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2018年度主要经济数据出炉,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增速,在全国各省的位次均稳步前移。另据太原海关统计,2018年,山西省进出口总值1369.9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17.8%,高于全国平均增速8.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国第9位,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光伏产业链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本质是技术驱动降本提效。目前单晶趋势已经确立,P型电池提效进度放缓,N型电池效率提升潜 力大。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光伏行业最值得期待的变革在于电池环节将由P型电池转向N型电池,其中异质结电池以其效率高、降本潜力大最有潜力成为光伏行业下一个大风口。
2月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决定,现有的关于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和组件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令将继续存在。
“531”断奶政策带来的冲击波,让光伏业在2018年交出了新增装机历史第二高的成绩单,而产业链上的企业则是“喜忧交加”。2019年国家能源局将按照是否需要补贴对光伏业进行“双轨管理”,其中需要国家补贴的项目原则上均应采取市场化竞争方式确定建设项目和补贴标准,相关政策将尽快出台。虽然业内对今年整个国内市场情况预期乐观,新增装机规模预计在35GW到45GW,国外装机也是遍地开花的局面,但整体需求或出现“上冷下热”的情况,整合将提速。
转眼2019年1月已过去,国家能源局确定中国光伏发展将以补贴和无补贴项目并行的背景下,新的一年,中国光伏企业都有哪些新动态呢?
日前,安徽省合肥市发改委发布公告称,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落实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方案建设目标,根据相关通知要求,市发改委牵头编制了《合肥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年)》,现予以公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日前,由隆基捐赠组件的香港首个光伏公益项目建立,助推光伏产业在香港公益领域迈出重要的一步。
1月28日,特变电工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公司与乌海市京运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乌海京运通公司将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向新特能源公司采购多晶硅3.2万吨,根据多晶硅现价估算,该协议总金额预计约25.31亿元(含税),占公司2017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约6.61%。
1月28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4426万千瓦,仅次于2017年新增装机,为历史第二高。其中,集中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分别新增2330万千瓦和2096万千瓦。到2018年12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74亿千瓦,同比增长34%,其中,集中式电站12384万千瓦,分布式光伏5061万千瓦。
近日,浙能集团下属上市公司浙能电力发布了全资及控股发电企业2018年第四季度发电情况。2018年累计发电量12413410.51万千瓦时,其中,光伏发电15056.54万千瓦时。
2019光伏行业何去何从?
近日,全球专业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DEKRA德凯与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CPVT”)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宣布将在相关光伏产品CB领域展开深入合作。DEKRA德凯东亚及南亚区战略发展高级副总裁GerhardLuebken先生,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吴建国先生出席并签署此次合作协议。
2018年给光伏产业带来了许多起伏,包括美国贸易法第201和301条款、中国的“531新政”、印度的特保关税以及欧盟终止按揭保险计划。整个行业的极端不确定性影响了光伏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然而,整体市场情况在2019年将会有所改善,全年需求也将达到新高。
柏林光伏研究所(PI Berlin)发布最新白皮书,其中显示,中国,东南亚和韩国组件制造商在质量审计中获得更高排名,但同时也表示,大型和小型制造商以及制造商本身的质量仍然存在差异。大多数企业组件质量或高于平均水平,产能不超过3GW的制造商的组件质量低于平均水平。
咨询调研机构Wood Mackenzie表示,全球太阳能市场经过一年的跌宕起伏,2019年可能迎来一个大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或超过100GW。
柏林光伏研究所(PI Berlin)发布最新白皮书,其中显示,中国,东南亚和韩国组件制造商在质量审计中获得更高排名,但同时也表示,大型和小型制造商以及制造商本身的质量仍然存在差异。大多数企业组件质量或高于平均水平,产能不超过3GW的制造商的组件质量低于平均水平。
丹麦风能和丹阳能开发商European Energy和瑞士公用事业公司Axpo签署了一份电力购买协议,将在意大利提供300兆瓦的太阳能。
近日,国家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以下主要为光伏相关的内容摘要。
近日,隆基股份、中来股份等光伏A股上市公司发布2018年年度业绩预告。相关数据显示,即便身为“龙头”,其去年净利润相较2017年也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记者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获悉,2018年国内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达到161.1亿美元,为“双反”后的最高水平。具体来说,各环节出口量均超过2017年,其中组件出口量约41GW,同比增长30%,在光伏产品中增幅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