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英飞凌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发布由双方合作编写的《智能制造管理白皮书(2017版)》。白皮书的出版旨在为政府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政策及相关国家战略,提供依据和实施方向;同时,也为有志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企业,提供制造管理指南,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管理的有效落地。
近年来,随着智能工业迅速发展,急需要各种高科技产品辅助生产,催生了各类高科技产品。而据业内专家看来,没有传感器,智能工业、物联网将会是无稽之谈,智能制造等实体经济也是泡沫般存在。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先生一行四人到英飞凌无锡工厂进行参观调研。来访人员包括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副秘书长刘小诗及百人会研究咨询部相关人员。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汽车电子事业部负责人徐辉,英飞凌无锡总经理暨执行董事陈小龙及相关人员出席活动。
工业4.0的概念源自德国政府2011年的计划,鼓励德国制造商数字化制造流程,以提高在全球的竞争力。2015年中国亦不落人后推出“中国制造2025”,也是为了提高竞争力而推动制造升级。美国智能制造则集结各种新兴科技,以数字通讯和高性能计算机处理为主,关键在于软件。
过往,制造商专注于生产实体产品,并且透过销售交易的过程,将产品所有权移转给消费者(需求者),以获取商业利益或价值。而制造商在生产的过程中,除需要负责保养设备及其它维护成本之外,亦须承担停工及其它可能发生的损坏与故障风险。
为了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今天,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 IFX / OTCQX: IFNNY)与金邦达(股票代码:HK03315)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达成共识,英飞凌通过分享德国工业4.0的经验与知识,协助金邦达从架构上改进现有多系统的集成,进一步提升金邦达智能运营水平。
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装备行业的迅猛增长,有数据显示,汽车行业设备需求在500-600亿/年,新增占比30—35%,替换占比45%。此外,在中国制造2025以及工业4.0两个大的工业背景下,“智能制造”在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之间日趋盛行,更是给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中国制造企业频繁试水抢滩智能制造领域。“机器换人”大潮来临,传统中国制造企业面临新一轮白热化竞争:全球无边际化挑战、机器人同质化、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摆在眼前。
在成本考虑之下,国外制造厂商逐渐外移至人力成本更低的中国,近几年则开始从中国移往东南亚国家,形成逐成本而居的“游牧民族”。但随着科技快速推陈出新和市场需求更加多样,厂商面临高度的订制化需求,生产也转为少量多样形态,因此除了库存控制要更精准,交货期也必须保持高度弹性。
每个国家都想发展自动化与智能制造商机,提升生产力往高科技产业发展,但同时也面临一个两难局面,一旦引入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创新工具,泰国的农业和工业部门就会有 2,300 万非技术和半熟练劳动力面临失业威胁。
在当今世界形势下,强大的制造业已成为了国家整体实力的基石,《中国制造2025》奠定了中国的制造强国战略,要发展先进的制造业,智能制造无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点。那么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智能制造将发挥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呢?在小编看来,智能制造对中国的制造业的发展,将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领域竞争加剧,以及技术变现的压力增强,域内各大巨头开始“各施武功”,通过投资、并购、结盟等一系列方式加速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获取更为有利的竞争地位。
由山东省经信委主办的2017山东省机械零部件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智能制造现场会昨天在章丘举行。
智轨是融合了现代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优势的跨界之作,既能保持轨道列车大载客量的优势,又不需要建造专有钢轨,可与汽车共享道路,为解决大中城市出行难带来了新的选择。
长久以来,设计和生产制造的衔接性一直是电子制造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方面,电子产品研发工程师,特别是硬件开发人员普遍存在对制造工艺技术不熟悉,可制造性概念比较模糊,导致设计出的产品不具备可生产性,需要多次反复改板,影响了产品的上市日期,甚至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工艺过程中75%的缺陷来自于设计,然而工艺工程师对这些设计缺陷难以辨别,试图采取很多的工艺措施来解决这类问题,结果浪费了大量时间,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每当提及企业大规模机器换人的潮流,将抢夺工人饭碗时,便会引起较大范围的社会争议。的确,部分机械工人必将被机器所取代,这也是全球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但这是否意味着工人变得不再重要?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近日在京发布了《2017工业化蓝皮书》,并举办中国工业化进程研讨会。蓝皮书认为,2030年前后,中国将全面实现工业化,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国家。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一边是国产机器人使用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一边是偏向中低端的应用水平,这种尴尬处境下,诸多传统企业发现智能制造设备导入后的生产效果并不显著,问题的形成,多要归因于智能制造人才养成工作的缺乏。
当前,如手机、电脑、IPad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标配,这也促进了电子制造业的高速发展。PCB(印刷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的重要组件,随着电子产品朝着高端、小型化趋势的发展,对PCB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PCB厂商正加快开发更薄、更轻和密度更高的FPC(柔性电路板)。