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纽约时报》报道,也许有一天打印机会颠覆医疗界,批量生产出心、肝、脾、胃、肾,缓解供移植器官的短缺。而现在Scripps Clinic整形外科实验室负责人达里尔·德利马(Darryl D’Lina)博士,正从关节软骨开始,一点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人们的预期寿命更长。根据联合国等机构的数据,中国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由1990年的8.9%提升至2012年的12.3%,到2030年将达24.4%。同时,心脏病、糖尿病、哮喘乃至听力障碍等发病
当人们还在争论“微信到底是什么”的时候,悬壶济世的医生早已将“手术台”移到了微信上。几个月前离开体制跳槽到一家国际医疗中心的张强医生,近日创立了一个微信公众平台“血管”。按他的话说,就是利用微信极低的
科技的进步为人体与机器的沟通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以生物传感器为代表的感知传导技术已成为科技新宠。近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研究人员研发了置身于只能手机,可检测人体各种毒素的生物传感器。伊利诺伊大学
随着电子健康记录系统、成像系统、电子处方软件、医疗索赔、公共健康报告以及相关应用与移动医疗设备的不断兴起,医疗服务行业已经成为最具分析发展潜力的首要大数据受益方。来自病人、记录乃至相关机构的海量数据正
如今,无线医疗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不断推出新的应用程序、终端设备和其他工具,使这些技术在患者群体中得到试用和推广,其中以预警为主要目的的移动监测系统对于许多需要长期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益处很大。 据天津卓朗
荷兰奈梅亨大学附属医院近日发布消息说,该院医生近日佩戴谷歌眼镜完成了一例手术,将主刀医生在手术时的第一视角画面传递播放给学生观看,收到了良好效果。该医院介绍说,长期以来,学生们在观摩手术时,都是通过例
扫除后,你沐浴更衣,换上晚上穿的衣服。今晚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夜晚,你没有选择Intimacy。这款衣服会在你兴奋时变成透明状。你最后选的是CuteCircuit K-Dress,上面装有数百个LED灯。可穿戴技术专家帕克查亚表示Cute
近日,美国举行了两场有关可穿戴技术的重要活动——在旧金山举行的可穿戴技术大会以及在纽约举行的可穿戴技术展。CNN采访了两场活动的主题演讲者,共同畅想可穿戴技术如何在2015年的某一天将人变成机器以及如何改变我
  科学家已经能和一个沉睡了12年的植物人交流。加拿大的研究者对以前没有反应的患者进行提问,同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扫描其大脑的活动。 在扫描器内,患者回答了几个问题,例如“你是否在医院?”,其可以
如果你正处在戒烟或者减肥的过程中,偶尔管不住嘴,偷偷抽几口或者吃太多,你的牙医可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你的“破戒”行为。原因是,你的牙齿内被植入了一个传感器,口腔的一举一动都将得到监控。 台北国立台湾大学的褚
近日在巴西城市库里蒂巴市举办的脸谱进化展上,科学家利用一款免费软件制作出的原始人3D头骨模型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专家说,这款软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数百万年前原始人的相貌特征,还能应用于医学领域。 这款名为
    中国听力学网早在3年前开始介绍一种独特的助听器:嘴内助听器,这是一种通过骨导传播声音的助听器。其英文全名是SoundBite, 直译为“咬声助听器”,可译成“齿传助听器”,又可叫做“牙齿助听器”,现
科学家已经能和一个沉睡了12年的植物人交流。加拿大的研究者对以前没有反应的患者进行提问,同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扫描其大脑的活动。在扫描器内,患者回答了几个问题,例如“你是否在医院?”,其可以
近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仿真模拟团队近日设计出一套计算机虚拟筛选结合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成功提高了枯草芽孢杆菌蓝色荧光蛋白质YtVALOV的稳定性。 蛋白质作为药物、生物制剂和催化剂被人们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