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讨论用于测量和分析呼吸的各种现有方法,以理解它们在满足日常健康照护和健身追踪要求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局限性。克服这些挑战并不容易,但透过超宽频(UWB)脉冲雷达,能够为诸如Novelda公司的XeThru等感测器提供基础,让这些感测器达到2.8m的有效范围,并能“穿透”衣服等障碍物,而且成本低且易于使用。
心率是反映身体健康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设计一款便于携带、成本低的心率检测装置能够为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凭添一份保障。本文介绍一款心率检测仪以L432KC为处理核心,并凭借L432KC开发板的小巧身姿为mini化便携式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合理的成本控制也使其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
心脏病发作很难提前预测。据《科学》杂志17日报道,英国诺丁汉大学科学家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新算法,能显著提高心脏病发作预测准确率,若投入临床应用,每年或可挽救数百万生命。
近日,由罗氏(Roche)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和诺华合作开发的Lucentis(ranibizumab注射液)已获得美国FDA的批准,用于治疗所有类型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这也是目前美国FDA批准的唯一一款能治疗所有类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药物。
Dexcom是一家在家用糖尿病器械上取得极大突破的医疗器械公司。1999年成立以来,Dexcom一直致力于研发针对个人用户的持续检测血糖CGM(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的产品。目前已经获得FDA认可并且获得Medicare报销的是Dexcom G5 Mobile CGM,这是一款通过植入皮下的探测器,可以7天连续检测用户血糖变化,将实时数据传送到用户手机端或Dexcom的接收设备上。
根据波士顿咨询的预计,现在每年医疗机器人的营收是40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114亿美元,成为第二大机器人市场。下面就随医疗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近日,在武汉举办的2017联合国医疗卫生产品采购研讨会上,一台由海归细胞病理学专家孙小蓉博士团队研制的人工智能宫颈癌诊断机器人“Landing”亮相,其快速精准的癌细胞诊断表现令人惊叹。
按照化疗时代常规的临床研究思路,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必须要对复发、转移的晚期肿瘤有效,才有可能进入到辅助治疗研究。可这种常规的临床研究思路不一定永远正确,有可能适得其反。
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世界上最具耐药性、最能威胁人类健康的“超级细菌”列表“12强”,上“榜”的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急需开发新型抗生素来应对。这是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类似清单,意味着拉响了“超级细菌”警报。
呼吸系统类医疗器械公司ALung近日宣布完成C轮融资,金额3600万美元,Royal Philips (NYSE:PHG)和UPMC 领投, Abiomed (NSDQ:ABMD)、The Accelerator Fund、Allos Ventures、Birchmere Ventures、Blue Tree Ventures 以及Riverfront Ventures跟投。
近日,美国FDA批准了飞利浦智能网络病理解决方案(Philips IntelliSite Pathology Solution,PIPS),这是第一个可以帮助解读数字病理图像的全切片影像系统( whole slide imaging,WIS),也是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该目的的WIS系统。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细胞也是。然而,科学家们在进行现代生物学研究时,大多时候都考察的是细胞群体,而忽略了细胞异质性。
该研究显示,使用来自Prevotella和Francisella 1(Cpf1),这是一种通常使用的基因编辑CRISPR的相关蛋白9(Cas9)的酶替代物,可以校正动物模型以及人细胞中的疾病相关病变。
使用抗体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PET)成像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观察小鼠和其它动物体内潜在的癌症位置。
Scripps研究所(TSRI)的科学家们制造出一种能对抗艾滋病病毒的免疫细胞。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结果显示,这些抗病毒细胞能迅速取代患病的免疫细胞。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有望治愈HIV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