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时代来临,无线通信与定位技术成为智能制造体系发展关键,业者纷纷将Wi-Fi与蓝牙技术导入产品,提升装置实时通讯效能与定位精准度,以更强大的智能功能实现对IIoT的愿景。
物联网(IoT)实现了消费者、企业、农业、医疗保健、制造业和公用事业到政府和城市等多个细分市场的颠覆性转型。工业物联网(IIoT)是大型物联网的一个分支,专注于工业应用,如制造业、石油、天然气和公用事业等特殊领域。
虽然建构物联网的必须条件,就能打造完整的工业物联网架构,但毕竟工业环境与一般的消费性或商业应用不同,因此需考虑并选择适用于工业领域的组件或系统,才能满足工业物联网需求。
最近ADI发布了多个工业物联网应用案例,包括机场油库监测、制药厂用水量监测、山地水量监测、半导体晶圆厂的气瓶监测等等,这些应用几乎都有自然和电气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工程施工对正常生产不能产生影响等共性。
工业物联网被视为下一代制造系统的骨干架构,透过OT与IT的串连,让制造系统中各环节的信息可以被完整撷取并无缝串流,从而达到智能制造愿景。
智能化是近年来制造业最重要的趋势,历经过去几年的市场教育,这两年市场询问度已开始提高,而从2016年开始,IT产业掀起人工智能(AI)热潮,AI与物联网的整合将成为未来各垂直领域的主流系统,在制造业中,AI也将成为工业物联网的核心运算架构之一。
时间敏感网络(TSN)的持续发展已导致IEEE 802.1和IEEE 802.3标准发生重大更新。TSN本质上是一个确定性以太网扩展集,同时也是音频视频桥接(AVB)的后继者——最初设计用于支持专业音频和视频环境(如现场DJ演出)中的实时媒体流传输的IEEE项目。
工业物联网(IIoT)将原本独立编程的各种装置,全结合在同一个智能网络系统。这些系统通常具备实时运算、数据互连、资安整合、高性能、可靠、可扩充等能力。由于当前采用的云端解决方案仍有不少限制,因此有越来越多先进且高价值的IIoT使用案例,开始从云端转向雾计算(fog computing)。
越来越多消费者想直接在在线购物,也想获得关于产品的更多信息。制造商则能透过工业物联网(IIoT)收集、了解产品相关信息,将大量的原始数据巧妙地转化,以做出更好的业务决策,并将其转化为真正的客户价值。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纳斯达克代码:NXPI)与S&T科技集团旗下Kontron公司近日宣布开展合作,将恩智浦基于Arm®的i.MX和Layerscape处理器系列与Kontron/S&T的硬件和软件专长紧密结合,共同创建工业4.0解决方案。
透过物联网架构,未来的制造管理人员将可清楚掌握产销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在线人工的干预、实时正确地搜集生产线数据...
工业物联网(IIoT)被视为下一时代的制造业运营骨干,由于制造业的专业性相当高,所需的运营系统与一般企业的差异极大,若由传统的IT部门着手导入,将会困难重重,因此业者建议,架构工业物联网时必须专业分工,底层的感测讯号撷取、边际运算控制与上层的云端平台建立,最好由工控设备厂商或系统整合业者负责,方能事半功倍,打造出最适化系统。
据悉,从2018年开始,我国将在推动工业企业内网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在工业领域逐步部署IPv6、窄带物联网(NB-IoT)、软件定义网络(SDN)、5G等先进技术,并以此形成成熟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和生产体系。
透过物联网架构,未来的制造管理人员将可清楚掌握产销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在线人工的干预、实时正确地搜集生产线数据...
总部位于英国剑桥(Cambridge)的国际产业分析公司Cambashi,近期针对工业物联网(IIoT)的关键趋势及创新发表研究报告。
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IIoT)风潮持续发烧,全球制造业正掀起一波新变革。透过无线通信技术、定位、感测等技术,打造完善的设计,可提升产能、良率,满足工业产线对客制化与速度需求,增进工厂应变能力与智能化程度。
LNS Research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工业物联网(简称IIoT)采用率正在持续增长。但根据研究结果,在权衡联网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时,企业往往没能充分考虑到网络安全挑战的未来态势,且企业存在三大障碍影响IIoT安全发展。
制造业者与系统整合业者都希望利用工业物联网(IIoT),来掌握维修时间表、避免资产损失、并预测机器与系统的问题。据Smart Industry报导,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基础在于网络通讯平台,而用户必须要审慎选择,业者都不希望自己选择的平台一下就被更新的取代。
最近一周,工业领域刷屏的最大新闻莫过于GE新任CEO对工业互联网业务的剥离、裁员,一阵来自美国的冷空气让全球工业领域紧张了起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十九大对我国的制造业提出了一个“激进”的小目标,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提早了十年:即通过20年(原计划30年)的努力,在2035年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PTC公司近日宣布,在Forrester Research最新开展的一项题为“Forrester Wave™:2017年第四季度离散型制造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评估中,PTC凭借Windchill® PLM解决方案获评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软件的市场领导者。PTC在Current Offering(产品竞争力)类目中荣登最佳厂商,而且在Strategy (战略)的榜单上也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