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英格兰皇家外科医学会称机器人很快就能辅助接生或参与其它手术。 专家称,高精密机器人很快就能辅助接生或切除病体恶性肿瘤,届时外科医生只需坐着监管整个手术过程而无需上阵,甚
用机器人替代医护人员,已不是神话,国产医疗机器人开始频繁刷起“存在感”。 外科手术中,天智航的“天玑”第三代机器人能辅助医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手术,让患者的软组织损伤更小、
以PET、MRI为代表的医学图像技术给了医生更多重要的信息,让现代医疗变得更加精准。然而这些设备价格昂贵,测试耗时长,仅仅能够真正帮助一部分的病人。随着AI技术走向应用端,这一领域正迎来革命性变
11月9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2018上海国际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隆重举办。会上,医谷记者有幸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助理何黎明博士,了解人工智能在医
俄罗斯相关专家对坦福大学开发出的一种使用超声波将药物输送到大脑来治疗肿瘤的方法提出质疑,该校表示其精度可达到半毫米,并已准备好进行人体测试。 俄罗斯国家核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
人口老化趋势袭卷全球!以中国来说,现在65岁人口已经占据了总人口的相当大的比例,我国也正在进入高龄社会。 然而平均生命延长,健康余命却未必会跟着延长,机能退化与慢性疾病缠身的老人会愈来愈
记者从辽宁省卫健委了解到,辽宁近日宣布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技术,鼓励推动研发手术机器人、医用机器人、智能康复辅具等AI产业项目。 辽宁省卫健委表示,辽宁将依托高等院
医学临床及动物实验要求对温度进行精确快速的测量,尤其在肿瘤热疗中,温度传感器在对组织温度进行多点实时测量的同时还要消除传统温度计受电磁辐射干扰的问题。相比于传统温度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以其良好
据了解,这项手术借助了微软的MR平台(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通过AR技术将患者的病变位置、血管和组织以3D图像的方式呈现在医生面前,使得手术精准度、安全性都得到提高。据悉,国内
智能胎儿监护系统选用TI公司生产的带24位A/D转换器并具有较强的模拟性能和数字处理能力的MSC1210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把输入通道选择、缓冲、放大、增益调整、A/D转换和数字处理集成到单片电
英特尔与史蒂芬•霍金教授携手,于今天首次对外展示了由英特尔开发的全新通信平台。该平台将替换霍金教授使用了数十年的旧系统,改善他的沟通方式。可定制的平台将于明年1月向研究人员和技术社区开放。
2018年12月17日,从外媒获悉,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SU)的生物和农业工程学生Meagan Moore,已经3D打印了一个全尺寸“人体”,用于放射治疗的研究。
我国传统中医开山著作《黄帝内经》中有一句箴言叫做: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下工治末病。然而由于医疗资源的匮乏和不均衡,疾病预防和早期筛查往往被忽视,资源被更多的投入到救治环节,从而使得“医未病”
2018年12月15日-12月16日,首届中国医学影像AI大会在上海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CAIERA,以下简称联盟)主办,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上海市
要问人工智能技术在哪个领域的应用最受关注,定然离不了医疗行业。目前,医疗人工智能正加速发展,并且在医疗影像辅助诊断方面实现了率先落地,将有效助力癌症诊治等环节。 医疗人工智能,拥有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