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是可编程器件,在使用时需要编写满足需求的程序。其C语言程序在各个端口、配置初始化完成后,会进入一个死循环,一般用while(1){;}的形式。初始化完成后,单片机就在死循环内一遍又一遍的执行程序逻辑。复位后,就从头开始,初始化完成后,再次进入死循环。
应某位朋友的要求,讲解一下单片机中断的知识,那今天就以51单片机的外部中断0为例,来简单讲解一下单片机中断的用法。
在学习单片机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功能都是通过中断来实现的。之前也举过烧水的例子来阐述中断,今天就讲解一下定时器赋初值的方法。8位的定时器最大可计数2的8次方为256,16位的定时器最大可计数2的16次方为65536。
今天分享一个朋友的文章,关于DOS、汇编的内容,以及雷军的故事。这是一段古董代码了,因为在1994年,当时我的一个老师也是做汇编项目,他跟我聊过的故事是,当时是他跟一个前辈一起去现场给客户看故障,调试,用的ARM汇编,当时前辈是赚了2w,他赚到了6k的样子。
SWO串行线输出是单引脚、异步串行通信,可在Cortex-M3/M4/M7上使用,并由主调试器探测支持,它是利用Cortex内核中ITM模块来实现此功能。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主从项目实战的角度在众多的idea插件中挑选了10款开发必备的神器,帮助大家在日常编码中提升开发效率。
什么Mysql的事务?事务的四大特性?事务带来的什么问题?你详细了解过MVCC吗?它是怎么工作的?
并发编程学什么? 针对小伙伴们的疑问,今天,我就将并发编程需要学习的知识汇总成下图所示,希望能够为小伙伴们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特别推荐一个分享架构+算法的优质内容,还没关注的小伙伴,可以长按关注一下: 长按订阅更多精彩▼ 如有收获,点个在看,诚
这里,我将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总结的内存溢出的情况,以代码案例的形式直观的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为小伙伴们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我们知道手动管理内存意味着自由、精细化地掌控,但是却极度依赖于开发人员的水平和细心程度。如果使用完了忘记释放内存空间就会发生内存泄露,再如释放错了内存空间或者使用了悬垂指针则会发生无法预知的问题。这时候Java带着GC来了,将内存的管理交给GC来做,减轻了程序员编程的负担,提升了开发效率。
分布式系统为什么需要链路追踪? 随着互联网业务快速扩展,软件架构也日益变得复杂,为了适应海量用户高并发请求,系统中越来越多的组件开始走向分布式化,如单体架构拆分为微服务、服务内缓存变为分布式缓存、服务组件通信变为分布式消息,这些组件共同构成了繁杂的分布式网络。
前面的话 本文介绍如何在matlab的simulink中嵌入C语言进行多输入多输出的仿真;这样暂时脱离硬件平台的问题,快速验证算法的可行性,从而提高效率,总体来说,simulink挺香的,不过由于不可抗拒因素,在一些高校强行被ban,非常可惜,但是我相信我们最终会拥有比matlab更强大的软件。
在使用C语言开发嵌入式产品的过程中,当使用到malloc函数时候都会有一个争议, “使用动态内存分配安全吗?” ,就连美国军方在safety-critical的嵌入式航空电子设备代码中,也禁止动态内存分配,我们来细细分析下。
一周至少一篇到今天已经持续30周了,希望每一篇多多少少能给大家带来点干货。同样的,今天分享的基本上一面试就会被问的网络IO。文中涉及的代码部分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对这概念的理解。在看文章之前大家也可通过下面的思维导图看看自己是否能回答出来。
秒杀这个话题到现在来说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不过因为又临近一年一度的双11,而且发现前段时间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一些大厂其实还是在频繁的问到这个场景题,所以还是准备拿出来说说。
我是Redis,一个叫Antirez的男人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上。 那天,Redis基友群里,许久未见的大白发来了一条消息……于是,大白拉了一个新的群 以后的日子中,咱们哥仨相互配合,日常工作中最多的就是数据同步了……
叮。。。。。美团来电。这次不是外卖而是电话面试。所报岗位为后端/服务端开发,但是从我的复盘来看,这和 Java 后端开发的内容差不多,除了部分的语言特性外,还是四大件基础知识为重,下面我们来看看都问了啥,小心下次面你的时候就有这些问题哦~
不知道有多少人去了解过语言的发展史,早期C语言的语法功能其实比较简单。随着应用需求和场景的变化,C语言的语法功能在不断升级变化。
linux命令是对Linux系统进行管理的命令。对于Linux系统来说,无论是中央处理器、内存、磁盘驱动器、键盘、鼠标,还是用户等都是文件,Linux系统管理的命令是它正常运行的核心。
对一个字节数据,逐个交换其高低位;例如11010001,经过0-7、1-6、2-5、3-4对应位的交换,变成10001011。对于该问题,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对原字节通过移位操作来逐位处理,使用另一个变量来存储交换后的结果。这种解决方案处理起来思路清晰,编写代码应该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