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例子中,串口的收发采用中断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CPU,但每个字节都要中断一次,在115200波特率下,约8.7uS就要中断一次,CPU仍然很累。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方式可以进一步解放CPU,本
一般教科书上提供的UART收发的程序往往是一段采用轮循(Polling)方式完成收发的简单代码。但对于高速的AVR来讲,采用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 MUC的效率。在使用AVR时,应根据芯片本身的特点(片内大容量数据存
现在大部分的仪器设备都要求能过通过上位机软件来操作,这样方便调试,利于操作。其中就涉及到通信的过程。在实际制作的几个设备中,笔者总结出了通信程序的通用写法,包括上位机端和下位机端等 1.
设计采用高性能单片机C8051F020为控制芯片,监控示波器面板上40个按键、3个编码开关及4个电位器的状态。分别介绍了键盘、编码开关和电位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与单片机连接的硬件电路及软件编程的实现
看到网上有一些STC单片机免断电下载程序的例子。但是都是要用串口中断来完成。以下是一个程序片断 拿来说明 在调试程序中加入串口初始化代码,串口中断代码即可实现不断电下载程序 TMOD|=0x20; S
//******************************************************************//@FileName: UART51.C//@Controller AT89S52//@Compiler Keil//@Hardware: 一个普通的I/O,一个定时器T0;和TXD//Descripti
#define __JUZHENJIANPAN_H extern u8 KeysCAN(void); extern void GPIO_Config(void); #endif #include "stm32f10x.h" #include"juzhenjianpan.h" #include"gpiobitmap.h" #define PC0 PCo_0
/*--------------------------------- 延时模块函数 说明:只需在工程中加入delay.c和delay.h 文件,即可用 Delayms(__IO uint32_t nTime); Delayus(__IO uint32_t nTime) --------------------
#ifndef __AT24C02_H__ #define __AT24C02_H__ #include"stm32f10x.h" void iICinit(void); void iicwrite(u8 add,u8 Achar); u8 iicread(u8 add); #endif #include"stm32f10x.h" #include"a
标 注:用到了 PD_0—7,给PO口(单片机板液晶数据口),PA0_2; 已在函数中将他们以寄存器形式配置,注踏出再次配置PD时 不应在配置这些口; 在主函数中需将PD,PA使能。 头函数:#include"1602.h" 函
/*该程序用于使CCP1模块产生分辨率为10位的PWM波形,占空比为50%*/ #include "p18f458.h" /*CCP1模块的PWM工作方式初始化子程序*/ void CCP1INIT() { CCPR1L=0X7F; CCP1CON=0X3C; /*设置CCP1模
1、时钟部分,TIMER2的时钟频率,我是初始化为36M. RCC_PCLK1Config(RCC_HCLK_Div2); //设置低速AHB时钟=系统时钟/2 RCC_PLLConfig(RCC_PLLSource_HSE_Div1, RCC_PLLMul_9); //倍频系数为9 PLLCLK=
首先,我们来看看usb的工作过程。 当usb设备接入到主机时,主机开始枚举usb设备,并向usb设备发出指令要求获取usb设备的相关描述信息,其中包括设备描述(devICe descriptor)、配置描述(configur
// // 文 件 名: download.c // // 目标对象: AT89S52 // // 编 译 器: ISP // // 功能描述: 下料部单独控制程序 // // 修改版本: 0.0 // // //*****************************************************
//HJSMSY-V1.0单片机开发板测试程序//---------------------------------------------// //--------------------------------------------- //=======主函数==================================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