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嵌入式程序采用“编程—烧写—修改—烧写”的开发模式,大量的时间消耗在重复烧写芯片上,增加了开发成本和研发周期。之后发展到仿真器阶段,虽然简化了开发模式,但是由于仿真器与ARM芯片的兼容性等因素,经常会发生程序在仿真器上能正确运行,但是固化之后运行却出现问题的情况。
巧克力娃娃
得捷芯闻解码研习站第一期:探索能源采集芯片的奥义
手把手教你用嵌入式操作系统
C 语言表达式与运算符进阶挑战:白金十讲 之(10)
vim从入门到精通第02季:使用插件定制自己的IDE开发环境
stm32 嵌入式从入门到精通
内容不相关 内容错误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