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官网上的《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编辑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一份注册信息显示。该项目补注册于2018年11月08日,最近更新于11月26日。研究课题的正式科学名称为“基因编辑人类胚胎CCR5基因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此前网上流传的《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正是该项目的伦理委员会批件。
对于基因编辑婴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回应称,立即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网络上流传出一份《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申请书》申请书显示,该实验始于2017年3月,截止到2019年3月,研究拟采用CRISPR-Cas9技术对胚胎进行编辑,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和孕期全方位检测可以获得具有CCR5基因编辑的个体,使婴儿从植入母亲子宫之前就获得了抗击霍乱、天花或艾滋病的能力。
基因编辑,无论是在人类医学、动植物育种还是药物筛选领域,都备受争议,除了技术层面的争议之外,更多的是伦理道德层面。然而,这个被视为“禁区”的领域,因为贺建奎的这一举动,突然之间又回归大众视野。
Semtech Corporation宣布,韩国最大的电信企业之一的SK Telecom利用Semtech的LoRa® 器件和无线射频技术(LoRa 技术),推出了基于物联网 (IoT)的奶牛健康护理解决方案。这个名为 LiveCare的产品是一种应用了LoRa的生物胶囊,将它植入奶牛的胃肠道内,来追踪和监测奶牛的多项健康指标。
科学家估计,包含在核糖核酸中的“致死代码”存在已超过8亿年,它存在的部分原因是为了保护身体免受疾病侵害。
物联网的影响可以在广泛的行业中体现出来,并以无数种方式触及我们的家居生活、工作场所、以及通勤路上。不过,物联网带来特别深远影响的领域是健康医疗行业。智能心脏起搏器、吸气器、血压监测仪、健康可穿戴设备等尖端创新设备,使跟踪和分类记录个性化健康数据变得前所未有的方便。利用这些数据,医生可以给出更好的诊断,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会更佳。
报道称,HKAI Lab设初创公司加速器计划,每家获选的AI初创可获由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提供的10 万美元启动资金、云端运算和人工智能资源支援。每家初创将可免费进驻实验室6 个月。
1个月前,阿里健康与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宣布共建ET医疗大脑2.0,整合内部资源以加快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拓展。阿里健康副总裁柯研表示,新建立的第三方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将与阿里巴巴之前推出的系列医疗人工智能产品一起,成为ET医疗大脑2.0的矩阵。
随着基本医疗服务的不断完善,“无痛”和“舒适”开始成为新时代里人们对医疗的新需求。时代的发展也为舒适医疗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以AI技术为核心的舒适医疗服务已成为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当然了,这个方向能否走远,我们要打一个问号。
Nordic Semiconductor宣布位于深圳的医疗技术企业深圳市科瑞康实业有限公司选择Nordic的nRF52810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 /Bluetooth LE)芯片级系统(SoC)为其“PC-60F指尖血氧仪”提供处理能力和无线连接。
全球有50万人因乳腺癌死亡,他们当中有90%都是转移性肿瘤。圣地亚哥海军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以及致力于的Google人工智能部门研究人员,目前开发出了一种可期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采用癌症检测算法,可自动评估淋巴结活检。
在AI的加持下,高级分析工具等技术能帮助医疗人员诊断癌症及其它疾病,对医疗行业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在线自动化工具,人们足不出户便能检测自身轻微健康隐患。可穿戴设备能够利用算法对其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检测用户潜在健康问题,并及时向他们(及医生)发出警报。
I快速高效的工作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以肺癌筛查为例,之前对检查结果的确认需要医生亲自来观察患者肺部的医学影片,由于待筛查人群数量巨大,真正的肺癌患者在人群中所占比例又很小,这就造成了医生要进行大量的重复观察才能真正筛查出一名肺癌患者。而引进AI后,就能够替代影像科医生的重复筛查工作。
近日,日本科学家在解决人类不孕不育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利用一位女性的血细胞——人类诱导干细胞(hPGCLCs)——在实验室培养皿中造出了人类卵原细胞。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意味着未来或许可以在实验室中诞生出人类婴儿,从而改变人类生殖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