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中传输信号不稳定、成本高、功耗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胎压监测系统、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ZigBee的技术方案。该方案能够实时监控轮胎内部状态, 降低系统功耗、提高系统可靠性,有效地避免了因胎压过高或过低引发的交通事故,保障行车安全。
一种以NEC公司的8位单片机uPD789167和SAM模块为核心的预付费型智能IC卡燃气表的设计,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功能,硬、软件设计及其实际应用情况。
提出了基于FPGA的数据采集方法,采用有限状态机设计AD7864控制器和滤波器,并能由CPU控制采样频率。给出具体设计方法并进行功能仿真。结果表明,数据采集模块能极大减轻CPU的负担,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采集及处理。
在进行基于GPIB总线接口的无线电信号监测软件的设计中,利用C++设计了GPIB接口卡,以增强系统对硬件接口的适应性和扩展性。
针对绝对式光电轴角编码器在采用CAN总线通信方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提出编码器数据传输接口的一种新方法,即通过CAN总线接口实现在带有多传感器、多分系统的控制系统中数据传输,本文论述了它在大型光电跟踪系统中的应用。
一种利用单片机MSP430F413的定时器Time_A实现采样和脉冲宽度调节(PWM)的方法,并应用于精密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时间量采样的模数转换方法,并设计了完全采用软件实现的PID调节程序,用PWM方式完成对精密温度的控制。
系统级RF收发芯片nRF24E1的各个功能模块及其特性,分析了无线键盘的工作原理,介绍了怎样用nRF24E1在无线键盘中实现键盘矩阵扫描和键盘信号的无线接收和发送,并给出了实际应用中的体会。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多DSP的CAN总线通信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利用PC机作为监控主机,采用CAN总线接口卡实现CAN协议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最终实现对各节点电机的监控和管理。设计充分利用TI公司TMS320F2407A的高速运算能力和丰富的片内外资源,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实验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首先简述了高性能ARM9微处理器EP9315以及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的硬件结构与特点;然后提出了EP9315和SJA1000接口电路的实现方案,并给出了硬件设计方案图及主要工作原理;最后详细介绍了Linux环境下CAN设备驱动程序与应用程序开发的原理和流程。
本文先从ADC的技术参数、采样误差和采样方法几个方面阐述了电能测量时,ADC的选择必须有足够的动态范围去满足信号的最高的幅度,同时又要保持足够的位数去获得必须的准确度。而且,它的采样速率必须足够的高,以便于采样信号中的最高频率成分。MAX125是高速4通道差动输入的14位同步采样A/DC芯片,它每次采集可以输入四路差动模拟量信号,在采/保电路作用下,依次进行A/D转换,每个通道的A/D转换需要3μs,文中通过实例说明MAX125在电能质量测量中是完全胜任的。
介绍了一种不增加A/D转换单元电路板面积却能加倍扩展模拟输入通道数量的创新设计方法—IC(集成电路)层叠并联。相关技术获中国国家专利。本文给出了以MCS-51和ADC0804接口为典型的硬件、软件设计实例。
介绍用PIC16C73自带的八位A/D转换器扩展为十二位A/D转换器, 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和程序流程。它是用以 PIC16C73为MCU构成的海水有机磷测控仪A/D转换部分的一种解决方案。
在低成本、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中,串行接口A/D转换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通道的轮换以及串行数据的传输会降低数据采集的速度和CPU的工作效率。以ADS7844为例介绍基于FPGA和VHDI。语言的A/D控制器设计方法,并通过计算机时序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正确性。该控制器具有输入通道自动转换、数据并行输出等特点,提高了采集速度和CPU的工作效率。
文中所设计的船舶导航数据转换器可以只依据一种导航数据,经过数据转换后输出电罗经和GPS两种信号,保证电罗经设备与GPS设备的正常工作。转换器信号的接收与发送是通过不同串口进行,所以有必要扩展串口来解决串口太少的问题。对比分析目前较常用的几种串口扩展方案,本文提出一种采用P89C669作为数据转换的主处理器,AT89C2051作为串口扩展芯片的低成本方案,实现利用并口扩展串口的功能。
基于 CAN总线的风机监控系统以 DSP芯片作为核心控制部件,配合各种传感器和外部电路,自动监控煤矿井下通风的各项指标,实现风机开机、停机、风量调节、电机检测和综合保护的全面智能化,并采用 CAN 现场总线与地面调度室的主机通信,实现集中和远程监控。该系统实现了煤矿井下风机监控自动化,提高了井下安全生产的可靠性,避免因通风不良造成煤矿瓦斯爆炸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