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的推动下,全球可再生能源支出正在赶超煤炭,天然气和核电厂的电力投资。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数据,近年来全球增加的发电能力中有一半以上来自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为了改善清洁能源装机量这一核心政策的执行情况,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署成立了可再生能源采购义务合规组织。
为应对气候变化,香港特区政府机电工程署今日推出更新后的“香港可再生能源网”,鼓励和帮助市民安装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装置。
“支持绿色能源,争做认购先锋!截至目前已有1738名认购者,共认购27185个绿证!”——打开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交易平台网站,在一幅幅风场和光伏电站宣传图片下方,有这样一行专门采用高亮字体显示的统计数据。与不断滚动的宣传照片不同,在记者接连6天的查看中,这组实时反映认购交易情况的数据却一直没有变化过。
中国的能源转型迎来了关键时期,分布式开发利用一跃成为能源电力发展的重要方向。从能源和电力的发展角度来看,发展分布式能源是扩大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分布式能源能够助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能源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从而激发能源生产工作活力。
近日出台的《国家能源局关于减轻可再生能源领域企业负担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保障性收购、厘清接网工程投资建设主体、电力市场化交易、降低土地和融资成本、制止纠正乱收费等举措都直指可再生能源产业链的痛点。
根据新能源财经的数字显示,2004年到2011年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年增长率为26.7%。然而,2011年到2017年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增长率仅为0.7%。2017年日本可再生能源投资下降16%、印度下降20%、德国下降26%、英国下降56%。美国小幅增长1%,而中国大增30%(1330亿美元)。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中国的巨大贡献,全球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其实是在下降的。
在自家屋顶架设光伏设备,将发出来的电便捷地即插即用,这一构想如今在天津成为现实。记者近日从国网天津电科院获悉,由国网天津电力牵头完成的一项新技术日前在中新天津生态城落地。它实现了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等智慧用能领域多项成果,并已推广至20余省,显著提升了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能力。
美国阿肯色大学的工程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新型电力变换器系统,可以同时接纳各种能源原料并将其转化为电网系统所用。领域内的专家认为,这意味着美国向进一步融合多种可再生能源用于国家电网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7月21日上午10点,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朱明介绍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
国际能源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集团最新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不包括水电)同比增长14.1%,增加5300万吨油当量。其中,中国超过美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国。BP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指出,中国正引领着全球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
当地时间7月6日,法国环境部长于洛宣布,为了响应巴黎气候协定,法国政府计划到2040年停止售卖汽油和柴油车辆;到2050年时,实现零碳排放。同一天,世界第一艘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氢能的动力船抵达法国巴黎塞纳河畔。此后,它将正式开启"零排放"的环球航行。
据外媒报道,在今年3月和4月,美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几十年来首次超过了核能发电量。
绿色和平组织的新报告发现,最迟到2030年,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风能及太阳能将成为20国集团(G20)所有成员国最廉价的发电形式。
英媒称,10年前,杰夫·莫泽刚刚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得了太阳能专业的硕士学位。但他感觉,在自己的祖国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机会不大,于是他来到了中国。
即便英国的再生能源义务法案(RO)已在今年3月31日全面终止,且政府也按规划持续删减对小型能源系统的补贴,这个多雨的国家仍然传出了好消息── 6月11日,英国电网出现70%电力来自低碳能源的新纪录。
绿能大行其道,2016 年全球新增的可再生能源再创新高。太阳能成本大减,比煤炭或核能发电更便宜,中国成了领头羊,全力推动。 CNBC、德国之声报导,“21 世纪再生能源
分析师说这次价格下滑40%的状况别具历史意义,造成这现象背后的原因是由于融资成本降低,以及印度誓言大幅增加再生能源的比例,给予投资者莫大的信心。太阳能的电力收购价格甚至比全印度最大的动力煤(thermal coal)发电厂的价格(一度3.2卢比)还要低廉。而风力发电的投标价格也创新低,于2月时来到一度3.46卢比。
据外媒报道,由于氮气在大气层的含量极为丰富,其一度被视为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由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氮气原子结构在常规条件下难以被
苹果向来支持使用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使用可替代能源。3月8日,苹果公司宣布,来自日本的零部件供应商 Ibiden 将成为第一家在苹果零部件生产过程中 100% 使用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