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4 月 16 日,中国,北京 —— 自适应和智能计算的全球领先企业赛灵思公司今日宣布,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将采用赛灵思 Versal™ 自适应计算加速平台( ACAP )进行全球 5G 商用部署。
由于供应链方面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苹果新款手机可能会晚于正常情况几周后发布。苹果公司的春季新品有望于美国时间4月15日发布,届时苹果新款iPhone SE手机将会上线,业内猜测这款智能手机价格可能低至399美元。
从昨天开始,魅族17官方开始预热,首张海报直接点明“5G”,凸显三大主题之一“快”;今天第二张海报的主题则是“省”,指的就是省电。魅族17 Pro已经通过了3C认证,显示其支持40W快充,这也是魅族有史以来充电功率最高的手机。综合省电神技,续航方面应该不用担心。
4月15日,荣耀 30 系列新品发布会暨 2020 荣耀春夏秀正式召开,会上荣耀30系列手机与麒麟5G SoC新成员——麒麟985共同亮相,为更多用户带来旗舰级5G体验。
当今,我们走入了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家居产品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喜爱,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购买。在今年年初举行的CES 2020展会,我们看到了很多基于AI、5G、物联网等技术所打造的智能家居新品。这让我们不得不认识到智能家居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
总的来说,智慧交通不仅仅指的是汽车智能,而且还包括道路智能等等。很多人把智能汽车列为传统意义上的交通运输工具。其实,智能汽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通运输工具,而是,融合了智能交互、自动控制、对外通信等能力的综合科技产品。
当今,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5G技术的大力加持下,智慧交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5G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智慧交通的快速发展。
当今,我国正大力支持和鼓励“新基建”。在“新基建”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很多人产生了一些疑问,“新基建”将会对智慧交通的发展造成怎样的影响?“新基建”将引领智慧交通向何处发展?
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新基建”。随着“新基建”号角的吹响,智慧城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一部分,智慧交通建设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让智慧交通与5G、AI、大数据融合性发展十分的重要。
最近,韩国科学与信息通信技术部发布了韩国5G报告,其中指出,截至4月2日韩国5G用户总数达到了577万,仅次于中国,但韩国5G普及率达到了9.67%,中国的5G渗透率为0.69%,澳大利亚为1.3%,美国也只有0.63%,英国为0.56%。从数据上可以看出,韩国的5G普及率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尤其是是中国的14倍。
日本移动运营商选择由是德科技提供测试、验证和优化服务,帮助其部署新 5G 基础设施
3月5日,中央电视台首次报道了包含了7大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第一次为大众熟知。4月1日,国家领导人表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今年暴发的新冠肺炎迅速蔓延,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并且给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然而,反过来说,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智慧医疗产业的变革,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发展智慧医疗的重要性。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复工复产进程加快,但医疗资源依然处在紧张、病患聚集的压力下,整个医疗行业没有丝毫松懈。中国移动立足医疗行业特点和社会情势,推出5G智慧医疗解决方案,通过5G技术、远程诊断、互联网医院平台等,为各地区医疗机构提供了有力支撑,协助医疗行业有序开展工作。
今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全中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来说都是一场重大的灾难。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物联网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十分的巨大,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比如:智慧物流、红外测温、智慧医疗等等。
2020年4月10日,在福州隆重落幕了2020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智慧医疗赛道暨第四届智慧医疗创新大赛福建分赛区决赛。本次智慧医疗大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的智慧医疗发展,并且可以为智慧医疗的发展提供助动力。
在抗击疫情之时,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5G都是最大的话题。我们相信,疫情总会过去,各行业必将复苏,以5G、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等为代表的新型技术会更加发展。
近日,有关新冠疫情的来源,出现了“5G致新冠”、“5G有毒”的阴谋论。
日前,合肥高新区新经济发展基金投资企业安徽云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塔科技”)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正式发布了其自主研制的5G毫米波滤波器。
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19年成都电影票房突破18亿元,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五。借此机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罗宾·普莱比尔,一同聆听她关于特效电影市场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