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电子株式会社,今日宣布推出一款非接触式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用于要求具有防水、防尘性能的低功耗应用,如助听器及其他可穿戴设备。
金升阳推出满足EN60601-1、ANSI/AAMI ES60601-1(2×MOPP)第三版医疗认证的15W/25W医疗电源LH15-20BxxMU以及LH25-20BxxMU系列.该系列电源采用加强绝缘设计,隔离电压高达4000VAC,漏电流小于100µA,同时产品自带输出短路保护,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等多种保护功能,能够极大限度地保护系统以及患者的安全。
医疗是全国人民尤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保证医疗器械的稳定可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6号公布,医疗器械生产必须符合严格的生产条件,各大医疗设备厂商遵从国家规定,制定了一整套的生产、测试、售后流程,来保证医疗器械的合格品质。
Berger说:“我们会获取这些记忆编码并把它们放回大脑中。如果我们能贯彻这一点,那么这个假体将可以投入使用。\"
近日,女性生育检测创业公司Bloomlife获得B轮400万美元投资。融资后,Bloomlife将致力于现有监测服务的优化升级,并寻求通过FDA510认证,完成产品商业化布局。
蓝牙无线技术不仅可以取代个人电脑周边的数据线缆,同时也能够满足意料中监护病区的患者周边无线化的需求。在医院监护病区蓝牙网关可以实现蓝牙监护网与有线局域网的无缝连接。
众所周知,医疗器械企业的进步离不开质量和创新,但是,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武器推动企业进步和发展,这些秘诀是如何让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的七大巨头得以立足的呢?我们来一睹为快。
康夫子CEO张超做的正是这样一个“医疗大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从医学文献中自动学习知识、构建知识图谱、实现知识推理,再将普通公众对症状的描述及疾病的理解准确地映射在严肃医疗平面。
达芬奇系统使用的技术使外科医生可以到达肉眼看不到的外科手术点,这样他们就可以比传统的外科手术更精确地进行工作。之所以将机器人引入医疗,是因为在微创手术中,它们可以实现对外科仪器前所未有的精准控制。
在今年早些时候,为抗击Zika 、Chikungunya等多种疾病,微软推出了一款智能捕蚊器,这是个带有64个捕捉蚊子装置的“隔间”,将通过排放二氧化碳来吸引蚊子。而近日,微软开始试图利用无人机和捕蚊器等设备来收集早期病原体,以此来对抗Zika、埃博拉、Chikungunya及MERS类病毒。
我国作为医疗器械进口大国,医疗影像设备也多依赖进口品牌。国产医疗影像设备的“雄起”一方面依赖于利好政策的扶持,另一方面则源于国内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专利意识的加强。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师们,开发出了一种沙粒大小的新型传感器。它可以利用超声波为neural-dust植入物供电和传输数据,但研究人员希望打造出更小的版本,以便用于大脑。
“定向可塑性并不会让病人受到惊吓或是带来痛苦,我们利用生物电子药物来刺激迷走神经释放同样的化学物质,以帮助大脑在单次试验学习中获取快速认知事物的能力。”
癌细胞一开始很小,只能用纳米来衡量,例如一些有破坏性的 DNA、RNA和蛋白质。因此,癌症检测趋向于检测更小的细胞,在肿瘤出现之前,通过“液体活检”过滤血液和其他体液,检测细胞或细胞碎片。
合资公司名为Galvani Bioelectronics,其中葛兰素史克公司占有55%的股份,而Alphabet公司旗下的Verily生命科学公司将持有剩下的股份。这两家公司将会在未来7年时间里共计投资5.4亿英镑给Galvani合资公司,并将相关的知识产权转移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