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学中,有很多方法可以检查身体。比如,通过测心率和血压来评估心脏机能;通过验血检测铁含量来诊断是否贫血。但医学的监测手段远没有做到无孔不入。
仿生人眼已经在发展当中,这将减轻数亿人视觉损伤和失明之痛。但它的功能可能不止于此,由于其成像原理,仿生人眼或许可以让人类变成“看穿一切”的超级人。
监护仪(什么是监护仪)可以实时、连续并且长时间的检测病人的一些重要生命特征参数,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而且这种仪器还可便携移动、车载使用,极大的提高了使用频率。随着传感技术和电子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病人监护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无论是声学听诊器,还是数字听诊器,主要功能都是作为心脏和肺部的辅助诊断工具,通过倾听声音信号进行诊断。声学听诊器的使用已经有大约200年的历史,而电子数字听诊器则是近期开发出来的新型设备。
设想一下,一位旅行者走在偏远地区的乡间小路上,因意外受伤或者突发疾病,拨打了急救电话请求帮助。不一会,一架载有医药箱和双向广播设备的无人机向他飞来,通过双向广播设备,他和医生进行了沟通,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了医药箱内的物品。
FDA和IBM之间签订了为期两年的研究计划协议,旨在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安全、高效和可扩展的健康数据交换。
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工具,例如CT、MRI等技术,虽然可以提供静态的3维立体影像,但手术医生在观看的时候仍然只是一个平面的观察视角。
骨盆骨肿瘤最理想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加骨盆重建。但由于骨盆部位结构不规则,周围重要器官较多,解剖部位复杂,无论是手术过程还是术后骨盆重建。
中国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已由2014年的22亿元发展到2016年的228亿,预计2017年将达300亿人民币,市场潜力巨大。
在过去的2016年,贸泽电子全球业绩再创新高,突破10亿美元,欧洲、亚洲区业绩合计比重超过50%,其中中国增长率超过30%。据贸泽电子亚太区市场及业务拓展副总裁田吉平女士介绍,中国区的业务增长主要来源于医疗和交通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软体机械装置,可在不与血液接触的情况下帮助心脏跳动泵血。这种可定制的柔性设备,或催生出新的心力衰竭治疗方案,对于心衰患者来说是一个福音。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期刊上。
此前,部件设计完全依赖于生产工艺能否实现,而3D打印机的出现,将颠覆这一生产思路,任何复杂形状的设计均可以通过3D打印机来实现。尤其是是在医疗方面,3D打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一个初级保健中心,我们与医疗保健工作者交谈,我们发现一台离心机因为没有电而只是充当摆设。
本文将概括介绍什么是心率监控器以及其在当今世界所发挥的作用。然后,本文还将讨论简单的手持式心率监控器在设计中应考虑的事项。最后,我们还将介绍如何通过单部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来实现心率监控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心电图则是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依据,具有诊断可靠,方法简便,对病人无损害的优点,在现代医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