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媒 The Investor 报道,苹果最近为刚挠印制电路板(RFPCB)购入了昂贵的生产设备,该部件是尚未发布的 OLED iPhone 新机的关键组件,可将芯片、显示屏以及相机等部件连接起来。
据Business Korea报道,继近期展示了77英寸柔性和透明OLED显示屏后,LGD日前决定2020年开始生产可卷曲大尺寸(55至75英寸)OLED电视。
近两年来,在消费者对超大屏电视需求不断加剧的趋势下,激光电视开始越来越走俏市场。由于激光电视尺寸大、价格相较于液晶电视更便宜等优势,也吸引了不少传统彩电厂商和互联网彩电品牌的积极涉入,目前来看可谓是市场前景大好。
据外媒报道,两位行业人士称,从2018年下半年起,苹果公司计划在所有新一代iPhone机型上使用OLED屏幕。
据韩国媒体The Korea Herald消息,苹果目前正在和LG Display进行谈判,苹果将向LG Display投资2万亿-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8亿-178亿元)用以组建OLED生产线,而作为回报,LG Display将只为苹果iPhone生产OLED屏幕。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SEMI)及中国OLED产业联盟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OLED产业发展论坛”在河北固安落幕。业内专家透露,中国的OLED产业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正处于从技术研发和规模化生产进行过渡阶段。
根据最近的消息,富士康方面已经开始了苹果新手机的量产公作,虽然只是小规模试产,但意味着苹果所有硬件方面的准备已经就绪,产品也不会有大的改动和调整了。值得注意的屏幕方面也准备就绪了,毫无疑问这次iPhone 8会采用来自三星的OLED屏幕。
据韩国媒体The Korea Herald消息,苹果目前正在和LG Display进行谈判,苹果将向LG Display投资2万亿-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8亿-178亿元)用以组建OLED生产线,而作为回报,LG Display将只为苹果iPhone生产OLED屏幕。
据此前消息称,苹果已经为其2018年的iPhone向三星定下了1.8亿块OLED面板。鉴于与苹果的这种关系,三星对OLED业务十分看重,试图在更远的未来获得苹果的订单。 图片源自外媒
OLED屏幕具有柔性、轻薄、高刷新率等特点。随着OLED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未来OLED有望替代现有的LCD技术,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升级的主导技术。
黑牛食品的产业转型之路又迈出坚实一步。近日,黑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002387)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关联方知合资本发起设立的“河北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基金”(以下简称“显示基金”)已于近期获工商核准,意味着规模达百亿级的产业基金很快将设立完成。
近日,长虹在河南正式发布OLED电视新品——搭载最新一代人工智能交互系统的Q5A系列。该系列新品凭借OLED、杜比视界( Dolby Vision )、杜比音效(Dolby Audio)和HDR技术的融合,将视听体验提升到一个新境界,更是荣获2017年度音画创新大奖。
OLED不仅薄而且还非常柔软,这使得它们比传统灯泡更适合于用在台灯上。而且OLED台灯发射蓝光危害的风险更低。它的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并且能够节省电能。
TCL进入OLED领域,堪称量子点阵营走向解体的标志性事件。至此,全球三大量子点电视企业,仅剩一家还在孤独坚守。2016年,全球有3200亿人民币的资金涌入OLED领域,而同期量子点传出的却是“量子点之父”QD Vision大股东全面撤资的消息。
据报道,中国面板厂BOE将生产WQHD分辨率的OLED,打破三星高分辨率OLED面板的独家垄断市场格局,更多中国手机品牌将有机会推出WQHD智能手机。
作为众多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之一,电子屏幕的发展趋势备受相关企业的关注。近期,韩国企业普遍看好OLED屏幕的发展潜力。
随着苹果iPhone 8的入局,现在的三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OLED屏幕,所以加速抛离LED业务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当然这个领域国产屏幕厂商也开始变的给力起来。
苹果iPhone 8出货恐延期。 外媒引述分析师笔记指出,OLED版iPhone可能9月亮相,但出货落在10月,主要是OLED曲面屏幕有挑战,不过仍可带动苹果iPhone业绩。
全球中小尺寸面板巨擘Japan Display Inc(JDI)7日于日股盘后发布新闻稿宣布,将推延收购日本 OLED面板研发公司JOLED的时间,与JOLED签订股权买卖最终契约的日期将从原先规划的2017年6月下旬延后1年至2018年6月下旬,完成股权买卖的时间从原先规划的2017年12月下旬变更为“未定”。
苹果iPhone未来有无可能数天不用充电? 外媒报导,若Micro LED和可弯曲燃料电池技术成熟,加上5奈米制程若到位,未来行动装置数天免充电,有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