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我要报错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
  •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行业,让人类生活更加美好

    从无人驾驶汽车、快递机器人,到手机语音助手、面部识别软件,人工智能正全方位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今年,“元宇宙”话题频频冲上热搜,让人们对未来的智能生活充满向往。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正悄无声息地步入军事和安全领域,机器狗、巡飞弹、无人机等武器装备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正在颠覆人们对传统战争形态的认知。

  • 人工智能与安防技术的新碰撞!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博览会开展

    10月29日-11月1日,2017年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博览会(深圳CPSE安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如期举行,现场可谓热闹非凡,精彩纷呈。作为安防行业两年一度的盛事,深圳CPSE安博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亚洲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安防展会,聚集了1100多家参展商,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业界人士前来参展。随着AI技术的创新浪潮,安防与AI技术相互碰撞、融合,人工智能成为了本届安博会最热门的关键词,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更是令在场的人们联想到《速7》的“天眼”。本次展会还有哪些亮点呢?请跟随记者的脚步一同探寻吧!

  •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既要实现规则创新又要筑牢基本安全保障底线

    智能网联汽车是推动众多重点领域协同创新、构建新型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在塑造产业生态、提高交通安全、实现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国家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法规、政策、技术、标准、试点、项目资金方面的全方位支持,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基本形成,不断突破阻碍产业发展的商业边界、管理办界和技术边界。

  • 我国新能源汽车在质和量上都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经过导入期、成长期并进入快速增长期,已由“政策驱动”为主转向“市场驱动”,从产品上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进步飞速,产品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多项技术指标处于领先地位,从市场发展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趋向良性发展,消费者认可度日益提升。目前,我国进入到了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品质、服务水平,打造新能源汽车优质品牌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今明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在质和量上都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 让人工智能成为“智慧动能”,推动社会进步

    NeuroAI 是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的交叉点,这一新兴领域假定,对神经计算的更好理解将帮助催化人工智能的下一次革命。

  • 越来越多的行业拥抱人工智能产业,高效融合发展

    11月11日,2022年世界工业设计大会在烟台开幕。“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旅航者X2纯电动载人飞行器、北京冬奥会中国国家队雪蜡车、模拟工业4.0生产过程的“智能工厂”实训系统、自适应自组织混流压缩机柔性智能装配生产线”、“共窗未来——全国首创节能减排温控智能窗”……当工业设计拥抱人工智能,中国设计、中国智造迸发蓬勃新活力。

  • AR隧道带你身临其境 围观会“动”的杂志 ——CES Asia 2017上海开幕 全球第一本消费电子类AR杂志诞生

    还记得电影《哈利·波特》中的《预言家日报》吗?当影片中的人打开这份魔法界的报纸时,报刊上的人物立刻动了起来,静态的二维图片变成了动态的三维画面。彼时的观众觉得这不过是虚幻的魔法罢了,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电影中的魔法已经变成了现实。始终走在时代前沿的《消费电子》,就成了这样一份有“魔力”的杂志。6月7日下午,《消费电子》于2017年亚洲消费电子展(CES Asia 2017)的“人工智能技术高峰论坛”上发布了全球第一本消费电子类AR杂志!

  • 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已进入商业应用试点乃至规模落地的关键转折期,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举措之一,将加速带动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加快推动形成适应并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滚动型综合性产业政策体系意义重大。

  • 站在浪尖上的“人脸识别”——专访汉柏科技副总经理邱召强

    当80年代《终结者》上映时,人工智能似乎还像神话般遥不可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近两年来,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路径规划、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应用让大众意识到,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而今年的315晚会却曝光了人脸识别的技术漏洞,让大众顿失安全感。人脸识别到底发展如何?安全与否?或许,致力于开发人脸识别技术的汉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柏”)可以答疑解惑。

  • 医学人工智能守护生命之光:用算力与时间赛跑,推动医疗均质化

    北京2022年12月9日 /美通社/ -- “时间就是生命”,没有哪个时刻会比抢救过程更能印证这句话。分秒必争、先行一步……在救护过程中缩短时间、提高诊治效率,有些人的命运或许就会被改变。 45岁的王大成是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一天,他出现左手活动不灵的症状并逐渐加重,但...

  • 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其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是由“人工智能之父”麦卡锡及一批数学家、信息学家、心理学家、神经生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在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的会议上首次提出。

  • 人工智能技术能推动芯片、机器人等产业发展

    一种名为NeuRRAM的节能芯片修复了一个旧有的计算机设计缺陷,可在较小的设备上运行大规模的人工智能算法,达到与相当耗能的数字计算机同样的精度。

  • 国外十分重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是一门由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语言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数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新学科。

  • 深化医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从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来看,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医疗信息化行业处于发展以来的最好时期。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医疗信息化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创新医疗服务的内容与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已成为深化医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 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得到了多个国家的重视!

    多年来,计算机硬件一直是一个不太活跃的市场。占主导地位的x86微处理器架构已经达到了通过小型化可以实现的性能增益的极限,因此制造商主要关注将更多的内核封装到芯片中。

  • 人工智能技术让我们的企业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AI无处不在,所带来的颠覆性冲击远超过想象,作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AI正在进入高速发展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测算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3619亿美元,其中中国占576亿美元。从投融资规模来看,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投融资金额为714.7亿美元,同比增加90.2%,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投融资金额为201.2亿美元,同比增加40.4%。

  •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我们该如何面对?

    通过对人工智能影响安全运营的了解,我们可以预见人工智能的出现将改变大多数IT和信息安全行业人员的角色。有部分的行业人员对此有着极大的担忧,例如担心自己会被人工智能控制的机器人取代。事实上,人工智能工具能为信息安全专业人员创造机会,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履行工作职责,同时也可利用新洞察来改善整个信息安全计划,并与SOC之外的其他团队展开更多合作。

  • 神经形态计算将彻底改变AI边缘计算方式

    仿生学是一种复制自然结构的科学斜线艺术,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尝试复制生物大脑来制造高效的计算机,只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生物智能究竟是如何工作的这一事实而略有阻碍。凭借我们最好的猜测,我们开发了基于人脑的神经元和尖峰神经网络模型,我们现在正尝试在硅中开发这些模型。硅仿制品通常使用简化版本的神经元,但它们仍然可以为需要快速、节能处理以做出决策的边缘应用提供明显的优势。

  • 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关乎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在人工智能这一关乎全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上,中国展现出了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胸怀和担当,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和战略高度回答了这一问题,并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2021年9月,中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今年3月,中国发布了《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基于自身在人工智能伦理领域的政策实践,近日中国向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缔约国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呼吁国际社会坚持“伦理先行”,将“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理念落实到人工智能技术的管理、研发、使用等各个层面。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在普遍参与的基础上就人工智能伦理问题达成国际协议,在充分尊重各国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和实践的前提下,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国际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旗帜鲜明地反对在人工智能领域构建“小院高墙”、刻意阻挠他国技术发展的做法。

  • 人工智能、5G等技术助力智慧医疗行业发展!

    “AI+医疗”应用离不开医院之间的信息互通、大数据共享。然而事实上,国内大多数医院的医疗信息仍处于“孤岛”状态。有调查显示,当前已有70%以上的医院实现了医疗信息化,但仅有不到3%的医院实现了数据互通。这些医疗数据主要包括医学影像、实验数据以及医生与患者间的交流信息,具有多样性、数据量巨大且持续攀升的特点。此时就需要5G通讯技术来助“AI+医疗”一臂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