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Audi)新发布的A8为全球首款搭载Level 3自动驾驶的量产车,预计最快2018年进入国内市场。也成了传统车厂在智能汽车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的生活随着科技进化,不但更为舒适便利,也比以往丰富多元。那么,东京奥运来年的2021年,世界到底会变成什么模样呢?
IBM 日前公布了全球第一个采用 IBM Watson 的认知服务平台(IBM Services Platform with Watson),该平台透过认知技术增强人类智慧,帮助改善服务提供商的业务营运,使 IT 专业人员空出时间,专注于实现更高价值的成果。
家用型机器人有5大应用领域,分别为家事、娱乐休闲、老人照护及身障辅助、个人移动工具、居家监控。
根据外媒The Information报导,亚马逊(Amazon)正在考虑授予第三方app开发者存取内建Alexa之设备所保存的音档权利,目的是希望透过提供更多数据,吸引开发商继续以Alexa做为开发平台,并随着时间改善软件,却也显示为与Google、苹果等对手竞争,亚马逊对消费者隐私立场已转变。
近日,恩智浦半导体(纳斯达克代码:NXPI)和全球领先的助听器制造商之一Widex宣布携手合作,共同开发和测试恩智浦NxH2003蓝牙低功耗(BLE)音频SoC,并将其集成到Widex BEYOND™助听器中。
在英国伦敦的Bird Street,有一条约10平方公尺的Pavegen Walkway,只要在上面行走就能产生电力,或许可以成为思考的方向。
“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低功耗广域领域亦是如此。eMTC技术从默默无闻中已逐渐强大,越来越受到认可与关注,低功耗广域网络eMTC的市场版图开始强势扩大。
要实施工业互联网,应该从哪里入手?如何拥抱这个必然发生的未来?
通过手势打开车门和家门,行程中可以观察在家的孩子是否安好;本应无人的房间里,突然有人走动,在外旅行的你立即就会收到消息提醒,报警也只是一个按钮的事情。如此智能的场景,已经不再是好莱坞大片中的镜头,这是每一天都可能发生的物联网(IoT)的世界。
随着人工智能、VR、无人机等行业的逐步落地,智能制造产业的市场需求在不断释放。
随着智能家居的蓬勃发展,赋予居家锁具智慧化的生命,智能门锁也成了物联网新兴产品。随着指纹辨识芯片成本进一步下跌,2017年智能门锁市场将迎来更大的爆发。
早在2015年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的座谈会上,世界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的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大胆预言:互联网即将消失,一个高度个性化、互动化的有趣世界——物联网即将诞生。施密特的此番言论可谓互联网公司自我颠覆,意义深远。当前,思科、AT&T、Axeda、亚马逊、苹果、通用电气、谷歌与IBM等在内的美国公司都在布局物联网,争相抢占在物联网产业的主导地位。
日前,2017中国(上海)国际物联网大会召开,达成这样一个共识:伴随一系列短距离通信、传感等核心技术的突破,智能物联新时代的物联网将孕育万亿级规模的全新产业。
目前亚马逊已经在Echo系列加入包含Dot、Tap、Look、Show等不同需求产品,让用户能应对不同使用模式挑选合适的Echo款式,未来在新款Echo系列或许也会区分不同产品类型。
市调机构IDC表示,包括手表、手环、智能衣、耳机等在内的穿戴式设备今年出货合计将达1.25亿台,比去年成长20.4%,IDC更乐观预期,2018~2021年穿戴式设备成长速度不会放缓,预估2021年出货量达2.4亿台,几乎比今年倍增。
法国运输公司Transdev与美国车用配件制造商Delphi联合发表,宣布将携手开发一套全球通用、全自动化的随选服务运输系统。这套系统将于法国诺曼底的鲁昂(Rouen)以及巴黎南郊的巴黎萨克雷(Paris-Saclay)进行实地测试,成为欧盟第一个在开放道路上运行的无人驾驶随选运输服务。
众所周知,美国第二大零售商Target运用独创的怀孕预测模型,几年前缔造了“比父亲还更早知道女儿怀孕”的惊人案例,可谓大数据(Big Data)的经典教材,某种程度上,也称得上是促发智能零售风潮的触媒之一。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智能手机追踪全球数十万人的活动水平,取得一项有趣的发现:在肥胖很少的国家,人们通常每天行走相类似数量的步数。但是经常行走的人与很少行走的那些人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与更高水平的肥胖相一致。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7月1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Large-scale physical activity data reveal worldwide activity inequality”。
西门子工业软件(Siemens PLM Software)高级副总裁Bob Haubrock最近受访时,谈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能为汽车产业带来的好处。Haubrock表示,PLM能实现产品不同生命周期点的数据自动化,因此实际上正在推动工业4.0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