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定时器与通用定时器比较类似,下面是一个TIM1 的PWM 程序,TIM1是STM32唯一的高级定时器。共有4个通道有死区有互补。先是配置IO脚: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
一开始建立了工程,然后程序下载都很正常。不知道什么情况自己下载代码之后,再重新下载代码无法成功。我按照提示找了一下FlashStm32f30x8.flash这个文件,却发现IAR的目录下没并没有。又怀疑是IAR文件丢失。重新安装
PVD (Programmable Votage Detector) ,即可编程电压监测器 。stm32库函数手册中没有细讲这个模块,只是在 PWM一章中列出了两个相关函数。但是这个功能在实际项目中会有较大的作用,当电压过低时,对系统的一些数据
项目中需要使用STM32和FPGA通信,使用的是地址线和数据线,在FPGA中根据STM32的读写模式A的时序完成写入和读取。之前的PCB设计中只使用了8跟数据线和8根地址线,调试过程中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在现在的PCB中使用了8根
在直流减速电机控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PWM来控制直流电机的转速。在控制小车走直线的过程中,需要两者的转速一置(如果要走得很直,还需要在短时间内保证两者的行程大致相当,这可以用PID算法来控制)。因此,
之前已经简单论述过,根据我个人菜鸟的了解与认识,对之前的知识进行整理回顾:DMA:我的理解就是一个通道,或者是一座桥梁。在静态内存到静态内存,或者外设到静态内存间的一个通讯的通道。建立这个通道的好处是:可以
实验的STM32型号:STM32F103C8T6 48引脚涉及到的知识:RCC,GPIO,TIMER,PWM 设置*RCC需打开外部时钟*GPIO查表得知 PA3 默认复用引脚 TIM2_CH4*TIMER使用默认的TIM2_CH4*PWM的控制使用了动态的占空比来达到呼吸效果
原来一直在用3.3 的固件库,3.4 的出来好久了 也没顾得上更新如今的3.5 的库再也忍不住了,建好了个新的V3.5的工程模板 用的是最新的MDK4.20 .3.5 到3.3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 基本没有什么 界面的上变革 目前看来好像仅仅
这里必须阐明系统时钟的简历对于系统运行的重要性。系统所有的运行都是建立在时钟的正常运行上的,没有稳健的系统时钟,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系统。在系统中,复位后首要的任务是建立系统时钟,以下是建立系统时钟的基本
集成开发环境(IDE):Keil公司的RealView MDK(uVision V4.10)源文件编辑器:EditPlus(我在用的)/UltraEdit/SourceInsight/IDE自带的编辑器串口工具:SecureCRT(一个专业的超级终端工具,支持很多接口(包括串口)和
这一节的程序所涉及到的硬件是比较简单,主要是考察对stm32时钟的应用原理性质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参考书目为:《STM32库开发实战指南》 刘火良,杨森著《STM32开发指南(库函数版本)》 正点原子著使用定时器来控制I
1、JTAG是联合测试工作组(Joint Test Action Group)的简称,是在名为标准测试访问端口和边界扫描结构的IEEE的标准1149.1的常用名称。此标准用于测试访问端口,使用边界扫描的方法来测试印刷电路板。使得程序员可以
(昵称和头像已经过处理)这个问题,有很多人问到过。关于STM32定时器的时钟,TIM2使用APB1的时钟,APB1的时钟分明是36M,到了TIM2为什么就是72M了?来来来,不要把问题想的太复杂,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看STM32的时钟图
串口接收函数
AHB,是Advanced High performance Bus的缩写,译作高级高性能总线,这是一种“系统总线”。AHB主要用于高性能模块(如CPU、DMA和DSP等)之间的连接。AHB 系统由主模块、从模块和基础结构(Infrastructure)3部分组成,整
一、GPIO的综合描述stm32每一个GPIO端口拥有2个32bits的configuration寄存器(GPIOx_CRL,GPIOx_CRH),2个32bits的数据寄存器(GPIOx_IDR,GPIOx_ODR),1个32bits的set/reset寄存器(GPIOx_BSRR),1个16bits的reset寄
一、NVIC是中断向量表的统称。因为stm32的中断源非常多,在使用时有些中断必须要具有较高的优先级,那么nvic就诞生了,它就是用来配置中断顺序的。二、打开misc.c文件,可以看到以下列表。 @arg NVIC_PriorityGroup_
最近在看数据手册的时候,发现在Cortex-M3里,对于GPIO的配置种类有8种之多:(1)GPIO_Mode_AIN 模拟输入(2)GPIO_Mode_IN_FLOATING 浮空输入(3)GPIO_Mode_IPD 下拉输入(4)GPIO_Mode_IPU 上拉输入(5)GPIO_Mo
一直想写个类似uCOS的OS,近段时间考研复习之余忙里偷闲,总算有点成果了。言归正传,我觉得OS最难的部分首先便是上下文切换的问题,他和MCU的架构有关,所以对于不同的MCU,这部分需要移植。一旦这个问题解决了
0.前言 去年(2013年)的整理了LwIP相关代码,并在STM32上“裸奔”成功。一直没有时间深入整理,在这里借博文整理总结。LwIP的移植过程细节很多,博文也不可能一一详解个别部分只能点到为止。 【本文要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