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苏州三星、广州LGD两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顺利获批,已经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国内高世代液晶面板投资热潮进入了第二阶段,同时今年年初实现量产的虹欧等离子项目也完成了产能从216万片到300万片的扩产,同时其
一段隐秘恋情浮出水面,一边是刚刚拿到赴大陆投资面板产业“通行证”的友达光电,一边是国家发改委批文两年有效期倒计时的龙飞光电。 苦等9个月后,台湾地区液晶面板巨头友达赴大陆投资7.5代液晶面板项目的申请
郎朗 一段隐秘恋情浮出水面,一边是刚刚拿到赴大陆投资面板产业“通行证”的友达光电,一边是国家发改委批文两年有效期倒计时的龙飞光电。 苦等9个月后,台湾地区液晶面板巨头友达赴大陆投资7.5代液晶面板项目
TCL集团(000100.SZ)首席运营官薄连明在向媒体解读公司第一季度财报时,一向不在会议时间接电话的薄连明却意外地暂停了会议,出门聊了近5分钟。不过,5分钟后再进入会议室的薄连明似乎心情特别好,聊得也比往常开放得
在中国,有关第6代以后(底板尺寸为1500mm×1800mm以上)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建设和产业链构筑行动正全面展开。其典型代表可在2010年5月于深圳举行的展会——深圳光电显示周暨深圳国际彩电节(2010 CODE/CTVF)
台湾媒体报道,虽然液晶电视面板价格仍在下降,但是下滑空间已经所剩无几。由于电视面板价格已经到达了一个很低的水准,加之供应链的存货大部分消除、未来终端市场的需求回升,电视面板价格谷底很快就会到来,然后
继8.5代LG液晶面板项目11月签约落户广州开发区之后,昨日,广州开发区液晶面板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宣告成立。这是广州开发区积极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又一举措。穗
上周末,液晶面板产业接连传来重磅消息。 已经获得中国政府批准在广州建设8.5代线液晶面板线的韩企LG Display(LGD)在国内强势率领包括创维、康佳、海信等6大国产彩电厂商成立“不闪式3D”联盟,并发布“FPR”3D
作者:SWETA DASH 据iSuppli公司,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大大超出电视、监视器和笔记本电脑的终端市场销售量,导致液晶面板和液晶电视等产成品库存大幅上升。 在人们担心经济放缓并可能陷入双底衰退之际,库存增
投资庞大、毫无经验、投资回收期缓慢、产业技术更换快。 这些因素放在任何其它行业的项目投资上,都会被马上叫停。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种种“看得见”、“看不见”风险的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眼下却在中国
新华社电(记者高少华)在经历漫长等待后,中国台湾最大液晶面板制造商友达光电终于赶在2010年末前拿到渴盼多时的“通行证”:准予赴大陆设立7.5代面板厂。这是台湾首次批准的面板企业到大陆建造高世代面板线项目
北京时间12月17日下午消息,两名消息人士透露,夏普正在考虑在日本中部地区的一家工厂内,新增一条中小型液晶面板生产线。《日经商业日报》此前报道称,本次产能扩张的成本约为1000亿日元(约合11.9亿美元),其中大部
在 TFT LCD 产业里, LED背光源已经发展为一个重要的关键零组件,并且在未来几年将持续成长。根据 DisplaySearch 最新一季「 LED背光源研究分析报告」中指出,估计在2012年第四季大尺寸液晶面板采 LED背光源面板出
全球液晶面板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扭转。 12月15日,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厂商LGD将创维、TCL、海信等中国6大平板电视厂商,以及东芝、LG电子等国外平板彩电厂商的老总召集到北京饭店,目的就是推广其刚刚研发成功的
郎朗 全球液晶面板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扭转。 12月15日,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厂商LGD将创维、TCL、海信等中国6大平板电视厂商,以及东芝、LG电子等国外平板彩电厂商的老总召集到北京饭店,目的就是推广其刚刚研
新一代触摸面板技术将成为产品差异化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就是可用两手10指同时触摸操作的多点触控技术;不仅支持手机,还支持个人电脑和数字标牌的大画面技术;与液晶一体化以减薄厚度和重量的In-cell和On-cell技术等
东芝将投资大约1000亿日元(约合11.9亿美元)建设一座生产小型液晶面板的工厂,主要用于苹果iPhone。据报道,东芝下属的东芝移动显示公司将在日本石川县建设这座工厂。这款低温显示面板能够显示高清图像。据称,该工厂
中国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企业京东方日前宣布,其在安徽合肥兴建的中国首条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已进入试产阶段。预计达成生产后,一年销售收入可达120亿元人民币(下同)。 去年4月,总投资175亿元的京东方6代线项
沉寂许久的中国大陆液晶面板高世代线在近日终于有了新动静。 11月17日,内地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企业京东方宣布,其位于安徽合肥的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实现量产,并正式向客户全面供货。京东方已经与包括联想、三
本报记者许意强 “从产业安全的战略角度,国内彩电企业必须要掌握高世代面板产能,但从企业整体经营的策略角度来看,中短期内外购面板显然要比自产面板的成本低、效率高。” “面对全球高世代面板最大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