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开源、简单和灵活等特点,RISC-V架构受到业界广泛关注。近年来,市场上相继出现了多款RISC-V架构微处理器,32位RISC-V架构MCU正逐步进入Cortex-M MCU应用领域。本文针对将应用程序从RV32移植到Cortex-M的需求,分析RV32与Cortex-M结构、编程模型和过程调用规范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提出程序移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方法和建议,并进行相关性能分析和比较。
1、启动文件改成对应容量的。2、Device里面选择芯片对应的型号3、C/C++中的Preprocessor Symbols中的FLSAH改为适合你处理器的大小4、把Programming Algorithm 中的FLASH容量选择适合自己处理器大小的
2.6.14的内核,按照网上的帖子,要做的工作量不是很大,现在先整理一下思路,我们从硬件开始,我用的LCD型号是LTV350QV-F04。320×240,这里的320×240是像素点数,其中320是水平方向,240是垂直方向。控制信号我们先
STM32F103ZET6的代码移植到C8T6所要做的修改ZET6中的system.c、systme.h对应C8T6中的sys.c、sys.h芯片选择修改:
基于嵌入式环境中Nucleus到Linux的程序移植方案
基于嵌入式环境中Nucleus到Linux的程序移植方案
摘 要:本文介绍了UNIX平台与IBM主机系统平台之间的差异,并对跨平台移植过程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关键词:IBM主机系统;移植;作业控制语言;初始化器1 引言IBM主机系统,又称IBM大型机,是20世
嵌入式环境中Nucleus到Linux的程序移植方案
嵌入式环境中Nucleus到Linux的程序移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