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松下于25日发布联合新闻稿宣布,将携手研发使用于电视/大尺寸显示器的次世代OLED面板,且双方所将共同研发的「印刷式」次世代OLED技术将是适合低成本量产大尺寸、高精细OLED面板的技术。据日经新闻报导指出,索
近期媒体上出现了大量的OLED将取代LCD的大量报道,特别是在一些日韩大厂在OLED上正加紧布局敏感时刻,这种观点更是甚器尘上。而大陆企业进入LCD液晶显示产业本身就起步晚,产业链布局还没完善,难道又要面临被落后的
10月8日消息,腾讯家电获悉,根据群智咨询和WitsView联合公布八月份中国电视品牌出货报告显示,继七月份中国电视整机出货呈现拉升状态后,八月出货环比继续大幅增长20.9%,出货总量为353.4万台,预计九月份出货将环比
TEJ(台湾经济新报)数据显示,台湾电子行业4月份合并营收同比减少4.45%,环比减少1.03%,同比降幅较3月份收窄2.34个百分点,行业回暖趋势未变。从8个细分行业来看,包括PCB、LED、LCD、IC封测、晶圆制造等五个行业的营
奇美电(3481-TW)董事会通过将办理暂定总额150亿元募资案,预计在6月29日的股东会通过后进行,市场传出,陆资将可能参股,奇美电回应对引进陆资参股抱持开放态度,但尚无定案;法人认为,国内面板业不能单只接受陆资资
根据NPD DisplaySearch最新出版的季度全球电视出货与预测报告指出,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电视出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近8%,为2009年第二季以来最大降幅。全球电视总出货量为5千100万台,液晶电视出货量首次下滑至4千3百万
三星公司(Samsung)日前宣布分割旗下 LCD 事业群,进一步重组显示器业务。三星预计将于今年四月另行成立新的三星显示器公司(Samsung Display Co.),除了强化 LCD 业务以外,也将扩展至 OLED 领域。不过,三星公司仍将
日本松下公司总裁津贺一宏28日(周四)接受采访表示下一代OLED电视机的价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下跌至LCD电视机水平的。津贺一宏表示他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加速决策过程,承诺将在两年内令松下日益衰退的电视机业
松下新任总裁津贺一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预计新一代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的价格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降到与当前液晶电视的水平。松下和索尼本周表示,两家公司将联合生产OLED电视机。松下和索尼的竞争
松下新任总裁津贺一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预计新一代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的价格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降到与当前液晶电视的水平。松下和索尼本周表示,两家公司将联合生产OLED电视机。松下和索尼的竞争
根据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发布的节能惠民工程补贴细则,平板电视也首次纳入补贴范围。细则规定能效达到1级,且能效指数达到1.7及以上水平的液晶电视,以及能效1级,且能效指数达到1.4及以上水平的等离子电视产品可
Sony(索尼)、Panasonic(松下)于25日发布联合新闻稿宣布,将携手研发使用于电视/大尺寸显示器的次世代OLED面板,且双方所将共同研发的“印刷式”次世代OLED技术将是适合低成本量产大尺寸、高精细OLED面板的
近期媒体上出现了大量的OLED将取代 LCD的大量报道,特别是在一些日韩大厂在OLED上正加紧布局敏感时刻,这种观点更是甚器尘上。而大陆企业进入LCD液晶显示产业本身就起步晚,产业链布局还没完善,难道又要面临被落后的
日本松下公司总裁津贺一宏28日(周四)接受采访表示下一代OLED电视机的价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下跌至LCD电视机水平的。津贺一宏表示他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加速决策过程,承诺将在两年内令松下日益衰退的电视机业
中新网报导,大陆2011年刚完成在液晶面板4.5代线、5代线、6代线、8.5代线的布局,韩系厂商今(2012)年就大力推广OLED显示技术。面对液晶技术的再一次升级,京东方副总裁张宇在北京科博会表示,部分生产线将进行改造生
随着科技的进步,庞大的CRT早晚会走出市场,随之取代的为液晶LCD产品,而在监视器领域虽然脚步慢了一些,但是液晶LCD监视器的出现,也印证了时代的潮流。监视器的发展每个过程都发生了很大的质的飞跃。从黑白到彩色,
根据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发布的节能惠民工程补贴细则,平板电视也首次纳入补贴范围。细则规定能效达到1级,且能效指数达到1.7及以上水平的液晶电视,以及能效1级,且能效指数达到1.4及以上水平的等离子电视产品可
AMOLED在技术上的优势几乎是传统LCD难以企及的1.对比传统LCD,AMOLED屏幕非常薄,并且可以在屏幕中集成触摸层,做超薄机更有优势。2.高分辨率AMOLED采用pentile排列,不像传统LCD那样一个像素点等于红绿蓝三个亚像素
图形LCD在嵌入式应用程序中的应用
Sony(索尼)、Panasonic(松下)于25日发布联合新闻稿宣布,将携手研发使用于电视/大尺寸显示器的次世代OLED面板,且双方所将共同研发的“印刷式”次世代OLED技术将是适合低成本量产大尺寸、高精细OLED面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