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

我要报错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对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设备的装置”。原文为:Devices Used to Control,Monitor or Assist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Machinery or Plants)。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作为装置或设备的一部分。通常,嵌入式系统是一个控制程序存储在ROM中的嵌入式处理器控制板。事实上,所有带有数字接口的设备,如手表、微波炉、录像机、汽车等,都使用嵌入式系统,有些嵌入式系统还包含操作系统,但大多数嵌入式系统都是由单个程序实现整个控制逻辑。从应用对象上加以定义,嵌入式系统是软件和硬件的综合体,还可以涵盖机械等附属装置。国内普遍认同的嵌入式系统定义为:以应用为中
  • 小华半导体亮相“ELEXCON 2022” MCU四大产品线诠释芯蓝图

    日前,小华半导体携HC32F460系列等一众芯品亮相ELEXCON 2022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系统展,诠释其在MCU领域的高能解法。

  • 迪拜金融科技峰会将于明年5月举办

    迪拜金融科技峰会启动。迪拜金融科技峰会将由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组织,将于2023年5月8日至9日在迪拜举行。此次活动将会有一些业界全球大咖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他们对行业挑战的看法,并发现最大限度地提升金融科技对个人、企业和经济影响的机会。峰会计划将围绕金融科技的未来、嵌入式和开放金融、...

  • 嵌入式大杂烩周记 | 第 13 期

    在我们嵌入式开发中,通信中有些数据量较大的数据可以压缩之后再进行传输。压缩算法有很多,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 分享一种灵活性很高的协议格式(附代码例子)

    嵌入式开发中,常常会自定义一些协议格式,比如用于板与板之间的通信、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通信等。自定义的协议格式可能有很多种,本篇文章我们来介绍一种很常用、实用、且灵活性很高的协议格式——ITLV格式。

  • 嵌入式大杂烩周记 | 第 15 期

    大家好,我是杂烩君。嵌入式大杂烩周记主要是一些实用项目学习分享,每篇一个主题。SDS 是 C 的字符串库,旨在通过添加堆分配的字符串来增强有限的 libc 字符串处理功能。

  • RTOS相对延时和绝对延时的区别

    嵌入式软件代码中延时是很常见的,只是延时种类有很多,看你用什么延时。

  • 博世全新嵌入式净饮机上市,让每个家庭都能悦享"喝水自由"

    南京2022年10月26日 /美通社/ -- 水,乃生命之源和健康之本。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水也有了进阶追求:外观上,净水/饮水类产品要能优雅嵌入各类家居空间,满足人们对品质之家的追求;功能上,此类产品需满足人们健康饮水,以及全家多场景饮水需求,让喝水不...

  • 嵌入式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成为IT行业乃至大众眼里的焦点

    嵌入式人工智能是当前最热门的人工智能商业化技术之一,所谓的嵌入式人工智能,就是设备无须联网通过云端数据中心进行大规模计算,而是在本地计算就能够实现人工智能,在不联网的情况下就可以做实时环境感知、人机交互、决策控制。随着嵌入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度学习、智能驾驶、智能家居、AI机器人等嵌入式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成为IT行业乃至大众眼里的焦点。

  • 万物互联作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万物互联作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其技术进步和应用进展 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业内人 士认为,目前信息社会的发展已 经开始从“互联网+”向“万物+” 转变,同时“万物+”所需技术条件 基本具备。未来,“万物+”将在大 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下,挖 掘万事万物的数据价值,衍生出 新的应用类型和商业模式,目前,嵌入式AI已经开始进入市场 ,特别是在自动驾驶与数据安全领域得到快速的渗透与应用。同时,数据安全也是关注的一个要点,上传到云端的计算意味着隐私被泄露的风险提升。但是不管怎么样,嵌入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头强劲,势必将引领下一个技术浪潮。而同时随着手机这类用户移动智能终端相关技术的变革,嵌入式人工智能才得以实现并且不断发展。

  • 物联网智能移动终端趋向小型轻薄化,所以eSIM的爆发点来了

    近期,网传苹果新款产品iPhone 14将取消SIM卡槽,并全面推广eSIM的应用。消息一出,引来众多网友热议,总有eSIM将取代传统SIM的气息在蔓延着。但其实,eSIM早就在物联网领域打开了市场。根据Counterpoint发布的eSIM设备市场展望报告显示,预计2021年至2030年间将有超过140亿台eSIM设备出货,其中基于硬件的eSIM (eUICC)将占到出货量的一半。得益于嵌入式技术提供的灵活性、成本效率、安全性和其他众多优势,未来十年,eSIM的使用量有望在各种连接设备中全面增长。

  • 机械转行嵌入式成功上岸

    因为机械出身,行业不太景气,师兄师姐都推荐转行,但是好转一点的就是嵌入式的方向了。互联网的纯软开,算法转的不多,难度也较大吧,基于这些原因,我也是目标岗位方向是嵌入式软开。为了给简历增加点东西, 4月-6月找了个学校附近的公司实习,总共就实习了两个月,中间还有请假,我算了一下,实习天数就21天,写点python脚本和Java的ADB调试。实习比较水,所以在那边就经常学习点自己的东西。

  • secure boot (一)FIT Image

    secure boot 和FIT Image是前段时间接触到的,其实早就该总结下了,奈何懒癌犯了,拖了好久才写出来。之前也有人问我,工作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快速学习”。

  • 加上一些物联网的发展嵌入式变成现在比较主流的技术之一

    科学发展如浪潮般汹涌向前,万物互联成为现如今的一大焦点,以前的手机仅仅就只是一个通信工具,但是现在,大众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性要远远大于其他电子产品,其功能也从简单的通信交流拓展到游戏、摄像、学习、追剧、支付、工作、购物……同时物联网的出现让手机在更多的领域发挥作用,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的概念相差甚远,但又并非是相互对立,恰恰相反,它们相辅相成。也正是因为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的结合,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简便。

  • 物联网和嵌入式的 结合发展对提升自身实力是一种莫大的帮助

    物联网是多种技术相结合后的产物,而嵌入式系统是一种具有监视、制、计算机、设备运行的一种辅助装置,但是有部分人认为物联网是包含嵌入式系统的,我并不同意这一观点,在我看来,物联网和嵌入式系统是两种不完全相同的技术,并不能笼统的说,谁是包含谁的,在很多方面,比如小孩子的玩具方面,物联网并没有涉及到,而嵌入式却无处不在,一个有规律的闪着灯的小玩具里也许就藏着一个简易的嵌入式系统。不过,物联网却离不开嵌入式系统,上文也有提及,物联网是由嵌入式系统和其他各个技术构成,但是其嵌入式系统所包含的领域过于宽广,我个人认为,应该说物联网必须有嵌入式系统的支持而不是物联网包含嵌入式系统。

  • 嵌入式必将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先驱

    嵌入式系统应用在物联网中并非是被其包含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联系,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便利,实现了信息化技术与实践的结合,是当代技术领域中较为领先的系统,但是我们也得注意对系统的保护与更新,防止不法分子的侵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尤其是在将来科技更为发达,每一个器件都连上网的时候,可能一个病毒就可以让一个房子里所有的家电全都瘫痪。在未来的物联网发展中,嵌入式也必将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先驱,为其铺通道路,让其更好更快的发展。

  • 如何检测设备的联网状态?

    嵌入式Linux开发中,有时候我们程序需要检测设备的联网状态。这里分享两种方法:方法一:创建一个socket client尝试去链接一个服务器。方法二:通过检测sysfs下的对应文件。

  • 嵌入式在物联网产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过几十年发展,嵌入式技术已经用在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是嵌入式始终都带有小众,专业性强的属性,让很多非嵌入式领域的同学望而却步。近十几年的发展,物联网覆盖了越来越多领域,包括了家居,商业,工业,农业等领域,不仅吸引了原来嵌入式领域的同学,同时吸引了非常多非嵌入式领域的同学进入物联网领域。

  • 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物联网”时代

    随着IT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物联网”时代。物联网中需要的大量设备不在依赖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产生联系,更多通过协议、通信、程序设计等方式连接到一处。即 “物联网”的目的则是让所有的物品都具有计算机的智能但并不以通用计算机的形式出现,并把这些“聪明”了的物品与网络连接在一起,这就需要嵌入式技术的支持。嵌入式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一种应用,该技术主要针对具体的应用特点设计专用的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

  • 超详细的嵌入式学习路线图

    最近看到APP上,给我推送了很多类似的回答,借此机会,也想着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学习历程,以及结合自身和大牛,分享一些学习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 万物智联时代嵌入式技术及其应用的形态将更加丰富和多元

    万物智联时代,嵌入式技术及其应用的形态将更加丰富和多元,同时也将日益呈现深度物理融合、混合架构共存、群体智能协同、网络安全攸关等诸多新的计算特性。显然,经典的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软硬件技术和开发方法都已很难应对新趋势下的诸多挑战,其本体的知识与技术体系需要进行同步革新,也必然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技术角度看,晶体管相关的先进器件技术、智能的新型计算架构、信息物理融合的计算机制、分布式协同的嵌入式(系统)软件、边缘计算及容器技术、网络空间的高效安全保障机制以及模型驱动的软硬件协同开发方法等,都已成为新计算时代的热点问题和重要方向,值得我们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