周内,美国将对进口半导体征收最高300%的关税。这一极端税率远超此前预期的100%,意味着全球芯片供应链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据路透社8月13日独家报道,美国政府自2024年起便已秘密在出口至全球的AI芯片及相关服务器中安装追踪器,以监控这些芯片是否被转运至中国。然而,这种秘密安装追踪器的做法,引发了外界对隐私和道德的质疑。
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公开喊话,指责英特尔现任CEO陈立武存在“严重利益冲突”,要求他必须立即辞职走人。然而,双方在进行了一次面对面会谈后,特朗普对陈立武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发帖夸赞其成功与崛起是一个了不起的故事。这不禁让人好奇,双方会面究竟讨论了什么?为何特朗普的态度前后反差如此巨大?
在这两天召开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成了人形机器人的技能比拼大舞台,它们竞相登台,跳舞、踢球、写毛笔字、当售货员...无所不能,我们仿佛置身科幻电影之中。很多人笃信,具身智能即将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迎来自己的ChatGPT时刻。然而,技术瓶颈让这一愿景仍需时日。NVIDIA、宇树科技和银河通用等领军力量,正在攻克模型、数据和硬件三大卡点,力图让通用人形机器人成为现实。
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批准了英伟达公司(NVIDIA)和美国超微公司(AMD)对华出口AI芯片的许可证,但这一批准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引人瞩目的条件:这两家公司必须将其在中国市场销售芯片收入的15%上交给美国政府。这一前所未有的条款,不仅让美国政府变相成为了两家芯片巨头的“商业合作伙伴”,更在国际贸易和科技领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质疑。
近日有消息称,华为即将推出的全新三折叠旗舰机型将有望成为国内首款商用eSIM智能手机,而后续发布的华为Mate 80系列也可能搭载这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