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先从ADC的技术参数、采样误差和采样方法几个方面阐述了电能测量时,ADC的选择必须有足够的动态范围去满足信号的最高的幅度,同时又要保持足够的位数去获得必须的准确度。而且,它的采样速率必须足够的高,以便于采样信号中的最高频率成分。MAX125是高速4通道差动输入的14位同步采样A/DC芯片,它每次采集可以输入四路差动模拟量信号,在采/保电路作用下,依次进行A/D转换,每个通道的A/D转换需要3μs,文中通过实例说明MAX125在电能质量测量中是完全胜任的。
介绍了一种不增加A/D转换单元电路板面积却能加倍扩展模拟输入通道数量的创新设计方法—IC(集成电路)层叠并联。相关技术获中国国家专利。本文给出了以MCS-51和ADC0804接口为典型的硬件、软件设计实例。
介绍用PIC16C73自带的八位A/D转换器扩展为十二位A/D转换器, 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和程序流程。它是用以 PIC16C73为MCU构成的海水有机磷测控仪A/D转换部分的一种解决方案。
在低成本、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中,串行接口A/D转换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通道的轮换以及串行数据的传输会降低数据采集的速度和CPU的工作效率。以ADS7844为例介绍基于FPGA和VHDI。语言的A/D控制器设计方法,并通过计算机时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正确性。该控制器具有输入通道自动转换、数据并行输出等特点,提高了采集速度和CPU的工作效率。
文中所设计的船舶导航数据转换器可以只依据一种导航数据,经过数据转换后输出电罗经和GPS两种信号,保证电罗经设备与GPS设备的正常工作。转换器信号的接收与发送是通过不同串口进行,所以有必要扩展串口来解决串口太少的问题。对比分析目前较常用的几种串口扩展方案,本文提出一种采用P89C669作为数据转换的主处理器,AT89C2051作为串口扩展芯片的低成本方案,实现利用并口扩展串口的功能。
基于 CAN总线的风机监控系统以 DSP芯片作为核心控制部件,配合各种传感器和外部电路,自动监控煤矿井下通风的各项指标,实现风机开机、停机、风量调节、电机检测和综合保护的全面智能化,并采用 CAN 现场总线与地面调度室的主机通信,实现集中和远程监控。该系统实现了煤矿井下风机监控自动化,提高了井下安全生产的可靠性,避免因通风不良造成煤矿瓦斯爆炸的可能性。
本文介绍了一种能够进行程序下载的CAN通讯调试器的设计。它既能对支持CAN下载或UART下载的T89C51CC0X芯片进行在线编程,又能对CAN总线上的节点进行通讯功能的调试。主要介绍下载器的工作原理、硬件电路设计和CAN总线的调试界面设计。
本文分析CAN 总线和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优点,综合运用这两种技术构建远程起重力矩监控系统,确保可靠、实时的远程数据传输和控制命令的执行,保障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文中重点阐述了系统的硬件结构与特点、软件工作原理及实现的技术要点,包括CAN 总线上位机软件的编程,MIB 的编写,代理与管理端程序的开发。
为保证安全性与可靠性,车用设备电路板必须经过长时间老化测试。由于需要老化电路板数量较大,设计了一个基于 CAN总线的老化测试系统。介绍了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与设计,详细介绍通信模块处理串口通信的实现方法及通信模块与测试模块的 CAN通信机制。
本文主要介绍CAN现场总线南宁卷烟厂6000kg/h制丝线电控系统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CAN总线功能在艾默生CTPLC上的应用。
基于非IDE专用接口芯片(MCU、DMA、SRAM、CPLD等组成)的光盘复用制机的系统设计;着重对系统功能、整体设计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实现等问题进行了描述;对光盘的存储和读写技术作了相应的介绍。
介绍了一种设计思想独特的非易失性存储器X24C45,其特点是能满足频繁更新数据和快速存取数据的需求。强调了在硬件设计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给出了有关该芯片操作的编程实例。
RS-485总线通信模式由于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通信距离和数据传输速率适当及可靠性较高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智能化传感器集散控制、智能化大楼、监控报警、铁路通信和电力数据采集等领域。本文将对RS-485总线模式下组成的可扩展局域网络作一探讨。
介绍了基于ARM920T嵌入式处理器(S3C2440)硬件平台上的瓦斯涌出量预测系统的设计。基于ARM嵌入式设备体积小、反应快、可靠性高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对多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和即时分析,从而及时地预测瓦斯涌出量的变化。系统采用分源法作为预测算法,讨论了硬件及软件方面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