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息时代,数据需要保护,数据蕴含价值,数据指导决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创立于2014年的志翔科技,基于大数据技术,从数据安全起家,为行业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其中又以电力行业为重要切入点,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帮助企业挖掘数据价值。
智慧医疗是智慧城市战略规划中一项重要的民生领域 应用,也是经济带动下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点。 新的一年已开局, 我国智慧医疗产业将持续蓬勃发展,乘“云”直上。 互联网医疗企业、 技术型企业、传统医疗信息化企业纷纷加入赛道,投融资热度强势增 长,2023年我国智慧医疗应用规模或突破 2500亿元。
上海2023年1月18日 /美通社/ --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以及疫情防控政策的全新调整,全民健康已上升至国家战略,从企业到个人,健康管理的意识在不断增强,平安健康也成为大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落实职业健康主...
推动汽车产业与交通、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打破汽车行业、信息通信行业、交通行业之间存在的行业壁垒,在车载智能设备开发、专用通信系统开发、车路协同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形成合力,通过国家支持、企业支撑、合作分享等方式,协力促进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关键技术突破。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数据交互平台。目前网联汽车未实现真正“互联”,各类企业级平台以及政府监管平台数据互不联通。基础数据交互平台通过标准的数据交互方式,与各企业级平台以及行业管理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大数据共享,提供基础数据服务,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并提高行业监管效率。
“新鲜的鲢鱼,今早刚从湖里捞上来的,8块钱一斤。”“大网养的公蟹,冬天吃又肥又香,快来买喽!”“自家菜园种的大白菜,无农药无公害,便宜又安全!”……
深圳2023年1月16日 /美通社/ -- 近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以下简称 "TUV莱茵")正式宣布加入信息无障碍联席会议(Accessibility Joint...
全民医保是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项基本制度,作为“十四五”时期医疗保障发展的总体蓝图,规划是我国医疗保障领域第一个五年规划,凸显特殊意义。引人关注的一点是,其用较大笔墨强调了发展“智慧医保”的重要性。规划在“总体要求”中强调:“建设智慧医保。医疗保障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全面建成,‘互联网+医疗健康’医保服务不断完善,医保大数据和智能监控全面应用,医保电子凭证普遍推广,就医结算更加便捷。”
5G 将是惊人的。你还记得炒作吗?5G 应该比许多家庭互联网连接速度更快,并且基本上随处可用。现实情况是,5G 似乎常常比 4G LTE 更糟糕。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独立组网网络;5G电话用户总数屡创新高,5G套餐用户数突破10亿;我国企业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数量保持世界领先;5G融合应用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5G﹢工业互联网”成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典范……过去的一年,5G发展的“中国速度”再次令世界瞩目。5G发展持续领跑,在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大动力。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
Viasat目前持有的VSTC适航认证已覆盖中国国内75%以上的机型 加利福尼亚州卡尔斯巴德2023年1月11日 /美通社/ -- 2023年1月10日,全球通信公司 Viasat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VSAT)宣布其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颁发的补充型号适航认证...
最近兴起的专有医疗名词,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换句话说,智慧医疗是指围绕真实的医疗场景来智慧化设备与工作流程依托医疗机构对智慧化的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AI等技术方式,通过设备载体,比如机器人、AI辅助诊断等,从而向医疗机构和医护工作人员提供综合性技术服务和产品。互联网医疗和智慧医疗又有本质的区别。互联网是有解决特定的医疗信息互联互通的关系,而智慧医疗是基于信息的互通,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手段增值医疗服务形态。
随着现在中国国力的强大,国民收入及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同时随医学科学技术的智慧医疗发展,我国顶尖的医疗诊治技术也位居世界前列。但尽管如此,大部分老百姓却因为“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的问题头疼,医患关系也愈来愈趋于紧张。以上问题由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包括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机构重复、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技术的技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意识是一切行动的前提和基础,一个行业若要活得长久的发展,首先就必须在思想上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同样,智慧医疗已经展现出自身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了,那么在今后对于智慧医疗的应用意识将会大大增加,智慧医疗可能会进入平常百姓家,人人都有机会享受智慧医疗带来的便利。而只有提高了相关意识,在实际的行动方面才会更有动力,才能够获取更好的效果。目前来讲,智慧医疗的应用还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在中国广大的乡村、县级城市其普及度还并不是很广,对于智慧医疗的应用意识也明显不足。
近年来政府加大对智慧医疗的财政投入,同时出台一系列规划目标和指导实施意见,智慧医疗建设速度加快,但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和监管群众及医疗工作人员的利益,保护患者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和隐私安全,在智慧医疗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在宏观的总体规划还是在具体细节的落实过程上,智慧医疗建设目前还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法律监管处于空白地带,政府审批、监管不到位,导致智慧医疗产业鱼龙混杂。
近日,一位清华大学应届硕士生在网上发布的帖子火了,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围观”热议。
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互联网+模式已经深入到民众生活的各个行业,并不断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传统医疗行业也开始迎接“互联网+”模式的到来。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医疗的结合,在连接和优化配置医疗资源的同时,智慧医疗也在改变着民众的看病方式。与传统就医模式相比,互联网医疗可以让就医变得更省时、省心、省力,不仅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也提高了诊疗效率,最重要的是优化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在疫情的催化下,互联网医疗得以飞速发展。据统计,部分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诊疗咨询量同比增长20多倍,处方量增长近10倍。但互联网医院的潜力依然没有被充分挖掘。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普通大众难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正确判别信息的价值。互联网医疗平台布局内容业务,集成多方专业数据库及医生资源,帮助用户筛选优质的医疗内容,逐步成为大众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当前,内容型平台和服务型平台为互联网医疗用户获取医疗内容的主要渠道。
互联网健康医疗被认为是“互联网+”风口中的风口,通过对医疗健康信息的智能化采集、转换、存储、传输和后处理,从而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医疗健康服务的智能化。因此,数据采集是这一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觊觎者众多。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加入,智慧医疗移动安全产业链也开始兴起,对于互联网+医疗健康方面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我国互联网医疗在促进医疗资源流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开始进入3.0时代,与互联网融合形成线上与线下医疗双规并行的服务体系,提高我国医疗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