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成式光学接收器:赋能床旁检测仪器的未来演进

    在精准医疗快速发展的今天,床旁检测(PoC)仪器正朝着即时化、高灵敏度、多参数集成的方向迭代。作为这类仪器的核心感知部件,光学接收器的性能直接决定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与检测效率。传统分立式光学接收系统在噪声控制、体积优化和功能扩展上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而集成式光学接收器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成为满足床旁检测未来需求的关键解决方案。

  • 性命攸关时刻下医疗物联网安全的实现

    在医疗领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从智能医疗设备到远程诊疗系统,医疗物联网(IoMT)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然而,在性命攸关的时刻,医疗物联网的安全至关重要,任何安全漏洞都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因此,实现可靠的医疗物联网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集成电路:重塑医疗设备的核心力量与发展趋势

    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集成电路作为核心技术支撑,正深刻改变着医疗设备的性能边界与应用场景。从精准诊断到智能治疗,从可穿戴监测到远程医疗,集成电路的渗透让医疗服务更高效、更精准、更普惠。作为医疗设备的 “大脑” 与 “神经中枢”,集成电路的技术演进直接推动着医疗行业的变革,其应用深度与广度也成为衡量医疗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 医疗物联网:智慧医疗与健康设备创新的核心引擎

    当西充县的基层医生借助 AI 全科辅助诊疗系统修正诊断 5517 次,当智能语音外呼系统让公共卫生服务效率提升 3 倍以上,医疗物联网(IoMT)技术正以不可逆转之势重塑医疗健康领域的生态格局。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已突破 4000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保持 20% 以上的年增长率,这一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医疗物联网技术对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和健康保障设备的深度赋能。

  • 国产化替代方案,国产BIA生物电阻抗芯片与进口方案的性能对比

    健康管理设备智能化升级,生物电阻抗分析(BIA)技术凭借无创、快速、经济的优势,已成为体脂监测、慢性病防控的核心手段。然而,长期以来,高端BIA芯片市场被进口品牌垄断,国产芯片因精度、稳定性等质疑难以突破。近年来,以芯海科技为代表的国产厂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性能跃升,其CS1258、CS1253等芯片在医疗级场景中展现出与进口产品分庭抗礼的实力。本文将从核心技术参数、临床验证数据、场景适配能力三个维度,深度解析国产BIA芯片的替代突破。

  • 多模态生物传感器,PPG+ECG+IMU融合的心率变异性(HRV)精准计算

    心率变异性(HRV)作为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核心指标,其精准计算对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运动生理监测及压力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单模态传感器(如独立ECG或PPG设备)易受运动伪影、信号噪声及个体差异干扰,导致HRV分析结果偏差。而基于PPG(光电容积脉搏波)、ECG(心电图)与IMU(惯性测量单元)的多模态融合技术,通过数据互补与算法优化,显著提升了HRV计算的可靠性与精度。

  • DIY健康监测仪,ESP32+MAX30102的脉搏血氧仪代码解析

    基于ESP32与MAX30102传感器的DIY脉搏血氧仪凭借低成本、高灵活性的优势,成为家庭健康监测的热门解决方案。这款设备通过光电容积脉搏波(PPG)技术,可实时测量血氧饱和度(SpO2)与心率(BPM),其核心代码实现涉及硬件驱动、信号处理与数据可视化三大模块。

  • AI健康管家,基于Transformer的慢性病风险预测模型

    全球老龄化加速与慢性病负担加剧的双重压力,慢性病管理正从“被动治疗”向“主动健康”转型。AI健康管家通过整合Transformer架构的深度学习能力与多模态健康数据,构建起覆盖疾病预测、风险分层、动态干预的全周期管理体系。以牛津大学TRisk模型、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elphi-2M模型及OPPO AI健康管家为代表的第三代AI健康系统,正在重新定义慢性病管理的技术范式。

  • FRAM 存储器在便携式医疗刺激系统中的应用

    在医疗技术持续进步的当下,便携式医疗刺激系统凭借其便捷性、可移动性以及能为患者提供实时监测与治疗的优势,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从常见的便携式神经刺激仪辅助康复治疗,到植入式心脏刺激器维持心脏正常节律,这类系统正深刻改变医疗模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医疗效率。

  • 温湿度传感器在药品温湿度监测的重要性

    在医疗领域,药品的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危。从药品的生产、运输到储存的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环境条件对药品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而温度和湿度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温湿度传感器作为精准监测温湿度的重要设备,在保障药品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 气体流量传感器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在现代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浪潮中,气体流量传感器作为一项关键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医疗领域的各个角落。从医院的大型诊疗设备到家用的小型医疗保健器械,气体流量传感器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医疗诊断和治疗的精准性、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利器,MATLAB FFT实现ECGEEG频域分析

    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领域,MATLAB凭借其强大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功能,成为分析心电信号(ECG)和脑电信号(EEG)频域特性的核心工具。通过FFT算法,研究者能够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分布,精准识别信号中的关键频率成分,为疾病诊断和生理机制研究提供量化依据。以下从ECG与EEG的频域分析需求出发,结合具体案例与数据,阐述MATLAB FFT的实现方法与实际应用价值。

  • 远程医疗凭借其独特优势逐渐崭露头角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医疗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远程医疗凭借其独特优势逐渐崭露头角。而 5G 技术的横空出世,更是为远程医疗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其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应用场景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宽。

  • 医疗M2M系统,可穿戴设备与医院信息系统的HL7 FHIR标准集成

    在智慧医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医疗M2M(Machine-to-Machine)系统通过设备间的自动化数据交互,正在重塑患者监护、远程诊疗和健康管理的模式。可穿戴设备作为医疗物联网的核心终端,其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深度集成已成为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关键。HL7 FHIR(Fast Healthcare Interoperability Resources)标准凭借其模块化设计、RESTful架构和强大的扩展能力,为这一集成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医疗数据的互通性与临床价值。

    医疗电子
    2025-08-20
    医疗 M2M
  • 无线激活的植入物:用光攻克医疗难题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医疗领域正不断迎来创新突破。无线激活的植入物利用光来治疗各类医疗难题,这一前沿技术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正逐渐改变着医疗格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