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计算与5G时代,单节点网络吞吐量需求已突破100Gbps门槛。传统DPDK(Data Plane Development Kit)虽能实现用户态高速转发,但存在开发复杂度高、协议处理灵活性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XDP(eXpress Data Path)与eBPF技术的创新方案,通过内核态-用户态协同卸载机制,在商用服务器上实现单节点100Gbps线速转发,同时保持协议栈的灵活编程能力。
在云原生与零信任架构的浪潮下,系统安全防护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内核模块开发需重启系统,而eBPF(Extended Berkeley Packet Filter)技术通过BTF(BPF Type Format)实现编译时与运行时的数据结构兼容,结合双向数据流监控与动态策略注入,为内核安全提供了革命性解决方案。
在云原生架构向超大规模演进过程中,传统iptables/netfilter架构暴露出两大致命缺陷:百万级连接下的性能断崖式下降(实测延迟增加300%)和静态规则难以支撑零信任安全模型。基于eBPF的Cilium网络方案通过动态策略引擎和内核原生处理,在金融级容器集群测试中实现百万连接下转发性能提升70%,同时将安全策略下发延迟从秒级降至毫秒级。本文将深度解析其技术实现与性能优化机制。
在Linux系统中,不可中断状态(D状态)的进程通常意味着正在等待I/O操作或内核锁,这类问题往往难以诊断。本文将介绍如何结合eBPF和ftrace技术,构建完整的D状态进程阻塞链分析方案,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如何快速定位磁盘I/O延迟或内核锁竞争导致的系统挂起问题。
在容器化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容器集群的安全问题愈发凸显。传统的iptables作为Linux内核中用于网络数据包过滤和转发的工具,在容器网络管理中曾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容器数量的急剧增长和微服务架构的复杂化,iptables的局限性逐渐暴露。eBPF(extended Berkeley Packet Filter)技术的出现为容器网络策略管理带来了新的曙光,Cilium作为基于eBPF的容器网络解决方案,通过其强大的网络策略功能,能够更好地实现容器的零信任安全。
在当今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对内核网络栈的动态追踪以及安全策略的灵活注入变得至关重要。eBPF(extended Berkeley Packet Filter)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内核工具,为开发者提供了在不修改内核源代码的情况下,动态地扩展内核功能的能力。通过eBPF,我们可以实时监控内核网络栈的行为,分析网络流量特征,并动态注入安全策略,从而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
邢孟棒,曾供职于阿里、网易,目前在腾讯云专职做性能优化方向。Linux 业余爱好者,偏好钻研各类工具源码与底层技术原理。在日常的性能工程实践中,比较注重方法论的探索、优化案例的沉淀。热衷于 eBPF 技术,擅长传统工具与 BPF 工具的结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