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球机器人市场的“半壁江山”,2024年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在这个飞速变化的赛道上,电子制造行业的需求持续回暖,渴求更智能、更灵活的自动化解决方案。2025年7月2日,上海ABB机器人超级工厂迎来了一场备受期待的新品发布会。ABB一口气推出三款全新机器人系列——Lite+机器人、PoWa协作机器人和新一代IRB 1200小型工业机器人,不仅秀出技术肌肉,更向中国市场递交了一份深情“答卷”。
蓝牙设备的全球出货量在2025年达到50亿台,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80亿台。这一增长得益于蓝牙技术在消费电子、商业及工业应用领域的广泛渗透。从智能手机到可穿戴设备,从音频外设到工业资产追踪,蓝牙技术的多样性使其成为连接世界的核心技术之一。而截至2025年,蓝牙联盟的成员公司数量已突破41,000家,覆盖全球多个地理区域,其中亚太地区已成为成员公司最密集的区域。在中国大陆,6,000家成员公司使其成为全球第二大成员国,仅次于美国。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蓝牙生态的蓬勃发展,也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无线连接技术领域的战略地位。
AIPC作为新兴且高速增长的应用领域,对内存性能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一方面,它直接驱动了内存技术规格的更新换代和高带宽、低延迟的内存架构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间接推动了内存模块的电源管理技术、信号完整性控制和可靠性设计的全方位升级。从长远来看,随着AI计算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客户端内存性能还将持续快速提升,甚至可能进一步向数据中心级的高性能内存规格看齐。这种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也为未来AI PC的普及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近场通信(NFC)技术以其便捷、安全和高兼容性的特性,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支付宝碰一碰”实现快速支付,到共享单车解锁、快递柜取件,再到智能眼镜的无线充电,NFC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重塑我们的交互方式。根据NFC论坛的最新预测,全球NFC设备的出货量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持续高速增长,尤其在支付、身份认证和无线充电领域,市场需求旺盛。与此同时,随着终端设备屏幕尺寸的增大和天线集成复杂性的提升,NFC读写器芯片面临着更高的性能要求和更复杂的电磁环境挑战。
在2025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展厅中,技术与创新的脉动交织,来自全球的厂商与工程师们围绕元器件、芯片和智能化方案展开热烈交流。我们有幸邀请到DigiKey亚太区副总裁Tony和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Tony向我们揭示了公司如何以研发客户的服务为导向的模式、通过AI赋能数字化创新和对于全球供应链优势应对挑战,并在中国与亚太市场谋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