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苹果在美国旧金山比尔格拉汉姆公民大礼堂召开新品发布会,想必大家已经被各种“玫瑰金”“爱马仕”“Apple TV”...刷屏了。小编还是带大家看看本次发布会上的产品在医疗健康领域都有哪些亮点?
如果你问现在的3D打印机有什么不能够完成的任务,恐怕没有人可以告诉你答案。日前,3D打印技术又在疾病治疗预防领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一名54岁的西班牙癌症患者,在自己的胸腔内植入了3D打印技术制成的世界上首个胸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验血方法,可以评估出一个人衰老的速度。他们认为,这也可以用来预测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以及分析移植器官的“年轻度”。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O2O,对于依赖线下资源的项目,作用无非两个:一是加快连接,换言之是快速获取用户导流量;二是打破信息不对称。但对于传统项目的程序流程,只有优化,不会有根本改变。
你是否每天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又或者每每睡醒一觉之后依旧感觉很疲惫?如果你睡眠质量不佳或者经常遇到睡眠方面的困扰,那么今天要推荐的这款传感器应该会有所帮助。
加拿大一公司日前成功开发出一款名为“Ocumetic”的仿生镜片。只需以注射的方式注入眼睛,大约10秒后,这种眼镜就会自动在眼球中展开,原先不良的视力不但能够被矫正,还能比1.0的视力更好。不过,该镜片只适用于25周岁以上成人,该项技术正在取得国家政府的认可,最快2017年问世。
可穿戴设备已经成为时下热门的产品类型,但真正的可穿戴计算并不是把设备戴在身上,而是嵌入体内。在把芯片植入到人体之后(连接至神经或放置在肌肉或皮肤中),人类和计算机将能够实现一种全新的协同形式。
这绝对是来自未来生活的场景:科研人员研发明了一种可远程控制老鼠绕圈爬行的LED芯片,它是利用光线实现对动物大脑运动神经的刺激。据了解,这种设备对于在光遗传学领域研究的神经学家来说,是一个游戏变革者。由于芯片尺寸非常小、具备可植入性,并且它不需要在老鼠大脑上安装一根粗粗的电线,所以它能为科研人员带来更加“真实”的老鼠日常行为观察。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制造“类器官”(Organoid)的新技术,能把人类细胞作为生物“积木”,搭建出更精确的人体组织微模型。这些微型组织可用于筛选药物,研究组织结构特征对器官生长或癌变的影响,还有助于将来培养出完整的人体器官。
最近,来自美国凯希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Efstathios Karathanasis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技术,可以用纳米粒子追踪转移初期的癌细胞,这使人们有可能阻止癌细胞的扩散。
阿根廷妇幼保健和生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穿戴手套装置,能够检测睡眠状态下婴儿血液中的含氧量、心率和血压状况,并通过适当刺激中断孩子的睡眠,从而避免婴儿在睡眠中猝死。
如果你有入院陪床的经历,或者即便只是在狗血电视剧中看到ICU病房里躺着的病人,那么多他们插满全是的管子和各种数据线,你应该不陌生。我们一直在寻求某种能够简化这种设备的连接方式,使得对病人的生命体征参数监控更加方便,之前是想借助物联网,使用类似蓝牙,zigbee之类的频段进行通信,不过这些占用公共频段的设备变得很多的时候就会是通信发生碰撞。
Molex(莫仕)公司现运营完全符合 ISO 146441-1:1999 8 类认证的洁净室,符合 ISO要求所严格指定的微粒子污染水平标准。该机构位于泰国,每立方英尺空气中所含颗粒物少于 10 万个(0.5mm3),可制造多种符合 ISO 13485 合规的医疗线缆与手术线缆,广泛用于手术室、医院、实验室及诊所。其微生物受控的环境可将室内压力、温度、湿度以及污染水平保持在标准所要求的限度内。
Aspect Biosystems 位于加拿大温哥华,是一家屡获殊荣的生物技术初创公司,专门从事3D生物打印和人体组织工程。该公司生产的一款3D打印机,可以通过3D打印制造出具有全面生物功能的人体组织,并可被用于危险或实验性药物的测试中,最终还可能制造出可移植的生物打印器官。
致力于在电源、安全、可靠和性能方面提供差异化半导体技术方案的领先供应商美高森美公司(Microsemi Corporation) 宣布提供该公司至今所生产的最小无线电模块。尺寸仅为5.5mm x 4.5mm x 1.5mm的ZL70323 经优化用于植入式医疗设备,比如起搏器、心脏除颤器和神经刺激器。这个新型无线电模块取代了该公司的ZL70321器件,并且与用于外部设备控制器的ZL70120无线电模块相互配合。两款模块均基于美高森美业界领先的超低功耗(ULP) ZL70103无线电收发器芯片,这个芯片支持用于医疗植入式通信应用的极高数据速率射频(RF)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