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电 (2303)今(8日)公布1月合并营收,年增6.87%来到94.52亿元。展望Q1,联电执行长颜博文于6日的法说会上表示,Q1的晶圆出货估计会季增6%、不过晶圆的产品ASP则会季减6%。而在晶圆部分的营益率方面,则是勉强损平(br
打开车盖,通常会看到一堆堆的导线,因为一般汽车的感应器,都利用导线传送数据,增加了汽车重量,使用的燃料亦增加。英国有大学正研发光学无线技术,可应用在汽车上,代替电线传送数据,不但能够减轻汽车重量,
【萧文康╱台北报导】联电(2303)昨举行法说会,新任执行长颜博文表示,短期客户需求不确定性仍高,库存需要时间去化,预估首季晶圆出货季增6%,但平均销售价格下滑6%,产用率由上季80%下滑至75%,营业利益率接近损
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照明技术,其应用前景举世瞩目。LED灯具最要重要的设计内容与形式主要是光,LED新光源促使商业照明和家居照明灯具在设计开发的加速革新,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照明观念,使我们可以从传统的点、
联电(2303-TW)(UMC-US)今(6)日举办法说。新任执行长颜博文主持并预估出货量将季增6%、本业损益两平。联电财务长刘启东指出,在初??期纳入和舰科技后总体表现仍有进步空间,今年第一季亚洲市场中来自中国大陆部分贡献
据悉,谷歌公司日前获得一项智能移动终端多颗LED补光灯闪光专利。谷歌公司此次获得的智能移动终端多颗LED补光灯闪光专利旨在提升智能移动终端产品的连续拍照效果,以及由多个LED补光灯协作以达到氙气闪光灯的品质,智
摘 要:高可靠性、高效率、高功率因数、低成本的LED 驱动是保证LED 发光品质和性能的关键。一种无频闪无电解电容LED 驱动电源已经被提出,它包括一个无电解电容的PFC 变换器
随著全球的环保意识抬头,白炽灯泡将采取逐渐减少用量的政策,以降低环境光源所造成的大量能源浪费问题,取而代之且最具替代优势的新世代光源,就属led 产品莫属。LED发展迄今已
作为照明家族的新生成员,LED灯具优势明显,深受消费者青睐,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了未来照明市场的主流产品,是21世纪照明技术的尖端代表。 据统计,2012年全球LED照明的产值高达26.6亿美元,相较于2011年,增长了
近日,上海欧普照明在浙江嘉善举办了2013商用事业部全国经销商大会,董事长王耀海表示,2013年将正式成为欧普照明启动商用市场的元年。 自1996年成立至今,欧普照明在中国家居照明领域一度被冠以“吸顶灯大王”的称号
LED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光源的设计方法与思路,同时也带来了各种质疑与思考,LED的各项标准、规范无可避免地与之面临着同样的考验。近日,一篇关于“系统评判广东LED路灯产品标杆体系(2010)”(以下简称“标杆体系”)
2012年已经过去,这一年对于LED业者来说可谓喜忧参半,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开始禁止销售白炽灯,而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指引措施,但是LED灯具销售并没有如期爆发,反而出现了很多厂商倒闭的连锁风
近年来城市中的LED广告大屏急剧增长,而有关部门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亟需国家层面给出界定。户外广告洗牌,LED成主力数据显示,2009年起,部分传统广告媒体收入出现负增长,而户外广告媒体收入增长高达79
台湾工研院光电所经理余昱辰今(29)日出席光电大未来研讨会,他表示,全球5大厂Philips、Nichia、Osram、Toyoda Gosei、Cree等透过相互授权,形成独大专利网,以达到主宰市场目的,进而控制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若
目前室内显示市场的主流产品为DLP、LCD等拼接屏,其中DLP拼接因为其在拼缝上比LCD拼接更占优势,所以至今仍然牢牢占据控制室的高端市场。但是DLP技术作为室内屏有以下缺陷,
1月31日,在福建莆田召开的中国科学院“LED室内照明用低成本高效率改进型MCOB封装材料与技术集成”成果鉴定会上,鉴定委员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拥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财产权,且已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产品的技术指标
智能化照明渐成LED行业发展趋势,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情景照明,从而控制LED灯的颜色与亮度,以满足不同场合的照明要求。不仅如此,通过加装感应器,LED就有了“
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之中的竞争如今已由产品本身蔓延至专利技术层面,因此专利技术受关注程度也与日俱增。众所周知谷歌公司向来注重于专利技术,日前有消息称其已获得一项智能移动终端多颗LED补光灯闪光专利。 谷歌
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会把日出的清新温煦与夕阳的温暖柔和光辉与LED照明联想在一起,但浩然科技所提供的MR16灯的确能带来这样的效果。浩然科技是台湾主要的商用LED灯泡制造商,以研发灯泡闻名业界,浩然科技的MR16灯、A
1月29日,工研院电光所经理余昱辰指出,全球五大LED厂商飞利浦(Philips)、欧司朗(Osram)、科锐(Cree)、日亚化学(Nichia)和丰田合成(Toyoda Gosei)通过相互专利授权,形成了庞大的专利网络,以达到掌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