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主要应用技术在于物资管理可视化技术、医疗信息数字化技术、医疗过程数字化技术三个方面。 (一)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监控管理 借助物资管理的可视化技术,可以实现医疗器械与药品的生产、配送、防伪、追
近日,2011年全球研发投入前10名医疗器械公司名单出炉。尽管医疗器械行业受全球经济影响不小,但是全球的大型医疗器械公司都十分重视研发,在2011年都提高了研发支出。排在榜单是的强生公司,其2011年研发支出为75亿
很多人都在医院都用微波治疗仪进行过治疗,但是微波治疗时您可要警惕,小心治疗仪变“灼伤机”。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通报”中提示,治疗仪的使用风险值得关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
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学术论坛上,与会专家全面回顾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并探讨了医疗器械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及需要应对的问题。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医疗器械部主任蔡天智作为做客专家,在3个多小时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医疗市场成为了各大医疗器械厂商角逐之地。而作为医疗器械领域的佼佼者——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在竞争中占据着优势。目前鱼跃医疗正在启动血糖仪的全面推广,正式进
加快医疗器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我国由医疗器械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是行业的需求,是国家的需求,更是民生的需求。2012年,政、医、产、学、研各界协同发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成果累累。2013,崭新的一
据报道,一支来自新加坡一家微电子研究所A*STAR的团队制作出一种小型的传感器,这个团队的主要目标是制造出一种可植入的微型医疗设备,现这一目标还需要依靠广泛的电路研究和测试。这种传感器将一个稳定的膜片与易传
日前,一支来自新加坡一家微电子研究所A*STAR的团队制作出一种小型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将一个稳定的膜片与易传感的硅纳米线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MEMS压力传感器可以更稳定耐用,适用于医疗器械。 原则上来讲,
日前,一支来自新加坡一家微电子研究所A*STAR的团队制作出一种小型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将一个稳定的膜片与易传感的硅纳米线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MEMS压力传感器可以更稳定耐用,适用于医疗器械。原则上来讲,设计一
随着科技是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医疗器械和仪器设备应用于医疗行业。然而这些高科技仪器在给人们带来益处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乱象存在。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环境中,很多患者都不禁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我是不是被
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来自光源的光经过光纤送入调制器,使待测参数与进入调制区的光相互作用后,导致光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正态等)发生变化,称为被调制的信号光,在经过光纤送入
一方面百姓大呼“看病贵”,却不得不在大医院中排起长龙,另一方面看病费用相对较低的基层医疗机构却显得有些冷清。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往往就是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医疗仪器设备配备不完善,无法为病人进行相应的检
全国17.5万家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的医疗仪器和设备中,有15%左右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这也就预示着它们需要更新换代,而在这个过程中,将会保证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医疗器
仪器仪表发展涉及到国民经济多个领域,因此仪器仪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显得十分重要。在仪器仪表产业发展中,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将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仪器仪表
近日,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正研制“球形聚焦集声系统”,以推动世界无创医疗技术的发展。该项目已经成功申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
北京时间12月11日消息,在去年全球经济增长趋缓,工业和制造业增长速度出现停滞的环境下,西门子中国发布的2012年的财报业绩显示,2012年,营收63.5亿欧元,订单60.4亿欧元,这是成立140年以来西门子在中国历史上处于
糖尿病让众多患者痛苦不已,而血糖仪自然成为“糖友”们必备的家用医疗器械了,可以每天对血糖进行监测,了解身体状况。随着家用便携式血糖仪的普及,“糖友”们不用去医院,也能够自测血糖,不仅更加便捷,而且对自
分子诊断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进入。珀金埃尔默、Life Technologies等跨国体外诊断企业,通过并购或合资的方式深度开发国内分子诊断市场。达安基因、科华生物等国内企业也在上市之后进一步加大市场扩张步
美国Zoll医疗器械公司开发出一种可佩戴在病人腰间的世界上第一只“可佩戴型心房除颤仪”,由于设计新颖,该产品曾荣获“北美洲保健医疗产品创意奖”。据研制者介绍,仅美国每年有40多万人死于房颤引起的心脏骤停。市
美国Zoll医疗器械公司开发出一种可佩戴在病人腰间的世界上第一只“可佩戴型心房除颤仪”,由于设计新颖,该产品曾荣获“北美洲保健医疗产品创意奖”。 据研制者介绍,仅美国每年有40多万人死于房颤引起的心脏骤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